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6:21:28

廉政文化论文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重融入抓载体,着力在构筑平台上下功夫。

注重发挥各种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不断开辟和创新廉政文化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文化宣传。

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立农村廉政文化专栏,适时宣传廉政文化的知识、信息,同时利用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前播放廉政格言警句或廉政漫画等幻灯片,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2)借助“农家书屋”平台推动廉政文化传播。

组织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为农家书屋配购书籍时,把有关道德建设和廉政建设书籍配送到“农家书屋”,在实现“一村一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4年重点对32家农家书屋进行规范提升,促进了城乡廉政文化建设。

(3)依托共享工程提升廉政文化宣传深度。

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增加道德廉政文化在资源库中的比重,推出了《廉政文化》专题资源库,设置了廉政漫画、廉政故事、惩腐案件、廉政文学、廉政作风教育影片、廉政作风教育戏剧等讲座。

(4)通过免费开放途径创新廉政文化形式。

以市图书馆和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在图书馆、博物馆组织举办廉政图片展览,有效发挥一线阵地廉政教育作用。

2.重特色抓亮点,着力在活动兴廉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区域特色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寻找区域特色与廉政文化的结合点,使区域特色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廉政文化,更加有效地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廉政文艺作品创作展览。

精心组织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大型展出活动,将书画艺术与廉政文化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配合市委政法委、市纪委举办以咏廉倡廉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以高雅的艺术形式陶冶干部群众的廉政情操。这些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从各种感官中感染着人们,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爱廉、敬廉、崇廉、尚廉”,使廉政文化进一步扎根社会、扎根群众,形成一种时代风尚。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文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惠民乐万家”文艺巡演等系列活动,对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基层文化基地示范建设,通过组织举办民间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形式,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廉政文化从机关的“深宅大院”迈向社会的“广阔天地”。

(3)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戏曲、说唱、相声、快板、小品以及对联、书画等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积极吸引基层群众参与,增强市民廉洁观念。

二、深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的对策思考

坚持把倡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工作放在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安排,寻找推动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持续有力地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廉政理念教育人、先进文化熏陶人、良好氛围感染人,在内容上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方法上要注重把握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在过程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1.要积极作为。

充分发挥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廉政文艺作品,使群众在艺术中受到廉政文化教育。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宣传廉政文化思想,使人们真正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2.要完善机制。

建立责任机制,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机地融入业务工作,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坚持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建立投入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以文养文、市场化运作等途径获取资金,为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经费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及时总结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表彰和推广,从而激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3.要注重创新。

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注重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切实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努力做到廉政文化可听,让人听后犹感“余音绕梁”;可看,让人看后赏心悦目;可记,能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弥而不去;可学,能借鉴和推广;可思,让人回味深远,引发启迪共鸣。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刘老涧船闸注重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阵地,集中组织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迈向更高、更广阔的平台。

(一)建设以“莲池”为主题的廉政景观。在闸区建成了以“莲池”为主题的廉政教育基地,设有“爱莲说”“莲池假山”“中国古代廉政人物故事”“廉亭”“践廉桥”“廉政石刻”“清风林”等景观,在美化闸容闸貌的同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功能,实现廉政文化教育温馨化、经常化和有形化。

(二)开设两个课堂。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班等开设固定课堂,对干部职工进行廉政教育。在职工上下班交通车上,安装影音播放、开设流动课堂、组织职工观看电教片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营造三个环境。一是室内环境。在办公楼大厅、各办公室、闸口值班亭、远调站悬挂廉政格言警句、廉政牌匾,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在操作台和办公桌上摆放“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卡”。二是室外环境。在闸室灯杆悬挂安全、廉政宣传牌,在闸室挡浪板上张贴廉政宣传挂图,制作灯箱、悬挂横幅、标语等。三是网络环境。利用船闸网站开设廉政文化建设专栏,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和交流,在船闸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宣传氛围。

二、突出重点,强化教育,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意识

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人是关键。刘老涧船闸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单位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自律意识。

(一)抓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廉政法律法规及先进典型事迹,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船闸中心工作,开展“做清廉职工,当服务标兵”、“规范运行秩序,提升服务品质”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增强勤廉意识和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有力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在船闸远调站窗口岗位开展“四不让”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打造一流服务环境。

(三)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大案要案聚焦》、《廉政中国》等警示片。聘请地方检察院领导讲授预防职务犯罪、如何做人做事等知识讲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以点带面,协调联动,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就要求船闸必须采取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协调联动的方法,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船闸管理各项工作中。

(一)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加强作风建设、行风建设相结合。刘老涧船闸开展了以“三走进”为主题的“三解三促”调研活动,船闸领导与每位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设立所长电子信箱和实物信箱,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化解矛盾,融洽关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单位和谐稳定。

(二)与“窗口满意工程”相结合。刘老涧船闸开展以“不让事务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船员的不满在我这里产生、不让和谐的气氛在我这里受损”为内容的“四不让”服务竞赛活动,对职工进行行为规范、礼貌服务、文明执法、廉洁自律等教育,加大便民服务力度,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三)与工程建设、养护管理相结合。刘老涧船闸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和养护改造项目的纪检监察工作,从工程招投标到施工、验收,纪检人员全程参与,全程监督,招投标结果及时公开,与中标单位同时签订“工程合同”和“廉政合同”,建立廉政责任共保体系,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资金安全,遏制腐败行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长效管理。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客观要求。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更是一个崭新课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要以教育为先,只有将廉政文化渗入审计干部的思想,才能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免等规定的执行,加强对领导干部遵守廉政规定和廉洁自律的教育。

二是加强审计监督权的教育。审计监督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督促并进行处理、处罚的资格和权能。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以监督者自居,不把执法权作为谋取私利的资本,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依法审计,廉洁从审。

三是加强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艰苦奋斗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党和人民群众利益,才能把审计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台阶。

四是审计人员素质教育。要把廉政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促进廉洁从审,使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起有特色的审计行业风貌,以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重、自醒、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审计廉政文化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是将党风廉政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

二是增强廉政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工作,将工作职能、办事程序、三公经费、党费收缴、人事调整、捐款、党员服务承诺事项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是认真落实正风肃纪专项整治行动。按照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四是深入开展党纪国法和警示教育。坚持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督促审计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审计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将审计廉政制度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一是要建立健全廉政岗位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建立“一把手”责任制,班子成员分管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和共建局面,使审计廉政文化责任制覆盖到机关工作的每个角落,从而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

二是严格依法执行审计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依法履行审计职责,促进廉洁自律、规范权利运行。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三是要强化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为了严格审计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对审计执法人员行使审计职权时,违反法定的执法程序、处理处罚不当、引用法律法规出现严重错误、循私枉法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审计机关在从事审计过程中应依照《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信任。

一是营造良好的审计廉政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做到文明审计。

二是审计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到廉洁审计。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开展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主要受众群体去把握和研究,既坚持廉政这个核心,又高扬时代主旋律,才能彰显出廉政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

一、廉政文化活动日益体现出多元化和时代感

廉政文化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廉政文化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文化形态,多以文化和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得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互相融合、渗透,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更具人性化、情趣化,发挥着引导、教育、塑造、激励和鼓舞的重要作用。同时,为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形势以及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廉政文化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体现廉政文化的鲜明时代性。

廉政文化活动是廉政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营造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并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和参与,从中获益。因此,廉政文化活动是建设性的活动,廉政文化只有深入广大群众才能使其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各种新颖独特、影响广泛的廉政文化活动,使廉政理念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领域。廉政文化活动通常借助于大众传媒的手段,营造出适合大众口味,具有时代气息,体现出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因地制宜,应时而生,结合地方文化、行业文化,充分体现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充分拓展了廉政文化活动的外延。

在实践中廉政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教育式、体验式、感悟式、惊醒式等类型。常见的有廉政党课、主题教育会、廉政理论交流、廉政文艺节目、评选勤廉先进典型、廉政文艺创作、廉政书画展示、案例警示会、廉政公益广告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让无形的廉政理念通过一定的载体外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物质的、具体的、实在的东西。

二、廉政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实践性

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在不同岗位,职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育对象的不同,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承载着不同的活动载体。同时,廉政文化活动需要经过认真探索和努力实践,创新形式,不断开创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新载体,从而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发挥出廉政文化的最佳成效。近年来,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努力用廉政文化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深化内涵,创新方法,拓展领域,使廉政文化活动取得新成果,积累新经验。但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诸多不适应、不完备的地方。

一是认识错位,缺少推动力。尚有不少干部甚至于一些领导干部,对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错误地割裂经济建设与廉政建设的辩证关系,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总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廉政文化建设是软任务,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组织不力、支持不够、推力不足,缺乏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强有力的领导。有的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纳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实行齐抓共管,片面地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完全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使纪检监察部门“单打独斗”、“单兵突进”,唱“独脚戏”。过多地强调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而忽视了对普通群众廉洁意识的灌输和廉洁行为的培养,造成参与性不强,覆盖面不广,社会基础不实。

二是内容呆板,缺少吸引力。有的单位没有贴近群众、走进生活、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没有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和教育需求,往往凭组织者的口味和想象开展教育活动,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感化力不强。有的单位对廉政建设的理解不到位,并没有把业务工作和廉政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而是就业务抓业务,就廉政抓廉政,形成了业务工作、廉政教育“两张皮”,结果使廉政教育变成了空洞无物的口号。有的单位没有有效把握警示教育的受众面,警示教育开展偏多,正面引导相对偏少,容易造成部分群众对我国反腐败工作产生片面认识。

三是方法简单,缺少渗透力。不少单位缺少组织廉政文化活动的灵活性和时代感,廉政教育跳不出旧框框,说教味浓厚,教育的方式方法机械教条,缺乏创意,没有运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组织活动,群众参与的热情不高,渗透性不强。有的廉政文化活动往往是局限于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再拉上几条标语、喊上几声口号,放上一两部廉政教育片,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廉政文化活动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结合不紧密,缺少亲和力和感染力;没有广泛进入到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和家庭中去,缺乏渗透力 和影响力。

四是机制缺陷,缺少生命力。廉政文化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形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层面,而对制度、体制上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不够健全和完善,刚性约束不强,超前性研究不够,制度建设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得不深,可操作性不强。廉政文化活动是一个课题,有的单位对其概念、内容、对象、举措等方面认识模糊,不知抓什么、怎么抓,也没有纳入整体工作部署之中,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缺乏刚性机制保障,很多情况下处于单打鼓、独划船的尴尬状态。有的单位对暴露出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也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风险预警,“前腐后继”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问题干部”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达不到惩前毖后的效果,造成不廉洁现象出现的反复性和蔓延性。

三、廉政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突显其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时代性,这样,廉政文化才有生命力和魅力,才能被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不断增强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是要提高认识,理顺“三个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与“面向”的关系、“大众餐”和“特色菜”的关系。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和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整体工作部署之中,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廉政文化活动既要立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同时要面向全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既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充分挖掘本地区、本行业特有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优势,完成好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

二是要完善内容,实现“三个结合”。要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收集、积累、传播教育内容上的及时性、可动性、生动性优势,分别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人群设置可选择性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谋划廉政文化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注意切合实际;既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造声势、聚人气,又要抓落实、出成效;既要抓好当前工作,又要着眼长远。既要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操为核心,挖掘廉政文化活动的内涵;又根据不同群体对廉政文化建设多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廉政文化活动。既充分发掘廉政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又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借鉴”和“创新”相结合。根据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载体和形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

三是要创新形式,体现“三个特性”。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主渠道作用,以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全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大众文化,阵地建设力求体现广泛性、活动形式力求体现生动性、载体选择力求体现融合性,以贴近性、生动性、趣味性、通俗性吸引人民群众,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把廉政文化活动与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有机融合,与重点项目建设、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起规划实施,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力。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认识上不足。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往往都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为开展工作的重点,对廉政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对廉政文化的开展没有明确目标,廉政文化的具体内容不明确,有很多领导只是下达了通知,但是实际的工作中执行力度依旧不足,廉政文化流于表面工程。很多企业领导对廉政建设的前景和对企业的作用分析不到位,号召企业员工参与廉政建设的热情不高。

2.文化机制缺失。企业的廉政建设除了需要领导的带领以外,还要有一套廉政机制的支持和引导,很多企业文化建设都是自发的,缺乏统一的文化机制,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形成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文化建设混乱。即便有反腐倡廉的工作小组,但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不正之风。此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执行的力度不强,约束力差,导致监管不良。

3.廉政建设的方法不够新颖。很多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在方法上大都雷同,模仿和参照的成分多,不能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廉政文化制度和开展的方法。其次是廉政文化在形式上不能与时俱进,依就沿袭原来的海报宣传、文字通知等方法,宣传的内容不够深刻浓烈,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企业员工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

二、提高企业廉政文化的具体措施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企业廉政文化的内涵可以知道,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员工的实际需要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提高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活力。具体的措施是:

1.1要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引导作用。因为领导在企业中具有决策权和执行权,对于廉政文化具有感召作用和监督作用,而没有了领导的参与和感召,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就缺乏执行力度,文化建设也就很难取得成效。首先,企业的领导要对文化建设的意义有所了解,将反腐工作当成最为重要的工作来执行。企业的党委和行政部门要拟定廉政文化开展的具体通知和文化开展的具体内容,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制定合理的文化建设计划,并按步骤落实到工作中。

1.2要充分发挥纪检人员的督查作用。纪检监察部门是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传播单位,纪检人员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纪检人员的责任感,树立清廉无私的执政形象。

1.3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执行者,如果离开了群众,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支柱,沦为纸上空谈。因此,企业一定要定期开展廉政文化讲座和培训,使企业员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不仅会关系企业的自身利益还关系带员工的自身发展。此外,企业可以定期开展文化活动,比如,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2.创新文化开展的形式。

2.1教育内容要通俗简单。首先,通俗简单的文化教育内容更容易使群众接受和学习,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精髓,还要与时俱进,加入新时期的建设理念,要不断留意社会上的一些廉政事迹,比如,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事迹在社会上树立的榜样作用,可以形成廉政之风,同时也为企业营造了廉洁氛围。

2.2廉政文化内容要生动。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内容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内容要简单易懂;在形式上可以将多样的大众文化作为载体。领导干部要围绕“执政为民”理念开展文化建设。比如,开展廉政讲座、廉政访谈、社区慰问、公益帮扶等,领导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可以提升自身的廉政修养,形成“以廉为荣”的良好执政风气,并使这种风气得以在更多的领导间传播。

2.3实现文化传播形式的融合。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和传播需要载体实现传播和宣传。除了应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这些传统的传播手段外,还要努力构建企业廉政文化的平台,比如,可以通过设置访谈专栏,组织文艺汇演、开展知识讲座、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等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廉洁文化标语、名言等形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

3.建立健全制度。

3.1企业可以通过分散责任的形式领导廉政文化建设。明确主管的职责,企业领导可将职责进行划分,实现各司其责,依据制度对失责的领导进行责任追究,以使廉政文化建设层层落实到每一名领导的身上,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更加合法规范。

3.2实施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方法能够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可以首先将廉政文化开展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的一个方面,与领导的升迁相连,对廉政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领导予以奖励。此外,通过考核的结果可在企业内部设立廉政文化优秀单位,并给予企业物质奖励。最后,企业可以增加廉政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企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对提高企业廉政文化水平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表现了要想提高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就要从企业领导、企业制度、企业员工等方面进行加强。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纵观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史,不难发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反腐文化的建设都异常重视。早在先秦时期的《尚书皋陶谟》就提出了“九德”,以作为产生和选拔官员的道德要求,更提出了“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的廉政价值观。自秦汉以降,我国的政治制度设计中,设立御史大夫的职位来监察官员的廉政情况。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官员的私人道德与廉政勤政借助“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实现了理想上的同一,以儒家为主的自律文化渐成为了廉政文化的基础思想。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考虑,历朝历代的君主和统治者们注意褒扬廉政典型,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的廉政事迹今天仍广为传颂,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拯、海瑞、于成龙等。同时,对于贪腐行为,也大多处以严刑,以保障官员的廉洁从政。如出身放牛娃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腐败深恶痛绝,颁布了处置贪腐的一系列严酷律令。他规定,贪污银子60两,除了处以大辟枭首的惩罚之外,还要处以剥皮制作标本的酷刑。但不管是褒奖廉政典型还是严惩贪腐行为,都不能杜绝贪腐。特别是每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官员贪腐成风,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的结果是政息人亡。如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巨贪代表———和,就从早期的反贪代表变成了后来的巨贪典型,贪污近八亿两白银。无论是正面分析廉吏,还是反面反省贪官,都不难发现他们在“修身”上的极大差异。为廉吏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以修身为本,纯洁自己的私人品德,不义之财一分不取,多半是生活清平;为贪官者,虽有修身之意愿,但不能拒绝外在之诱惑,选择了错误的为人处世之道,虽有一时的荣华富贵,却大多都最终身陷囹圄。要而言之,古代的廉政文化中,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制度设计,都特别强调“自律”对于廉政的极端重要。官员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廉政能力,也主要体现为与“自律”相对应的“修身”之道德要求。质言之,“修身”的道德要求不但对于封建时代官员的廉政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也是今天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维度。

二、墨家“见贫思廉”的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在《墨子》(下引该书时只注明篇名)一书中的《修身》《所染》《亲士》诸篇,墨子系统描述了墨家“见贫思廉”的“修身”思想。墨家的“修身”思想,主要包含了修身的重要性、修身的根本方法和修身的具体做法三个方面。墨子强调修身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修身”是个人学习为人处世的根本。《修身》篇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人们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要想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则要求自己亲自身体力行,也就是说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能力养成,要注意修身的重要性,即《修身》篇所说的“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的意思。其次,外在环境对于个人的修身有直接影响,反过来个人修身的结果也会对身边之人产生影响。《所染》篇指出“,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刁之徒是也”。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选择好自己所处的环境。最后,墨子认为,修身对于一国之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他告诫告子说“,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国家的治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懂得修身以保持自己良好的个人品德,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要言之,墨子“见贫思廉”的修身思想体系,以其实践性、批判性和自律性的特点,将会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墨家修身思想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建设廉政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树立“忠诚、守信、廉洁、高效”的价值观,提升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的自省意识和精神境界。墨家的修身思想学说,在以下三个方面会对廉政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坚持实践的价值导向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点。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这就要求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实践的价值导向。先秦时期,墨家是以“自苦为极”而达到“兼利天下”的学派,代表着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诉求和根本利益。正是与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充分接触,他们才产生了“见贫思廉”的修身思想,这一修身思想也才得以以实践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导向。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建设廉政文化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墨家的修身思想启示我们“,见贫思廉”,这也启发我们在廉政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价值导向,只有让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看得见贫困群众的苦,以期让他们可以永葆真心、永葆良心,面对贪腐多一点顾虑,多一些思考,多一会坚持。提升自我的批判理性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批判理性是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提防腐败的第一根弦。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缺乏批判理性就是腐败者们共同的缝。其实,腐败者们在面对腐败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反省自身,注意自我的道德自律,善于运用批判理性的工具来分析腐败行为给自己的危害,从而能为自己披上一层预防腐败的铁甲。先秦时期的墨家学者,“能谈辩者谈辩,能从事者从事,”以极强的批判理性妥善应对了自己所处的人生困境。这就启示我们,廉政文化的建设,应该以提高自我的批判理性作为目的,从而提升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预防腐败的能力。

综上所述,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的修身思想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宝贵思想资源,特别是儒家“慎独”的修身思想、道家“谦虚无为”的修身思想,和墨家“见贫思廉”的修身思想,是廉政文化得以形成的文化基础之一。这其中,墨家将修身作为人们学习和治国理政的根本,提倡“反之身者也”的根本修身方法,将坚持实践、坚持批判理性、提升实际能力作为修身的具体方法,对廉政文化的建设意义甚为重大。这一点具体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坚持实践的价值导向应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点,提升自我的批判理性应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树立正确的交友文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这三点充分证明了墨家的修身思想,对于推进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廉政文化自古就有,但作为体系建设在全社会中提出,则是近几年的事。是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催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是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的一个新要求。党中央已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创新。这充分表明,要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要巩固提高党的执政根基和能力,必须要有廉政文化强有力的支撑,必须营造一种廉荣腐耻的文化氛围来激浊扬清、敦风化俗。因此,重视提高对廉政文化的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廉政文化探究

文化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然而我们要做一个思想意识领域的建设,应该必须知道我们要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和理念去搞这个建设,就如同要建大厦得心中有图,才可以知道怎么打地基起砖墙。因此,有必要对廉政文化做个探究。

(一)廉政文化要义。廉政文化,就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理论、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是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就当代中国而言,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廉洁从政方面所建构的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制度体系的标志,反映了廉政建设的变化、发展和进步状态。对廉政文化要义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廉政理念和依据廉政理念而形成和执行的一套基本制度、体制;二是廉政建设运行的方式、机制、程序、方法;三是廉政所指人员行为的规则和规范系统;四是与上述相应的具体操作技术、习惯、作风的特征;等等。都应是廉政文化的要义。也是廉政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说,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整体表现,才具体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廉政文化。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廉政工作目标基本是一样的,措施手段也大体类似,而正是由于不同的工作方式体系,才使它们区分为高效与低效、廉洁与腐败等不同的类型。

(二)廉政文化的作用。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的风向标。廉政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廉政文化一旦形成,便能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人们的行动,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这样,廉政文化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从而增强拒腐保廉的能力。廉政文化可以营造凝聚民心的社会环境。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它又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为人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廉政文化通过各种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人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共同情感,自觉地为消除各种腐败现象,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这对于引导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团结一致,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廉政文化建设,还可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增强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廉政文化具有道德规范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虽然不是明文的规章制度,但可起到制度约束作用,是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准绳。道德直接受人文环境的影响。而各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寓教于一切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它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人们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道德得到了纯洁,道德行为也得到了约束。廉政文化具有推动社会监督舆论的作用。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廉政文化的传播,人民群众廉政文化知识的丰富,人民群众主动监督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反对腐败的呼声就越来越高,支持和参与反腐败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廉政文化通过各种活动,在公众中产生强烈的内心震撼,使那些没有被挖出的腐败分子和有腐败行为的人不断地感到反腐败力量的强大,使他们不得不痛改前非或悬崖勒马;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舆论监督工具及时地向广大人民群众通报反腐倡廉情况,让人民群众在获得反腐倡廉信息后,既能及时地监督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又能及时地监督政府及公务人员的从政行为。

二、国外成功的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借鉴

总结国外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对于我们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注重廉政文化的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都有借鉴意义。一个共同点是,举凡廉政做得好的国家,都有良好的廉政文化。共同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道德建设。如美国非常重视从政道德对防治腐败的重要作用,并上升到道德立法。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政府道德法》,1989年,通过《道德改革法》,1992年联邦政府道德署颁布的《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集中体现了从政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并设立了联邦政府的道德建设指导机关——道德署。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官员的道德约束。新加坡把 公务员的人生信仰、道德操守放在第一位,其次才强调外在的法纪约束功能。对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从开始任职,就要写出宣誓书宣誓,进行道德自律。在德国,每个公务员在上岗前需签“廉政合约”,并在国旗下宣誓,要以“传统的普鲁士官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

(二)强化新闻媒体监督。在西方,新闻媒体对社会弊端的批判,尤其是对政治腐败现象的揭露,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瑞典前副首相莫娜萨林1995年因使用公务信用卡购买个人衣物引起非议而被迫辞职;日本首相森喜朗与黑社会头目吃饭的照片就是被新闻媒体曝光的。类似的事件,西方国家中很多,这样的新闻监督,不仅促进了社会良心和公民道德、政治意识的觉醒,而且对腐败分子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从而提高了政府官员的腐败成本。

(三)突出垂范榜样力量。领导人如果率先垂范,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成为大家的榜样和楷模。这种榜样的力量影响深远。日本的“耻感文化”视名誉和尊严至高无上,普遍形成了“官德降,民德毁”的观念,比较重视官员的榜样力量。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从政40多年,其本人的言行就是一部廉政的活教材,对于推动新加坡的廉政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韩国前总统金泳三1993年上任伊始,就带头公布自己的家庭财产,压缩总统办公费用,关闭总统府高尔夫球厂,降低总统午餐标准,为廉政建设开了好头。实践证明,廉政文化和廉洁文化建设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领导人物能够以身作则,各级政府高层领导人能够树立好的榜样,没有人可以超越法律。

三、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

中华民族在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廉政文化,为新时期承前启后,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途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从思想基础来看,廉政文化包含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共同文化之中,包含在四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中。中国古代先贤倡导为政清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立身准则见诸于经史子集,士大夫讲究礼义廉耻、清廉自守、重义轻利的故事史不绝书,老百姓渴盼清官、歌颂包公的社会心理渗透在民间传说和戏曲里面。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为了消除剥削阶级的腐败统治所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历史。我们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带领中华民族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反腐倡廉思想,不断深化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的认识。同志指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在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上下工夫,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建立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新时期发展廉政文化的具体体现。

(二)从制度基础来看,廉政文化蕴含在制度建设之中。在制度设计上,我国春秋时期就设有言官和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言”的言官,其职能就是弹劾有过错的官员,规谏君王的过失。在选拔人才上,除了强调能力,还要求对父母孝敬,清廉自守(汉代的“孝廉”)。新中国成立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也是不断追求平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过程。近一段时期来,党和国家把广大人民反腐倡廉的要求、意志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先后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使各级领导干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纪依法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廉政制度建设是思想成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外化,是既往文化的积淀结果,也是开启将来文化建设的依据。

(三)从实践基础来看,廉政文化渗透于人的行为之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实践行为,可以反映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人探求理想者“朝闻道,夕死可也”, 追求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献身者只求“马革裹尸”。古人如是,今人也是如此。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无数的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们呕心沥血,献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些都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用于人的实践的典型表现。也是我们今天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消除的障碍

为什么反腐败取得了明显成就而人民群众却不满意?为什么反腐败斗争已进行了多年,腐败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这些现象的严重性,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全国而言,腐败现象还表现出了很强的顽固性和再生性,目前仍然处在一个变化多发时期,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提倡一种文化的建立,必然是因为另一种对立文化的存在,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腐败文化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倡建新的文化。概括地说,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控制、减消以下四点积弊。

(一)陈腐思想的积弊。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官本位、“人治”观念、家长制观念等,都存留在今天人们的观念中,这都是导致贪渎文化的思想基础。比如说“官本位”,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单一行政化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客观存在的官本位,只有当了官才能有特权和利益,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在分析一些腐败案件时,可以从中看到这种传统消极社会文化现象。比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比如“跑官要官,高投入更高产出”,在这种积弊下,腐败并不象老鼠过街,而已经被视为见怪不怪, “笑贫不笑贪”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还比如,一些贪官,本人生活并不奢侈,贪赃的动机在于为子孙“造福”,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很有关系。

(二)功利思想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的交流既有融合互补,又有冲突碰撞,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一时。随着社会转型深入,物质利益激励机制被不断功利化,所折射出的文化理念,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导致了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负面效应。一些人在利益最大化原则推动下,为了追逐最大利益,不择手段,追求非生产性利润;或通过“寻租”,获取非法利益。种种现象表明,个别贪污现象不可怕,可怕的是腐朽文化成为一种精神潜流,成为一种“势”、一种“场”。

(三)体制机制的漏洞。目前表现出来的腐败现象,就其直接原因来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品质型”的腐败,即由于少数目的不纯、品质恶劣的坏人混进了党政队伍,他们必然会带来各种腐败的因素和表现;另一种则有所不同,不是由于当事人个人品质一贯不好,而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缺少足够的引导、制约和监督,这种表现为较大面积并且不断再生的腐败现象,往往暴露出某种体制上的一般弱点,因此可以称之为“体制型的腐败” 。这种腐败,仅靠现有的法规和政策也难以奏效。由于这种腐败的土壤在于体制的缺位或漏洞,所以对它的治理也要从体制本身及其执行机制的完善着眼,不是靠“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这种个案化处理就能根除的。

(四)监督体制的缺失。目前我们通常的监督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内的自我监督,包括依照领导关系自上而下的检查监督和专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在内;另一条是群众监督或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等在内。就国情而言,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自下而上的监督更有效。但是,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督,面临以少监多,管不胜管的困境;自下而上的监督,从表面上看具有以多监少,无所不在的优势,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主要是相应的权力机制保障机制不到位,基本处于无效状态。其中力量最强最有效果的媒体监督,也只能是报道会议精神、制度出台或是已落网的腐败事件,对于提前的介入监督也处于无力状态。自下而上,除非能与“自上而下”的机制相连接,赋予权利及保障,才能发挥力量。

五、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的探索

针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严峻形势,中央提出了教育、法制和监督三管齐下的方略。同志指出,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并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发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标本兼治,逐步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处腐败的体系等等。中央的决策和方略不仅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更在于指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途径,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有两个着力点。一是鲜明的立场,围绕这个中心设计廉政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二是通过廉政文化的建设和推动,逐步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文化体系,从而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为切实地贯彻中央的决策,将中央的方略变为有效的行动,我们要从廉政文化的整体层次上考虑怎样使这三个环节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廉政文化建设之教育层面

在新时期新形势的视野中,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教育要义也要形成体制化,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历久弥新,形成长效机制,长久的浸润影响,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扎根作用。这就意味着教育的内容要科学化、系统化、稳定化,廉政教育的形式也要组织化、合理化、稳定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以德为本知耻为勇的廉政思想品德教育。从以上叙述可以知道,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无不注重思想道德的约束力,值得我们继承借鉴、传承发扬。我们是儒家大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常为其它民族所借鉴引用并发扬光大,守着老祖宗的本我们为什么不用。因此,必须取之精华,大力弘扬以德为本知耻为勇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儒家思想中的“以德为政”,道德高于一切的主张,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论语》里的“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 欧阳修说“廉耻,立人之大节”。道德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荣耻标准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有些党员干部,在腐败问题上,他们不知什么叫耻,不知以什么为荣,奉行的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本事、有能力”;“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以及“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在这种极端腐朽落后的思想指导下,私欲膨胀,为所欲为,走向腐败,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党一贯重视荣辱观建设,新中国成立不久,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内涵和外延,丰富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集优秀思想之大成,立具我特色的道德观廉耻观,上升到规则规范的角度,通过教育宣传的途径深入人心,思想的升华可以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形成自律。

2、全民受教育是基础,党政干部是重点。党政干部的廉洁,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廉政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培育党政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从政道德。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其本质要求就是要确立崇高理想,增强宗旨观念,并为之不懈奋斗,把内在的道德要求付之于长期的从政实践。培育党政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党政干部廉洁从政的根基在于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要引导党员干部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慎于小节,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经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培育党政干部的公共伦理观念。公共伦理包括党政干部在从事公共管理时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和广大公民在从事社会活动时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前者称为官德,后者称为公德。在公共伦理中,官德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政府赢得民心、民意的重要砝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兴衰。党政干部的伦理行为,常常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在整个社会道德中发挥着表率作用。因此说党员干部的教育是重点,不能偏废。同时,群众基础是土壤,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正在开展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广泛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廉政文化建设领域,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

3、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坚持典型导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教育性。充分挖掘、积极提炼古今社会生活中勤政廉政方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他们的爱民之情、为民之举、富民之策、律己之行令全社会为之动情,从而形成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社会风尚。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党员干部到监狱等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钱物面前坚守气节,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坚持思想武装,增强廉政文化渗透性。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通过“廉文荐读”,寓教于文,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读书,走向睿智,走向廉政。编发“反腐倡廉知识读本”和学习资料,熟读精思,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不断提高免疫力,增强战斗力。坚持活动促廉,增强廉政文化的实践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文艺晚会、地方戏曲小品、演讲辩论、随处可见的广告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努力增强廉政文化的实践性,使廉政文化入耳入脑入心。

(二)廉政文化建设之法制层面

其一,是法律、制度的健全。法制不仅意味着要遵法用法,更意味着依法办事的制度化。有两个层面:一是以宪法为首的国家法律体系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我们 每个党员和干部都必须带着严格遵守,绝不能例外。因此遵守国家法律,用国家法律来处理有关问题,理所当然是廉政文化建设中法制的一个含义,并且是它的底限;二是还有比对普通公民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将对于执政党的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要的规则和规范,如党纪、政纪、职责等等规定加以制度化、体制化,这是我国廉政文化建设中法制的特殊内涵。总起来说:党政系统自身不仅有健全的规则和规范,而且这些规则和规范都能够切实执行,行之有效;能够使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有章可循,做到一切符合党规政纪,不仅守法,而且遵纪、尽责,等等,这些则是党风廉政建设中“法制”的完整内涵。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腐败行为的终点都是触犯法律,而他们的起点,却都发端于对党规和政纪的超越。因此要用法制来保证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就不能忽视对执行党规和政纪的保证,也就是要在党内用法治代替人治,从体制上健全党规政纪的落实和执行方式。用制度本身,用程序本身,来树立和弘扬敬畏法制、亲近法制的廉政文化意识。成为一种不敢不愿的行为,成为令人敬畏的紧箍咒。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其二,法制的层面,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廉政文化观念需要培养、具体体制需要落实。就是廉政机构的独立性。请恕笔者的直言,目前的反贪机构,其作出的成绩应歌功颂德,但目前体制下其制肘所在也显而易见。正如笔者如前所述,体制上的缺失,是本的缺失,没有法制层面的支撑,廉政文化将没有基点,再怎么建设也只能触及皮毛。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和港澳地区的经验。 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ICAC)成立。为保证治贪有效性,廉政公署直属香港最高行政长官,可以对任何一级官员行使调查权。成立之初,廉政公署选择当时腐败最严重的领域——警察系统重拳出击,连破数案,迅速树立了廉政公署的威信,众多贪官一时噤若寒蝉。新加坡从1959年人民行动党执政至今,五十年间无人悍动其执政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其成功的廉政建设,长久地保持。新加坡成立的反贪污调查局,局长由总理任命,其工作则由政府总理直接领导。反贪污调查局具有广泛权力。调查局既是行政机构,又是执法机关。该局可以在没有逮捕证的情况下,逮捕涉嫌人员,有权没收贪污罪犯的全部贿赂。贪污者除被罚款外还可以被叛徒刑;调查局有权调查贪污人在银行的存款、股票数额、费用账户,甚至可以查找其家人的账目;犯罪人职位越高惩处越重。正如我们所认同的:体制作为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做法形式,是党风廉政建设中最应该有所作为,也最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文化平台。

(三)廉政文化建设之监督层面

从目前现有的情况来看,尽管还有法制教育体制上的欠缺和漏洞,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反腐措施不可谓不多,力度和决心不可谓不大,教育也不可谓不广,但腐败就像一颗毒瘤,打而不死,反而不败,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影响着党的形象,毒害着社会的风气。一边是我们大张旗鼓地进行反腐,一边却是腐败案件一件接一件,腐败分子前腐后继。前车之鉴,并没有成为后事之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监督缺位和不到位!由于监督的缺位和不到位,让制度和措施都成了摆设。如果监督到位了,谁还有机会去贪呢?如果监督到位了,那么有谁能贪而不被发现呢?如果监督到位了,谁又还敢抱有侥幸心理呢?在监督层面上,笔者以为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由谁来监督。世上最有效的监督体制,莫过于上下结合的一体化监督体制。建立这种体制的关键,在于保证群众监督的权力得到充分实现,使它与上级的监督权力有同等的意义。应加大公众举报与投诉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将群众的检举权和揭发权落到实处;应本着宣传有纪律的原则,强化新闻媒全的监督作用,给予新闻媒体更多的自行调查的权利和报道权利。形成全社会的对腐败行为的监督,这样的监督才能有力;二是如何监督。事后监督是马后炮,事中监督是无从下手,只有从开始进行监督,提前进入,全程监督,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就如同“上医、中医、下医”的理论。三是如何处理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笔者以为,对腐败分子和财产(包括不明财产)的处理事关反腐工作的成败。对腐败分子处理太轻不足以震摄来者,起不到警示作用,导致有的人抱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几代人”的“信念”疯狂进行腐败。新加坡对官员腐败采取有罪推定,如果一个官员被发现生活阔气,或拥有与收入不相称的财产,法院就可以此作为受贿的证据,给予严惩。新加坡对犯罪的规定很明确,不考量官职大小、从政背景、违法者多寡等各种因素,只要被发现触线的人都会受到处理。抓好监督这个反腐“瓶颈”,窃以为会比从其它方面着手更快见效!

(四)廉政建设之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立法全、执法严、处罚重是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新加坡立法健全。新加坡从自治至今,一共制定执行了400多部法律。涉及廉政方面的有多部法律,如:《宪法》中规定了公务人员不得从事商业活动。《新加坡刑法典》中对经济犯罪和贿赂犯罪做出明确规定。《公务员法》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构成、惩处、侦察、、审判等诉讼程序做了说明和规定。《防止贪污法》对受贿的内容、范围、形式和主体,尤其对整治贿赂的机构、职权和调查程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公务员规则和法律法规》和《公务员惩戒性程序规则》、《公务员纪律条例》对公务人员行为准则和行政处分做了具体规定。《没收非法所得法》详尽规定了法院在审理贪污犯罪案件中适用没收贪污所得的利益的命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没收所得财产的范围,可操作性很强。《财产申报法》规定每位公务人员聘用前必须申报本人和配偶的财产情况,如发现收入与财产不相符,而又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多余财产即当成贪污的证据被指控。《公务员指导手册》中对公务人员穿着、言行、奖惩、津贴等细小问题都做了周到细致的要求。健全的法律约束了公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有效降低了腐败概率。

2.新加坡执法严格。李光耀说“:有法律而不严肃,绝不如没有法律。”无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加坡原发展部部长郑章远因在任期间出现贪腐行为而羞愧自杀身亡,其妻女也远走他乡。原商业事务局局长格林奈因贪腐沦落为无房无业、贫穷潦倒的境地。詹德楠原是工商保安机构护卫组工作人员,负责护送运载货物的重型货车,曾5次与同事共谋接受运输公司人员放款检查的贿赂共计110元,法官判其坐牢6个月并退还110元贿金。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新加坡政府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显示了法律的威严,也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世界反腐倡廉事业做出了表率。

3.新加坡处罚严厉。新加坡以严刑峻法、铁腕护廉著称世界。其实在新加坡行贿行最高惩罚只是罚款10万元或坐牢5年或两者兼施,甚至不及在公共场所涂鸦惩处严厉。之所以说新加坡对于贪腐的惩处严厉,表现在轻罪重罚。新加坡《防止贪污法》对贿金没有做最低金额的说明,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给予或接受1元钱,都可以作为行贿或受贿,并接受坐牢等处罚。新加坡公职人员高额的贪腐成本,还特别的与养老金挂钩。偶尔喝别人一杯咖啡,就可能导致坐牢,一旦坐牢一天,就会失去辛苦一辈子获得的全部养老金。

二、以规固廉

一种文化生成一种制度,制度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建设也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并通过制度来巩固。研究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关注其公务员制度。拥有一支严肃、高效、廉政、求实的公务员队伍是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1.选拔录用制度。新加坡公务员实行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制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应征者除了需要有大学毕业生学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道德有失或有不良嗜好者在严格的审查中淘汰。二是挑选优秀高中毕业生进行培养资助。政府会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到国内外大学学习的机会,并为其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毕业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协议限期满后可以双向选择。三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还可以在全国范围的基层支部挑选优秀人员吸收入党成为一名公务员。四是国内成功人士在高层领导的推荐下入党并进入政界。通过各种措施吸收品学兼优人才进入政府工作,为创建廉洁高效政府做好人才储备。

2.监督管理制度。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是新加坡一项重要的监督管理制度。公务员被聘任后必须申报本人及家庭成员的房产、股票、土地、汽车及其他财产。尤其是家庭成员在私人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公务员职务相影响时必须申报以便接受监督。公务员不申报或虚假申报均属犯罪。不能对与之收入不相称的财产或财力做出满意说明时,无须证明任何具体贪污受贿行为,即可以贪污受贿接受刑罚。

3.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健全的法制、得力的措施外“,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薪酬制度也是降低贪腐的重要因素。李光耀曾经说:“为党付出辛劳的党员必须付给他们可观的薪水,以俸养廉。”新加坡1989年上调后的公务员工资达到世界各国最高数。除了高薪外,公务员还享有比一般人高得多的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待遇。尤其是公积金制度,据统计新加坡高级公务员到55岁退休时,公积金总额相当于人民币400-500万元。这笔公积金在退休后保障富裕的生活没有问题。可如果因被全部没收以巨额的公积金作为代价,则损失惨重,一般人绝不敢冒这样的风险。这种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高薪养廉和中央公积金制度,不仅保障了公务员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又对公务员的贪腐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制约。

三、以风促廉

1.最高领导人清正廉洁的作风,起到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作用。作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创始人和领袖的李光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尽职守、克己奉公,在廉洁自律的政治作风方面也以身作则成为全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对待自己,李光耀除了工资外没有任何形式的其他收入。他居住的房子、日常办公乘坐的车辆、电话费等都是来源于个人支出。对待家人,李光耀曾在家庭会议上告诉亲戚朋友不要有靠他的权势而发财致富的幻想。对待朋友,为了维护新加坡国情30年建立起来的廉洁制度,他秉公办事。李光耀清正廉明、忠诚正直的作风也深深影响了身边的官员,他们中绝大多数在廉洁问题上都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也正是以李光耀为代表的高层领导人的身体力行才能赢得民众支持和信任,新加坡的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绩。

2.廉政清洁的社会风气。风气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国家有关廉政道德、法规、政策的综合反映。廉洁的社会风气必然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加坡不仅注重反贪法律和制度的建设,更看重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在新加坡无论什么人都敢于检举、投诉,因此,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合作。新加坡前贪污调查局局长蔡子益说:“有个好的制度非常重要,但许多时候要靠制度是不够的,要取得成功,需要有个利于运作的整体风气。”当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反贪污的施行就必然能够获得公众的支持。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国内各地方本科高校在内部职能部门的设定、责权利划分、组织运行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廉政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人提出,在采购和招标工作中廉政风险主要表现为决策类风险、大宗采购和招标管理流程中的共性风险和非常态下采购和招标管理的风险3个级次。②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高校物质设备的政府采购工作具有系统性,具体流程会有差异,但流程中主要环节大体相当。对政府采购工作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加强控制,才能保障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操作、高效运行。从地方本科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采购流程通常包括项目负责人申购、招标文件编制、校内专家委员会审议、编制政府采购计划、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或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审批并组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签订合同、供货、验收、入库、财务审核与报销、文书资料归档保存、售后服务等十几个具体环节。在采购和管理的流程中,必须按照系统论的观念来设计各个环节,从而保证采购目标的顺利实现。否则,各环节都容易出现廉政文化建设风险问题,对于高校自己参与的运行环节而言,尤以下面几项为最。一是招标文件违规编制。编制采购招标文件工作计划时,违反规定,修改采购和招标期限,或是制作有对某种产品有潜在倾向性、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招标文件,从而使招标成为走过场。二是商业秘密泄露。工作人员有意无意泄露标底(采购项目预算)、供应商投标资料和评标专家信息等,给供应商之间相互串标、围标提供机会,事实形成廉政建设风险。三是校内评审不公正。校内评议过程中,评审专家违反评审纪律,打电话、递条子满天飞,人为干预评议结果或存在权钱交易,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四是阴阳合同的签订,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企图躲避监督管理,合同管理执行不严。五是验收走过场。此环节中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用户和供应商事先串通或达成默契,发现并默认合同标的内容、质量、功能、规格、型号和配置等方面的改变,不按合同约定而给予验收过关,验收环节管理薄弱。

二、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中落实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廉政制度文化,为政府采购活动规范、高效运行保驾护航以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是地方本科高校物质设备政府采购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是规范高校政府采购行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反腐败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规程,对学校参与的资产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教务部门等各职能部门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明确分工,划清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制约互为一体。完善项目负责人制、采购申报制度、审议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供货商诚信档案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教育人。地方本科高校廉政文化制度建设,要贯穿于采购工作的全过程。只有按照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保障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高效、有序、透明地运行。

(二)培养廉政文化理念,提高工作人员廉政修养有了一套完备的政府采购廉政保障制度,最终要靠人来执行。要使各种制度落地生根,需要参与到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提高队伍的廉政素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监督是关键的、必须的。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培养工作人员廉政文化理念,就是要将廉政思想融入到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引导形成正确的“三观”。有了廉政理念,工作人员才会有廉洁从业的内在动力,才会有廉洁奉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地方本科高校物质设备政府采购廉政文化建设中,要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教育中、体现在岗位上、结合在工作中,推进党政领导、普通教职员工廉政教育建设的步伐。要借鉴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办法组建学校物质设备政府采购管理、执行队伍,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一个呼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队伍。

(三)强化环节管理,体现廉政文化建设的导向性特征1、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是政府采购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要保证前期工作的基础性、服务性、前瞻性,政府采购后续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一是项目负责人在申请到项目经费后,学校要通盘考虑全校硬件建设总体布局情况,教育引导项目负责人科学规划项目采购经费使用,避免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提高项目经费使用率,杜绝为了提早用完项目经费,不管采购的设备今后能否用于教学、科研,也不管采购的设备是否是学校重复购置的装备,随意采购仪器设备现象。更要杜绝项目负责人和供应商串通、谋取私利的现象发生。二是科学编制招标文件中相关技术参数。通常情况下,项目负责人或使用单位对购置设备基本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查询或同行介绍等渠道,因而对产品性能缺乏更深入的了解。要鼓励项目负责人根据原项目申报情况、评审情况,认真修正匹配项目的物质设备技术参数,确保参数的准确性、普适性。防止项目负责人在提供物质设备技术参数时,可能会原封不动照抄特定厂商提供的材料,导致其中一些关键指标可能存在排他性。也就是说技术指标文件不能限制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对技术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进行把关,避免出现排他性条款,保证后续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平性。①2、做好物资设备验收工作,把好政府采购工作末道防线验收工作是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行为的最后关键性环节,是对中标单位合同履行情况的检验,对中标单位而言是“最后一公里路程”。标的能不能顺利通过验收、中标单位能否拿到购货款,就在这个节点了。因此,心虚的中标单位往往在这时候往往就坐不住了,要动歪脑筋走门路了。所以说,廉政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一般容易在这个时候“在河边湿脚”,出现口中腐败、手中腐败等情况。学校组建的由资产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采购单位或项目负责人等组成的验收小组成员,应有廉政意识、责任意识,真正地负起把关责任,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验收。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参数变化问题,一概不予验收通过。否则,谁签字追究谁责任,必要时要调查原因。对可能存在的腐败行为实行高压态势,进行震慑。3、完善监督评估,构筑全方位的监督提防体系可以说,监督是遏制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各环节产生腐败行为的关键措施。要充分发挥学校参与政府采购行为的各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构筑全方位的监督网络。资产设备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流程办事,制订学校政府采购实施方案,严格履行采购合同,要预估各环节的廉政风险,提出风险预案。财务部门要按照财经制度办事,检查学校在政府采购工作中是否存在计划外行为,按会计准则审核采购资金拨付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监察部门及审计部门要按政策办事,加强对学校采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全程参与政府采购校内活动部分,尤其是在采购完成后的验收过程。教务、科研与实验管理部门要按教学规律办事,督查项目负责人采购项目申请情况是否与原始申请书相一致,对已核定的物质设备数据参数进行较验。此外,学校还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据此构建学校政府采购廉政文化建设良好环境和平台。把监督触角伸入到管理之中,把管理自觉置于监督之下,形成监督管理工作与政府采购工作两条腿走路。

(四)加强政府采购后期档案管理,让文书资料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余热地方本科高校物质设备实行政府采购,学校除了要关注廉政保障制度建设、程序管理、队伍建设、效率问题以外,对于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文书资料的管理,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政府采购法》第四章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采购人、采购机构对政府采购项目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应当妥善保存,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采购文件的保存期限为从采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十五年。”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行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强化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育人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文书资料提供了物资、经费、仪器设备准确、详实的数据信息和过程记录,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发现,对这些文书资料的事后处理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政府采购工作结束后,各类文书资料缺少专人管理,堆放比较随意,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少麻烦,诸如验收及时,质量保证金有拖欠现象;或是出现纠纷,找不到原始记录去佐证。究其原因就是对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不规范。正确做法是:一要充分确定政府采购档案归档的内容,及时归档。学校自行集中招标形成的文书材料远比政府采购后学校能够留存的文书材料多,学校自行集中招标档案可归档的内容包括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等十余项。地方本科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具有参与性,而不是主导者,故很多过程资料都是缺失的,文书具有不完整性。所以要尽可能地收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书资料,必要时,可申请上级采购主管部门提供帮助,比如提供复印件等。一般而言,在政府采购各环节使用到的有价值的文件、资料均应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包括部分样品实物档案)。具体来说主要有:项目申请人采购申请、学校内部初审过程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的政府采购报告资料(招标过程材料、评标委员会议标材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收存)、采购合同书、验收报告、总结材料等等。二是科学分类、编码并索引。收集整理的各类文本、图片、录音录像等文书资料以及可能的样品实物归档时要借鉴综合档案的分类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可以考虑从项目、资金、合同、会议活动等方面进行一级划分,一项目一分类,下面再进行二级分类。然后采用数字编码与汉语拼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码,编制档案目录和检索索引。文书资料的归档主要是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提供完整的数据查询资料,为将来政府采购工作提供真实的借鉴,避免少走弯路。①三是管理政府采购档案。根据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工作性质,可指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政府采购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资产管理部门要负责督促学校政府采购其他参与单位或参与人注意及时收集、交送相关资料并予以保存,要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的保管、统计、借阅等工作,发挥政府采购档案的参考作用和廉政文化建设资料作用。

三、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中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活动”。廉政文化建设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就是以预防腐败为出发点,以艰苦奋斗为抓手,以廉洁奉公、弘扬正气为目标的一种文化建设。②规范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行为,抵制腐败现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截止到2009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共1983所(2012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共2442所),③其中,地方所属高校1872所,高达94.4%,地方本科高校657所,占普通高校的三分之一。①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廉政文化建设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活动中加强加廉政文化建设,能提高政府采购人员队伍素质、加强各运行环节中廉政教育、实现监督和奖惩。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高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学校参与的政府采购各环节工作行为,挤压权力寻租空间,使工作人员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愿腐败;有利于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政府采购工作过程公开、结果公正、机会公平;在一定意义上也能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拒绝拖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更好地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有利于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升社会声誉,从而最终有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加强地方本科高校政府采购廉政文化建设,增强组织和个人反腐拒变能力,打击腐败行为,在当前社会反腐倡廉新形式下具有与时俱进的作用,在地方本科高校的建设和改革中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政府采购实现了主要环节分离,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但万不能以为有上级政府采购管理中心在主导政府采购工作,就放松对整个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给反腐败留死角。应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中的廉政文化建设,为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师生中传递正能量。结束语总之,加强地方本科高校物质设备政府采购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伴随学校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同步进行的工作,应将它列入到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布局中去。要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在科学地建立各项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政府采购各环节,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廉政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水”具有天然的廉洁品性

水作为生命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不仅具有物化的自然属性,还饱含着人类至高的精神期盼。人类文明赋予了“水”廉洁的品格。首先,水蕴含着至善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家始祖老子认为水的品行意味着最高的善行,水泽惠世间万物而不争名利。其次,水象征着公平正义。在中国,古代的法字是“灋”,“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氵”,平直如水,法被隐喻为象水一样公平。除此之外,人们还用各种言说讴歌水的廉洁内涵。“处事静如水”“干事清如水”“为民柔如水”“一碗水端平”等词语完美地展示了水的廉洁品性。

(二)中华民族传统水文明史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因子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依水而栖,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被烙上“水”的印记,甚至可以说,中华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治水史。我们的先人在治水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优化管理、防治腐败的制度资源,而且留下了丰富的廉政精神资源。首先,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对水的管理越来越全面,在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法律、制度和乡规民约。我国的水利法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例如春秋时期“无曲防”的条约,西汉的《水令》《均水约束》,唐代的《水部式》,宋朝的《农田水利约束》,金代的《河防令》,民国时期制定的近代第一部《水利法》等。这些制度在当时的治水中发挥了巨大的“廉洁防控”作用,而且对当前制度治水、法治反腐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其次,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不仅是社会统治的主导思想,也是维护皇权、管理官吏的指导原则。

(三)现代水利改革发展传递着廉政的核心价值

“献身、负责、求实”是前总理对现代水利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这六个字不仅传递着廉政的核心价值,同时折射出现代水利人廉洁自律的伟大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兴修水利和抗洪抢险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他们赋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的内涵。其中所蕴涵的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无一不是廉政文化的筋脉、灵魂、源泉和要素。这种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时代形象及精神影响着一代代水利人,它们已经融入先进的水文化之中,并牢固地植根于水利改革发展事业的土壤之中。

二、水利院校依托水资源建设特色廉政文化品牌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高校廉政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集散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廉政文化品牌建设要按照文化引领、注重特色、强化实效的思路,把廉洁价值观念有机地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品牌建设只有与各自学校的特色、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高校只有坚守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持之以恒,廉政文化才能不断深化与拓展。水利院校最凸显的特征就是“水”。水利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吸引力。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廉政文化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高校廉政文化失去载体,缺乏特色,便会沦为“自娱自乐式”的无效说教。传统的宏大叙述式的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显然无法获得广大受众的欢迎。放眼国内外,结合学校特色走精品化路线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真正取得实效的通行做法。基于此,一方面,水利院校依托水资源建设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可以避免廉政文化教育的空洞化,实现廉政文化教育与水利院校专业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廉洁文化教育,把廉政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守法、清廉等内容渗透充实到校园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之中,进而丰富和发展水利院校水文化教育的内涵,提升水文化的精神品味和政治品格。

(三)有利于实现高校廉政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融合

水利院校依托水资源建设特色廉政文化品牌有利于发挥廉政文化教育的凝聚力,有利于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的互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善于对经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做出理论阐释、文化解读,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正面引导舆论,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何理论教育的生命力都来源于社会实践。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要取得社会的认同,必须立足于教育、行业和区域实践,这样才能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张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扩散点在于扩大宣传和影响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互动,争取社会认同以形成建设合力。“水”是水利院校的特色行业资源,水利院校依托水资源建设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就能获取与社会互动的媒介点,以“水”为载体的廉政文化教育就能较快地获得行业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

三、“融水共生”:水利院校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融廉入水形成善水文化

水利院校廉洁文化教育实现与水文化的有效融合互动,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学校应该秉承“以廉明志”“借水喻德”的理念,把廉政文化纳入学校水文化建设体系之中。通过融廉入水的顶层设计,弘扬水泽惠万物不求回报的温良之德,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崇廉尚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教师廉洁从教,学生诚信守法的校园氛围;通过融廉入水的顶层设计,弘扬水的清明之性,引导广大师生立德修身,营造淡泊名利,远离浮躁的学术氛围。

(二)创建特色水利廉政文化研究品牌

廉洁文化教育在大学校园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利于廉洁校园文化的形成,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水利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需要立足于水文化资源。基于此,挖掘水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史料,探究中外水利事业中的廉洁文化事例,总结并提炼其廉洁文化教育理念和思想,是水利院校廉政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

(三)建立融廉入水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模式

首先,深度挖掘“水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炼其中的廉政理念和思想,丰富水利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水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这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宋代司马光在《题绛州鼓堆祠记》道出:“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壹之操,润泽之功。”道出了廉政建设的精神追求。其次,结合水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党的十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角,而水生态文明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未来,水利院校必然承担更多更深入的关于水的宣传教育工作。基于此,结合水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廉洁教育的载体和形式,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的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品牌建设不能仅停留在重要性、可行性和领域拓展性的理论研究层面,还需依托行业文化、区域文化背景开展廉洁教育资源的深层开发与利用研究。就水利院校而言,应该充分利用水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内涵,并把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同时从水文化中不断挖掘和提炼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以水文化观照学校廉洁文化,以学校廉洁文化发展水文化,实现水文化与学校廉洁文化互融共生”应该成为水利院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上一篇:绩效考核办法范文 下一篇:廉洁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