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梅禅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时间:2022-09-07 03:41:10

湖北黄梅禅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湖北黄梅拥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特色鲜明、分布范围广、复合性强等特征。本文从体验经济的理念视角,研究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认为在开发中应注重游客的体验需求,设计相应的禅文化旅游产品,以推动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体验经济;宗教文化旅游;黄梅禅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宗教与旅游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1]。当前,我国学界对于宗教旅游的界定还存在着分歧。有学者认为,宗教旅游是指者的朝圣活动以及一般旅游者参观宗教景区景点的活动(方百寿,2001)。此外,也有学者专门撰文提出“宗教文化旅游”的说法更为可取(杜达山,2004)。目前,较为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宗教旅游是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总和,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有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张桥贵,孙浩然,2008)。由于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是黄梅禅文化旅游,因此下文统称宗教文化旅游。

一、 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从原来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转向拉动内需和居民消费,同时,还面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降低单位能耗和碳排放,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诸多要求。旅游产业是一种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性强等优势和特点,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而与宗教景观相关联的宗教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把有无宗教景观作为分析景区吸引力构成要素的一个标准,那么,随着景区宗教因素比例的下降,景区的知名度相应成下降趋势,二者之间有对应的关系”[2]。而事实上,我国的宗教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宗教文化旅游热[3],这也可以看出国内的宗教文化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近年来,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禅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在对的文化交流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相应的贯彻和落实,国内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仅河南嵩山少林寺就每年吸引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就达15万人次,为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小结

因此,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能承接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体现了其经济功能;另一方面,能扩大对外影响,增强国家软实力,体现了其文化功能。此外,佛教文化中的“自利利他”、“和谐自他”的人文情怀和和谐理念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总之,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产业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二、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一)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南端,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湖北省加快发展以禅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品牌,以带动鄂东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4]。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核心。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突出,除了拥有山水风光、佛教寺庙和建筑等有形的物质形态旅游资源外,还有禅宗历史文化、民俗庙会、佛教文化节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此外,黄梅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也可以看作是寺庙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1.佛教建筑。黄梅素有“小天竺”之称,佛教寺庙众多。四祖寺,是禅宗四祖道信的道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其中,三塔(毗卢塔、众生塔和衣钵塔)、两桥(灵润桥和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祖寺,与西山四祖寺相隔20公里,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始建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黄梅还拥有老祖寺、芦花庵、妙乐寺等一批有特色和影响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2.佛教大师。历史上,黄梅的高僧大德辈出,佛教禅宗史上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乃至六祖慧能都与黄梅有着深厚的渊源。四祖寺现任方丈净慧老和尚,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积极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并面向社会年年举办“禅文化夏令营”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1.特色鲜明。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2010年,《华夏地理》杂志发表了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的文章《黄梅天下禅》。“‘黄梅天下禅’不是指的一般的禅,就是指的由四、五、六祖所开创的祖师禅”[5]。其特点就是坐作并重,即坐禅修行和生产生活都要兼顾。禅与生活不二,是黄梅禅文化最重要的属性,也是黄梅禅具有生命力,能够广泛传播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四祖道信开始,中国禅宗丛林制度才初具雏形,为后世禅宗的传播和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对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来讲,自古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一说。这是黄梅禅文化最鲜明的特色,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比较优势。

2.分布范围广。黄梅的禅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度高而又分布范围广。在全国六座禅宗祖庭中,黄梅独拥两座。但从地理位置的分布来看,四祖寺位于黄梅西山,五祖寺位于东山,而其他寺庙则分布其间。为整合旅游资源,黄梅县制定了相应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连点成线,接线成片。在经过相应的整合规划和修缮新建之后,目前,黄梅已经初步形成了“东有五祖、南有妙乐、西有四祖、北有老祖”的鄂东禅文化旅游区位格局。

3.复合性强。黄梅除了拥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外,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像位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的黄梅戏和黄梅挑花,还有黄梅的武术和楹联等民间文化旅游资源等,都有待开发。此外,还有正在申请加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的“黄梅禅宗祖师传说”等文化素材。这些资源与禅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将会大大增强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三、黄梅禅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开发思路

(一)以体验经济理念来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1999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并出版了《体验经济》一书,对体验经济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型态的第四个阶段;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6]。体验经济于2002年被引入我国,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去过哪里,拍了哪些照片,而是为了获得某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新奇的体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缺乏创新,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处于简单的粗放型阶段,不能满足游客获得更深层次体验的需求。而旅游体验经济通过旅游体验这一新的经济提供物,为旅游者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高价值,从而绕开商品化和满意度的陷阱,最终达到使企业成长上在本源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目的[7]。因此,从体验经济的理念视角来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是以游客的体验需求为中心,注重旅游的质量和内涵,同时也避免了对于旅游资源的外延式的盲目开发。

(二)开发的前提和原则

1.开发的前提。(1)需要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当前国内宗教文化旅游市场鱼龙混杂,“山寨”和尚随处可见,他们通常打着僧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此外,诸如占道经营、非法经营和传播迷信等行为,由此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社会公众之间加强协作和监督,共同防范旅游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2)注意适度的开发和保护。寺庙是修行的场所,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神圣性和神秘性,理应与世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过度的商业化和大量游客的涌入将会破坏寺庙的生态文明,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因此,构建比较合理的政府规制体系框架,从而促进公共性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开发与自觉性保护,进而确保公共性旅游资源的利用既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又兼顾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8]。

2.开发的原则。(1)差异性原则。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景区本身的旅游产品要有特色,与其他景区要有不同。然后是景区的各个旅游产品之间要有不同,给游客以多种选择。(2)参与性原则。体验是游客的心境与旅游活动之间互动的结果。游客的参与程度越高,与旅游活动之间的互动就越好,得到的体验效果就越好。(3)挑战性原则。旅游项目应对游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游客自身的潜能,从而使游客在经历了挑战之后,能获得相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开发思路

1.总体思路。派恩和吉尔摩(1999)把能够吸引顾客参与的体验,按照两个维度四种因素的组合划分为四种类型。这两个维度分别是顾客的参与程度以及顾客与相关事件的关联情况。其中顾客的参与程度又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而顾客与相关事件的关联情况可分为吸取(mind absorption)和浸入(physical immersion)。由此划分的四种类型的体验分别是(如图1所示):娱乐体验(entertainment),即人们被动参与并吸取的一种体验,如观看演出、听音乐和阅读文章等;教育体验(education),即人们主动参与并吸取的一种体验,如互动式学习;遁世体验(escape),即人们主动参与并浸入其中的一种体验,也是各种体验中人们最想得到的一种体验;审美体验(estheticism),即人们浸入其中但处于被动状态的一种体验,如站在大峡谷远眺、参观博物馆等。

简单地说,人们参与教育体验是想学习,参与逃避体验是想去做,参与审美体验是想到达现场,而参与娱乐体验是想感受。最丰富的体验则应该包含这四种体验的各个方面。只有通过旅游体验主题化、多样化,通过对同一资源体验方式和体验层次的变化,创造出不同的体验效果,创造游客难忘经历和感受,使景区获得持续发展[9]。

根据这四种体验的特点和核心思想,可设计出相应的禅文化体验式旅游产品(见表1),从而使游客在一次禅文化旅游过程中,可通过问禅、坐禅、行禅,和观看实景演出等活动,完整的获得这四种体验。问禅是指游客从知识层面进行禅宗思辨,参话头和禅宗公案,向法师请教开示,从而拓展视野和启迪智慧。坐禅是指从实践层面通过打坐,调整呼吸,观察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某种身心体验。行禅,或称行脚,是指徒步行走,在步行的过程中领悟禅机。实景演出是指将禅韵融入到现场演出之中,让游客在观赏演出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感受。

2.开发策略。根据“资源-产品-市场”三位一体的旅游开发理念,黄梅禅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开发可以按照如下的策略进行。

(1)提炼体验主题。构思一个有良好定义的主题,能够使游客获得一种直观印象,强化其对体验的认识。如武当山的主题就是“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重点突出其养生特色。黄梅禅文化旅游应该主打其“黄梅天下禅・文化体验游”的品牌,突出其禅文特色。游客到黄梅来旅游,体验到的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正统法源的黄梅禅文化,这里有道信的四祖禅、弘忍的五祖禅,甚至慧能的六祖禅,以及当今净慧法师所倡导的生活禅。人们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清净庄严的人文环境里,可以体验到亲近自然的亲切感和人我和谐的愉悦感。

(2)策划体验项目。确定体验主题后,接下来应该根据体验主题来策划体验项目。体验项目的设计是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核心,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开发的总体思路,黄梅禅文化体验式旅游项目可设计为以下四种:

一是黄梅问禅。依托“黄梅禅文化高峰论坛”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佛教大师集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梅禅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四祖寺和五祖寺还可定期开展面向禅学爱好者的佛学讲座。届时,游客可参与其中,与专家、学者,甚至是法师直接对话交流,获得教育的体验。

二是双峰坐禅。位于四祖寺内的双峰禅堂,可同时容纳近三百人坐禅。在规定的禅修时间内,游客须遵守场内的规则,保持安静,有秩序地进场,找到座垫,然后在寺院法师的指导和示范下,双腿盘坐,两手结印,数息观心,学习如何坐禅。对于初学者而言,通常一次坐禅的时间约十五分钟左右。游客通过坐禅获得的是一种遁世的体验。

三是西山行禅。从西山的四祖寺出发,途径毗卢塔,再到传法洞,是一段非常理想的行脚路线。全程步行约一个小时左右,沿途伴着寺院工作人员的讲解。在四祖寺整顿出发,沿着寺门外的石阶往上,先经过慈云之塔,然后到达毗卢塔。毗卢塔相传是四祖道信圆寂后,真身供奉之地。过毗卢塔,再往上,到达山顶的传法洞。传法洞相传是四祖道信授五祖弘忍衣钵之地。在传法洞远眺,双峰山美景尽收眼底。西山行禅带给游客的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四是黄梅戏曲演出。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运作得比较成功的案例,要数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大型户外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10]。黄梅禅文化旅游尚还不具备实力筹办像少林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那样大规模的实景演出,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黄梅方面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加入一些戏曲演出,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黄梅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像五祖寺的“南廊竞偈”的故事、老祖寺的千岁宝掌和尚的传说等等,都可作为演艺素材,而当地的黄梅戏也是国内一绝,用黄梅戏来演绎这些黄梅禅文化的故事传说,既传承了黄梅戏,又推广了黄梅禅文化,同时也能吸引游客。游客从观赏活动中获得娱乐的体验。

(3)营造体验氛围。以正面线索塑造印象。体验通过深刻的印象来实现,而一系列的印象联系起来就体现了主题。为创造应有的印象,应给游客提供某种线索。在禅文化旅游中,“悟禅”可作为连贯游客整个旅游过程的线索,游客的活动都可围绕着悟禅来进行。由于悟禅的方式多样,游客可通过问禅、坐禅、行禅和观赏实景演出等活动形式来获得这种体验。

一是消除负面因素。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会弱化甚至破坏游客对于主题的整体印象,应当注意防范和加以消除。因此,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顾客价值交付体系,重视游客的形象价值、效应价值、关系价值的塑造,继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服务质量管理方式[11]。佛门是清净庄严的场所,游客的衣着得体十分必要,大声喧哗、嬉戏的现象也不应出现。此外,游客也不能将荤食和烟酒携带入内。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游客,应尽量规劝,如不更改,则应禁止其入内。

二是开发旅游纪念品。在旅游目的地,游客通常会购买一些纪念品,作为对难以忘怀的体验的一种留念,同时也是作为日后同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体验型纪念品可以充实和延续旅游者的美好体验,同时实现景区经济效益方面的突破,对整个地区的产业带动亦能上一个层次[12]。在四祖寺,游客可以买到印有禅文化字样或图案的纪念衫,在法物流通处还可以买到各种质地的捻佛珠和纸扇等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某种程度上,景区的门票本身就是一种纪念品,门票的背面一般都印有游览路线图,能帮助游客回忆起游览时的情景。

三是整合多种感官刺激。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的有效刺激,能加深游客对于体验本身的感知,给其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旅游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游客这几个方面的体验。在视觉上,游客不但能观赏到自然风光,还能欣赏到佛教的建筑、雕塑和壁画等人文景观。在听觉上,游客能听到晨钟暮鼓,僧侣唱经,还有佛乐梵音。在斋堂,游客能品尝到地道的素食斋饭,还有清新淡雅的清茶,游客可从中体味禅茶一味的悠远意境,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茶文化。此外,寺庙里的檀香、沉香所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也会给游客的嗅觉带来一定的刺激,让游客在香文化中得到熏陶。总之,这些独特的感官享受,也必然会给游客留下难忘的体验。

四、结语

湖北黄梅具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国内具有开发潜力巨大的宗教文化旅游市场。体验经济时代,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宗教文化旅游就能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91-93.

[2] 刘翠.试论宗教文化与中国旅游[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39-44.

[3] 曹绘嶷.剖析我国的宗教旅游热[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2):219-223.

[4] 黄俊华. 弘扬禅文化,打造大品牌[N].湖北日报,2011-02-16(1).

[5] 净慧. 第七届禅文化夏令营开营讲话[EB/OL].[2010-08-10]..

[11]宋咏梅. 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J]. 旅游经济,2007(1):177-179.

[12]吴文智,庄志民.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 旅游学刊,2003(6):66-67.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mei Zen Cultural Tourism

CHEN He, GONG Y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Huangmei abounds with Zen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idely-spread, and strong complex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mei Zen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from an experience economy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tourists′ experience demand, and designing corresponding Zen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to promote healthily development of Huangmei Zen cultural tourism, and gain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experience economy; religious cultural tourism; Huangmei Zen culture

上一篇:通信业战略成本体系构建探析 下一篇: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研究中的“七多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