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时间:2022-09-07 07:09:38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60例为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4大危险因素,分别是腹部脂肪厚度大、手术时间长、生殖道感染、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剖宫产作为抢救胎儿和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可能会诱发晚期产后出血,败血症等,给患者的身心均造成很大伤害。因此,需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现对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200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60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随机抽出60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5±2.3)岁;46例初产妇、14例经产妇。对照组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2±2.5)岁;44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

1.2观察指标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孕产妇的腹部脂肪厚度、胎膜早破、合并其他疾病、瘢痕子宫、生殖道感染、阴道试产时间、失血量、手术时机、预防应用抗生素情况、手术季节、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剖宫产史、营养状况、护理干预等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处理所以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首先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再将分析出的较为明显的变量放入非条件Logistic模型中行危险因素分析[1]。用P

2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得出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有15个因素,分别为腹部脂肪厚度大、年龄大、发生胎膜早破、夏季手术、生殖道感染、急诊手术、瘢痕子宫、备皮至手术时间长、阴道试产时间长、切口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护理不及时、术后营养支持不足、住院久。然后进行Logistic模型分析,筛选出4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分别为腹部脂肪厚度大(>4cm)、手术时间长、生殖道感染、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比较两组以上4个主要危险因素,差异较大,P

3讨论

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属于创伤性手术,因此,有发生切口感染的可能性。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的安全性也随之提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切口感染轻则会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切口愈合,重则会加剧病情,诱发宫腔感染、败血症以及产后大出血等,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2]。因此,需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经研究,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经过筛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最危险的因素主要有4个,分别为腹部脂肪厚度大、手术时间长、生殖道感染、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①腹部脂肪厚度大:研究表明,腹部脂肪厚度超过4cm的孕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远大于厚度小于4cm的孕产妇[3],也就是说肥胖者较易出现术后切口感染。②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时间长,切口暴露的时间久,会增加病原菌污染的几率。③生殖道感染:本研究中,观察组有24例存在生殖道感染情况,而对照组仅有2例。这是很大程度上说明切口感染与生殖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的宫颈和阴道内有大量正常菌群,但在进行分娩或手术时会改变阴道内的环境,致使正常菌群失调。加上阴道、肛检等产前检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殖道固有屏障,因而,病原菌易入侵,从而导致子宫切口感染。④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孕产妇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胎盘早剥、高血压、前置胎盘、贫血等,往往免疫力差、营养状况不佳、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变弱,从而易出现切口感染。若孕产妇合并有这些基础性疾病,则应在术前进行积极治疗,在产后注意改善膳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引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很多,除了以上4个主要危险因素之外,还应警惕其他影响因素,如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年龄、手术季节、是否发生胎膜早破等因素。做好各项预防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丽霞,赵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5):81-82.

[2]李瑞娟.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36):7857.

[3]郑四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85-86.

上一篇:206例社区门诊急性腹痛病例分析 下一篇:优质护理在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