问题引导学习在英语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9-07 08:28:09

问题引导学习在英语教学的运用

问题引导学习是指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学生通过问题来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语言知识信息输出、交换,从而达到掌握、运用语言知识,并且在这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英语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使用语言的环境和探究的氛围,从而真正地让学生把语言运用到真实生活去。在教师创设的语言背景中,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渴求学习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在教授新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9 Look at this T-shirt》时,为了使学生掌握购物用语的知识,我事先找了一个中国人去外国购物,但处处碰壁,闹出笑话的短片让学生观看。看完后,学生都说他的英语太差,他不会说英语等。老师接着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how to shop in English?学生纷纷表示愿意,由此引出本课学习重点,学习购物用语。

二、善于抓住契机,实施“生问”

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是提高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更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自己找问题、提出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认知过程。学生的体验疑问,不仅推动学生学习进步,还能够培养他们多元思考问题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生问”是问题引导学习的重要环节,借助“生问”可以帮助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能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发展和精彩生成。例如,在教授Book 7 《unit 16 Christmas is coming!》学习西方的节日,当有位学生还提出一个问题:Why do western people eat turkey at Christmas? And Why does Father Christmas wear the red coat? 笔者当堂表扬这个学生很善于动脑,于是布置学生课后分组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和相关的故事,在下一节的课前一分钟展示。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一任务,从中了解许多与关圣诞节的由来和相关的故事,并且能通过查找词典或请教老师将新单词学会,大大丰富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实施“生问”策略途径

“生问”实施策略实施得当,将更有效地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出符合教材特点的教学步骤,减少课堂教学时间的无效分配,让问题引导课堂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那么通过哪些途径来实施这一策略呢?

1. 双向备课

双向备课就是学生想要老师教什么,怎样教,可在预习中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要明白学生的需求,其中有效地手段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调研,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前提。

(1)收集信息,主要是了解学生现有地知识水平,存在问题、生活经验、情感需求等,教师要将这些信息搜集起来。

(2)整理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可能一一处理,但必须有针对性地同步备课,因此要将问题分类和筛选。对个别难度个别辅导,难度较大的问题重点解决,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词典,辅助用书或其他途径寻找答案。

(3)讨论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返回给学生集体,让他们通过集体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2. 生成性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预设计划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课堂预设中的“生问”是不可预设的。有时学生的突发提问可能让老师预计不到,毫无思想准备,教师能否有效地将这种突发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则更多取决于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3. 学生反思

在每课和每单元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记录自己提过的问题或已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模糊不清甚至没有弄懂?如何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改进?学生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上一篇:浅谈情境教学的实施 下一篇: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