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监测与护理

时间:2022-09-07 04:42:43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监测与护理

【摘要】总结82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改变与护理。包括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及其发病的严密改变与护理,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早期介入康复护理防止并发症,并为早期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高血压脑血管;监测;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9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36-01

高血压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险,并伴发多种并发症,死亡率及致残率都很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治疗,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9例。从41-84岁,以突发为特点,头颅CT为依据,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48

例,脑叶出血20例,小脑出血8例,桥脑出血4例,丘脑出血2例。

2.护理

2.1临床改变:

2.1.1神志的改变:神志是判断病情变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患者起病后意识障碍加重或嗜睡或昏迷,均提示病情加重,需头部CT才能确诊后立即行血肿清除术,而对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与判断准确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1.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状态,尤其是脉搏,呼吸的变化尤为敏感,颅内压增高时脉搏变慢,呼吸变慢,血压升高,立即给予脱水药物控制脑水肿。

2.1.3瞳孔的改变是判断脑出血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形成迅速而可靠的指标,起病后7天内,约30-60分钟改变瞳孔大小的形态,对光反射灵敏改变,如患者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昏迷加深或抽搐示脑水肿加重,特别是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脑疝早期症状应紧急脱水治疗。

2.1.4头痛呕吐的改变,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与呕吐症状,对频繁的呕吐,剧烈的头痛应严密观察瞳孔及意识变化,加强脱水治疗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形成。

2.1.5基础护理:做好皮肤护理及呼吸道护理,尿管护理,保持营养均衡,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环节。患者若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昏迷患者排痰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提示病情加重,故应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庆大霉素超声雾化2-4次每日,稀释痰液,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1.6降温: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上升,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均可用头部冰枕或冰袋给予局部降温措施,39摄氏度以上给予颈、腋、腹股沟浅表大血管处冰覆,必要是可行冬眠疗法,降温越早就越好。

2.1.7康复处理:患者大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在康复期间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康复原理,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锻炼应尽早开始,然后循序渐进,让患者做些既有趣,又力所能及的事,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进行语言训练时,应从简单字开始,结合手势,提高交流能力。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故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临床护理人员的经验及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等的改变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做好专科护理的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尽早予以康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上一篇:ICU患者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体会 下一篇:浅谈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心理现状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