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时间:2022-08-21 05:16:48

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选出26个评价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进行评价,以期建立一套多维度多层次适合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医院建设项目特点及绩效评价

1、医院建设项目特点。医院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应急、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为特定群体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

医院建设项目主要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属公益性项目。与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相比,医院建设项目投资的主要目标不是“未来净收益的最大化”,而是以提供先进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逐步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等社会效益为目标。

2、绩效评价。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是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类与分析,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有关评价标准,对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达到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改进项目管理的目的。

二、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我国关于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工作刚刚起步,绩效评价指标很不完整,没有形成分行业、分类型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可供参考。本文根据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以及医院建设项目的特点和使用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从管理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可持续发展绩效四个方面,并利用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一套多维度多层次适合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和采用科学方法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要以绩效评价理论为指导,各指标的概念要科学、确切,全面反映医院建设项目的管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全面性。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全面、完整地选择医院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各类指标,从各个侧面、各层次去评价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水平。

3、可比性。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共同属性,不仅能在所有医院之间可以对比,同一医院在不同时间上也可比较。

4、可操作性。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指标选择要简明扼要,目标概念清晰、数据来源易于采集,评价方法简便易行。

四、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1、评价指标的建立。在国内外大量文献、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部属(管)单位基本建设管理(试行)》、《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指标要求,我们从管理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绩效四个方面选出最能反映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26个指标。

第一,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这主要反映建设项目从事前到事后的完整生命周期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该指标主要评价对项目建设进行的管理绩效,包括立项决策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项目档案管理。

第二,经济绩效评价指标。医院建设项目是一项社会公益设施,一般不以获利为目的,其本身产生经济效益不多,所以从投入资金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评价。

投入资金指标的组成因素: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金额÷计划投入金额。该指标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到位情况。

自有资金率=自有资金总额÷投资资金总额。该指标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构成。

资金使用率=实际使用金额÷实际拨付金额。该指标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

经济效益指标的组成因素:

投资计划完成率=投资完成额÷计划投资额。该指标反映项目计划投资完成情况。

投资收益率=年平均净收益÷投资总额。是衡量建设项目投资的盈利能力水平的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年现金净流量。该指标反映项目投入使用后,以每年取得净收益来回收原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越短,投资效益越好,风险越小。

工程成本节约(超支)比率=(项目实际成本总额-项目计划成本总额)÷项目计划成本总额。该指标反映项目工程造价,负数表示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低于工程计划成本,节约了资金,反之亦然。

基建结余资金占有率=基建结余资金÷实际完成投资额。该指标反映项目资金使用的效果,占有率越低资金使用的效果越好。

资金交付使用率=本期交付使用资产÷本期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该指标反映已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中,有多少形成交付使用资产。

第三,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在建设过程和项目建成后对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影响的分析。

环保投资比率=环保投入总额÷项目总费用。该比率反映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主要污染物处置率=对主要污染物处置数量÷产生主要污染物总量。主要污染物有污水、废气、噪声及医疗废弃物等。该比率考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效果。

第四,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该指标要素是评价项目实施后,对人、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影响,并与立项时所预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或项目实施前相对比,评价其影响程度,其中包括发展能力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

发展能力指标考察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衡量项目发展的状况,其组成因素主要有:

收入增长率=(本年收入-上年收入)÷上年收入。收入增长率高表明项目建成后,医院经营管理好、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能力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项目每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及偿债能力。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该指标反映项目所有者权益增长速度,如果比率高说明项目自身的发展势头良好。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度总资产÷上年度总资产)-1。该指标反映项目总资产的变化情况,如果增长率比较高说明项目自身积累速度较快。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条件改善、公众卫生保健、整个社会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水平提升的程度。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各类指标对评价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我们对各类指标通过权重体现其重要程度。权重系数的大小,决定了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而各个指标权重的大小及其变化,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其能充分反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项指标的引导功能(见表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的多个组成因素,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从而把一个总体目标系统分解为多个分目标。

3、绩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由于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评价多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和模糊性,且部分评价指标是难以量化和界定的。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作出综合评价。具体步骤:第一,选取评价指标和评语,设U为评价指标集,由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构成,即每层的各个评价指标,U={ U1,U2,U3,…,Um}。设V为评语集,表示被评价项目的优劣程度,根据实际需要将评语等级划分为好、良好、一般、差,即V={V1,V2,…,Vj}={好、良好、一般、差};第二,构造评判矩阵。用W={W1,W2,…,Wn}来表示第一层次各因素的权重集,其中Wi表示第一层次中第i个因素的权重,代表第i个因素在第一层次中的重要程度。第二层次的权重集用W={Wi1,Wi2,…,Wim}来表示,其中Wij表示隶属第一层次第i个因素第二层次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第三,确定模糊算子。模糊数学评价的基本模型为B=W×R。其中R表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间的模糊关系,B表示被评项目与评价等级间的模糊关系。第四,评价结果分析。使用最大隶属度法,取与评价指标的最大值相对应的评价元素为评价结果。

R=r11,r12,…,r1mr21,r22,…,r2mrn1,rn2,…,rnm

4、绩效评价结果的等级(见表2)。

经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分析医院在项目建设决策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的症结,制定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晓芳、魏调武:高等院校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理财),2008(8).

[2] 谢立娟: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审计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经济,2011(7).

上一篇:我国服务业政策实施情况与建议 下一篇:新时期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