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管理的出路

时间:2022-09-07 04:18:38

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管理的出路

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单一的衍生债券市场危机已经完全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危机,美国经济陷入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期。而美元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储备币种,美元资产占到全部储备资产的70%,现在的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的衰退,美国政府想恢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就得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通过增发货币予以实现,这样势必造成通胀的加剧,而美元以及美元资产的贬值也随之不可避免。面对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数量,中国无疑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货币储备结构单一,汇率变动风险过于集中。从外汇短缺时代开始。我国长期将美元作为增持对象。但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近年来客观上人民币的升值,以美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外汇储备必然遭受资本损失。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今年年初曾表示,我国外汇储备已低于19000亿美元。应该认识到,分散减少汇率风险与完善国际贸易构成同等重要,我国必须逐步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多元化,也就是减少美元储备比重,增持欧元、日元,以及韩元、澳元、新加坡元等,以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币种配置。

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外汇储备对稳定一国的货币汇率体系,平衡国际贸易收支非常重要,但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首先,外汇的增加会挤压货币政策的空间。通常央行为了降低高外汇储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须通过回笼现金或提高利率等方式减少货币供给,这样就增大了本币升值压力;而央行为了降低高外汇储备带来的本币升值压力,又需要通过降低利率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这样又强化了通货膨胀。因此,央行货币政策的内外目标产生冲突。其次,高外汇储备显示在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容易造成本币升值预期。本币升值往往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就业和经济增长;本币升值还会吸引国际热钱继续涌入中国,在加速形成资产泡沫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第三,外汇储备尚缺乏合理高效的利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过多注重储备资产的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淡化了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其储备形态也大多集中在美元、欧元债券和主要西方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偏低,更缺乏能源储备和稀有资源的储备。这样就造成外汇储备的格局单调,投资组合不尽合理,抵御国际政治风险的能力减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容易失去主动地位,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地位的确立和长期性经济利益的实现。

如何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

第一,建立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方式。所谓积极管理,就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在这种方式下,央行主要承担执行宏观货币政策的任务,另行组建由国家财政部主导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负责外汇储备在国际金融、外汇、资源市场进行战略性商业投资,同时也可以考虑将部分储备交国际上一家或几家私人投资基金代管,由他们按不同比例进行资产组合,目的就在于对超额外汇储备进行更加商业化、专业化的运作,以期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第二,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在核定外汇储备规模时,应充分考虑到进口用汇、干预外汇市场和国际政治军事的需要。在保持合理流动性的前提下,减小外汇储备总体规模,防止金融危机带来的储备成本过高、持有风险过大的问题。在持有高信用等级的政府机构债券、公司债券和国际金融组织债券的同时,建议增加黄金储备,扩大民间持汇;特别是投资于战略价值高、收益水平高的资源性项目,变单一外汇储备为战略物资储备。

第三,加强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国内经济建设。建议国家充分利用目前外汇储备充足、进口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加紧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优化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人才,缩短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进行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和培育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和产品,促进产品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把出口的增长逐渐由过去的数量型、低价型转变为附加值型、品牌型,提高利润回报,减小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从而实现以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横式转变。与此同时,应把一部分外汇应用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上一篇:数据挖掘:引领现代的银行发展 下一篇:后期楼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