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廉政文化视野中的领导者角色定位与角色链整合

时间:2022-09-07 08:00:07

泛廉政文化视野中的领导者角色定位与角色链整合

【内容提要】 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复合型系统工程,为探索长效机制,必须明辨领导者的角色认知误区与角色失调的危害,以角色身份认同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以角色自觉铸就动力机制,有效整合领导者的系列角色链。

【关键词】 泛廉政文化 领导者 角色定位 角色链 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廉政文化建设与预防精神懈怠等危险的长效机制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1YBB36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卢岳华,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长沙市行政学院政治学与领导科学教研部教授。

泛廉政文化是指与“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相匹配,以较低行政成本、较低政治经济资源耗费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模式,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政治生态环境文化。在泛廉政文化视野中,认知领导者角色定位,有效履行角色职责,是所有从政者务必解决的实践课题。

一、角色认知误区与角色失调

1. 角色膨胀。角色膨胀是指官员在扭曲的权力观和落后的管理理念的支配下,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名利放在首要位置,产生虚骄自傲、狂妄自大的心理,以及独断专行、胡乱决策、热衷作秀表演的行为,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嚣张自负,个人陷于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全能选手认识误区是角色膨胀型官员的共同特征。角色膨胀的官员,其言行超出了组织对其职权职责的规定要求,违背科学管理的内在规律,结果既妨碍组织的正常运行,又危及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和谐。官员角色膨胀有体制机制的缺陷等原因,但主要是个体的官本位意识、等级观念过强所致。这种角色意识的膨胀,是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的缺失,是家长制作风主导下的个人独断专行。如有的地方官员搞阅兵显然是自我角色意识过度膨胀。作为单位的党政一把手错误地认为抓全局抓全面就是大权小权全揽、大事小事都管,这显然违背了权力运行有边界、管理实施有层级的规律。

2. 角色错位。角色错位是指官员角色定位模糊失准,职责分工不明,职能犬牙交错,权力边界不清,向各个领域渗透,导致该管的不管或管不好,不该管的事因有利可图而盲目插手,致使机构运转不协调、行为无序失范、效率低下的现象。角色混乱是指角色承载者不清楚组织和社会为自己设定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其行为及结果达不到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期待。由于角色认知偏差,常常出现外行冒充内行或者越俎代庖的现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少瞎指挥、乱拍板,胡折腾的现象,对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的良性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有些干部严重越位,超越了组织和法律规定的权力边界,使自己和组织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尖浪口,争议不断。角色定位不准确、职责范围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必然导致干部不愿、不敢和不善于履行角色职责和义务,在组织指挥、协调和制约监管中缺位失职、无所作为,甚至胡乱作为,与民争利,侵害民权。

3. 角色异化。领导者的角色异化是指官员偏离原有的角色定位,背离了其本来应当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现象,其实质是掌权者心理心态的失衡、权力运行的失控、制约监管的失灵、应有功能作用的失效、行为举止的失范。权力滥用或权力运行严重失控,它必然成为一种妨碍社会稳定、和谐,危害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异己力量。角色异化使其原本承载的角色职责使命、功能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异化后的角色与原角色部分或完全冲突对立,使权力的性质发生了质变。第一,官员突破规定性角色的底线,造成了用权的无原则、无规范,导致合法性危机。第二,官员突破表现性角色的限制,异化为功利性角色,脱离了表现性角色的底线,造成权力的异化。官员的表现性角色是指以表现出维护社会制度与秩序、彰显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弘扬先进思想道德、昭示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等为目的的系列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发挥着表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作用,追求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把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安康等社会效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所有党政领导干部都承载者表现性角色的职责义务,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应强于其他社会角色。领导干部的这种表现性角色与商人、企业家的功利性角色在角色的性质、使命责任、权利义务、行为方式、目标追求等方面是不同的。如果领导者的角色心理错位,公共权力就有异化成为设租寻租工具的危险。总之,解决领导者角色的身份认同,强化角色自觉,整合角色链,对发挥领导者角色的功能意义重大。

二、角色认知、身份认同,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领导者的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权力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感悟和对其他角色关系的把握处理。清晰的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成功的前提,也是角色身份认同的先导。换言之,领导者角色的身份认同就是领导者对自己是国家公职人员,代表人民执掌公共权力,必须形成官德共识,模范遵守行政伦理,自觉履行公共责任的身份认可和角色认同。领导者角色的身份认同与角色意识和角色自觉联系紧密,息息相关。角色承载者本人具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对领导者身份具有很强的认同感是领导者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认同感与责任感、荣誉感和主动性、积极性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开启并促进角色主体内生动力机制的健全完善。领导者内心认可权力即责任担当、职责即光荣使命而不仅仅是名声荣耀,更非牟取个人名利的工具手段,就会培育政治人的政治忠诚和崇高使命、道德人的自觉和道德责任感,法治人的遵纪守法,使领导者真正敬畏人民,敬畏权力和法纪,认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己仅仅是受人民的委托执掌公共权力。

领导角色扮演的成功,是领导自我与社会公众才者共同认同的结果。破解领导干部身份认同难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改革只对上级负责、不对公众负责且不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的体制,健全完善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领导干部身份的获得,必须由多数人决定而不能由少数人决定,要在多数人中选择而不能只在少数人中选择。另一方面,防止领导干部从社会公共服务角色异化为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强权者、管制者角色,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依法行政的程序公开制度、社会舆论监督、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行政问责制度,使官本位文化主导下产生的等级身份、权贵身份丧失优越感,认此强化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山西王”在台湾的凄凉晚年(下) 下一篇:从领导风格理论看女性领导力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