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

时间:2022-09-07 05:48:15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

【摘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和九年级第七课第二节都着重强调了“创新”的相关知识,课本表述了关于创新的论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主体对象的学生创新潜在能力人人都有,但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悉心培养。但就当前看,尤其是在农村,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及学校管理者的“应试”观念及陈旧的评价制度等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挖掘。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博士说:“中国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生死的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根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充满时代气息。所以课堂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社会或地区热点、时事重点来创设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某一现象问题进行探究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和学做到真正统一,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学生的“学”,在课堂上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师的问题意识转化为突出学生主体的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的角色体验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形成学生的思维和独立的学习情景。例如:在讲初一年级“自尊、自强自信、自爱、自省、自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内化,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设计让学生自己主持课堂学习,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举出古今中外的伟人、成功人士、榜样模范及身边人物的实例,然后对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予以理解、掌握,使学生达到“明理”的学习目的。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和课堂热烈交流的过程中感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发明创造是很多学生向往的美好愿望。创新能力是人最具有特色的能力之一,但人的这种能力在尚未表现出来之前,属于一种“潜能”。作为有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善于、敢于突发奇想。在飞行器成功研制之前,人们想像鸟儿一样在空中翱翔;在游轮成功航行于大海之前,人们想像鱼儿样体验大海的魅力;正是这些奇思妙想,才有了现在的飞机上天、航天飞船遨游太空的精彩壮举,这些都是创新精神所创造的奇迹。加强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从独特性入手,给予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创设能引起发散思维的情境,逐步使学生养成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处理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具体做法:

(1)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自己去质疑讨论和探索,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其材料要多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也可以从教材中摘录。如八年级上册“竞争的同时是否需要相互合作。”“网络的利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该不该讲诚信”等。

(2)“真理往往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 老师要努力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会问、善问。告诉学生“提问”的基本要求,教会学生将“疑问”变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立足所学知识提出实践问题;教师先提出一、两个示范性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或素材模仿提问;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完善, 努力开动脑筋,在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老师要积极参与讨论。老师要以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变灌输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尝试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在实施讨论过程中,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及时鼓励表扬他们勤学好问、勇于探究、不惟书、不惟师、敢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三、注重实践,完善学生创新能力

生活实践是智慧的无限源泉,是创造的广阔天空。在教学中把生活实践中的见闻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活动、演讲活动,及时引导学生绘制表格、制作幻灯片等,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入社会,作亲身体验,感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 “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时,让学生就近调查、暗访一些商品零售商,并就商家的某些不当行为写出分析报告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样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精神,锻炼了自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补充,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广泛接触自然,接受社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想象力,使学生得到更新、更广泛、更灵活的知识。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在实践中自觉培养多角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情感体验,丰富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创造力。

四、结语

总之,“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放眼看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想缩小差距,关键是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又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作为教育主体对象的学生创新潜在能力人人都有,但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悉心培养。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及学校管理者的“应试”观念及陈旧的评价制度等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挖掘。从而导致“中学生死的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使我们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地尤为关键和重要。

【作者简介】

王燕舟(1973-)女,汉族,陕西省高陵县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高陵县姬家一中.

上一篇: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型研究 下一篇:对加强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