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务消费之我见

时间:2022-09-07 01:32:41

企业职务消费之我见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了众多有关“限薪令”的种种传闻,作为在企业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对此有着深切的关切和思考,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企业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作一些粗浅的理论探讨。

根据词条解析,职务消费是指企业负责人为履行工作职责所发生的消费性支出及享有的待遇。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通讯、业务招待(含礼品)、差旅、国(境)外考察培训等与企业负责人履行其职责相关的消费项目。

从各种媒体对此问题的关注来看,约束国企领导人职务消费的问题已经浮现,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企高管层的天价薪酬和垄断行业的平均收入问题,造成了社会心理的失衡感,成为社会分配不公的标志之一。

众所周知,在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中,除了正式薪酬外,还包括职务消费和兼职收入。职务消费这一块收入弹性比较大、标准不细、缺少透明度。职务消费是滋生权力腐败的温床,诸如公车私用、公务招待、公务出国三大项已被视为公害,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上升。

当官就要配车,这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特色”的官场规则。而有了公车,就难免不会私用。对于领导而言,何为私、何为公,有时的确难以区分。用公车旅游,用公车办红白喜事,这种腐败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和自然,那么要打破这种人所共知的“潜规则”难度比较大。因为大凡能够成为“潜规则”的,一般都是人人恨之又人人爱之的事情。只有从源头上查找原因,采取治本的方式和方法。

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已成社会顽疾,社会公众对这一腐败现象恨之入骨,说到底,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领导者手中有权力,而他们的权力又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和约束。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因此必须加强监督,通过立法来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公车私用的实质其实是公权滥用,是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与贪污受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没有质的区别。公车的腐败问题,除了公务用车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在于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公车配备和使用,更多的时候成了一种福利待遇,甚至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遏制“车轮腐败”,它的根子在搞公车腐败的人――常常是坐在车上的权力占有者。

公务接待的奢侈浪费现象是企业长期面临的一大顽症,接待费用居高不下,导致行政成本飙升,接待制度漏洞很多,大吃大喝现象时有发生,或接待无章可循,吃喝者随意花费;或制度标准不明,操办者每每超支;或规定虽严却不执行,违反了也无人追究。于是乎,一些吃喝者有了“理”,认为吃喝事小,不必循规蹈矩;有的吃喝者胆子越来越大,陪客多、超标准、多次宴请、上名贵菜肴,外加名烟名酒,使接待费用不断攀升、居高不下。更有甚者,将违纪支出、私人花费等在接待费中列支、报销,借公务接待之名行之实。这些问题既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又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应当积极整治。

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努力探索公务接待的改革办法,主要的模式有:总额控制法、货币化、半货币化等,但不管是哪种模式,都不能彻底解决接待中的种种弊端。总额控制法照样不能解决随意开支、铺张浪费、假公济私等问题;货币化、半货币化有变相加工资之嫌,且额度标准很难确定。

要解决公务接待中的种种弊端,应实行“谁办事,谁出钱”,提高差旅费补助标准,使出差者能够住得下、吃得到饭。公务差旅费和伙食补贴将实行定额包干,出差人员按出差天数领取包干费,原始发票报账的历史将结束。一是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那种“事前随意开支,事后实报实销”变成了“事前知晓开支标准,事中办事人用自己的钱,事后容易监督”;二是能够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工作人员自掏腰包,促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直奔主题,争取用最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那种“无吃不办事”、“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没有了滋生的土壤;三是顺从了民意,符合了党风廉政的要求。四是提升了企业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公费旅游是企业官员最喜爱的特权之一,尽管政府明令禁止公费旅游,但是变相公费旅游规模越来越大,跟企业职工大批困难群体形成刺眼的反差,引起职工和公众的愤慨。近年来,一些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考察、学习、研讨、培训、招商、促销为名出国,实为用公费旅游的现象愈演愈烈,并有蔓延之势,不仅挥霍浪费了企业的大量资产,而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在职工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职工对此深恶痛绝,但却无可奈何,这跟企业制度的基本弊端有关。

老百姓说的好:“职务消费是个筐,吃喝嫖赌全报销”。也正是由于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的普遍存在,各种不必要的、完全职务行为以外的消费现象也变换花样,以职务消费的名目出现,从而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交通、差旅、通讯、业务接待等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并不是企业领导人为自己进行的消费,为了完成企业的岗位职责而需要的,因此,理所当然应由企业承担。由于企业领导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岗位职责的需要,职务消费也成为企业领导人员区别于普通员工的一大“特权”。针对变换名目、不合理消费合理化“处理”的现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不少。这种现状的存在带来了企业成本上升、企业领导人腐败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职务消费的几种主要模式

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虽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但早已是企业客观存在的现象。多年来,一些企业本着既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促进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精神,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办法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项目控制型。对企业领导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时所需要进行的相关消费与开支项目,企业结合实际逐一做出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如通信费、交通费、业务招待费等,企业大都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开支的标准、范围等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但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消费与开支项目会随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调整而产生一些新的变化,企业需要随时调整职务消费的项目及开支额度,这就需要制度制定者随时关注市场,能够超前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否则将会相反地影响到企业领导人员对岗位职责的顺利履行。

第二种模式:实报实销型。对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务时相关的消费与开支项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开支,据实报销,开支范围、标准等没有做出具体限制。目前,在我国的各类企业中普遍采取这一办法。这种实报实销的制度相对于第一种单项控制制度有一定的优越性,如它对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应对企业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企业领导人员从繁杂的程序审批过程中脱身出来,对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的负面效应也是极大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增加了企业成本,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第三种模式:总量包干型。对将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务时相关的消费与开支项目,根据营业和净利润及历年的实际开支水平进行测算,测算后确定每年的开支总额,预算包干由个人支配,超支不补,余额结转。这是企业改革过程中针对职务消费过多所采取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比较有效的办法。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有待改革的地方,如企业领导人可能为了在以后的年份中能够有充足的职务消费经费,将不会有意节制开支,这会导致企业产生不该有的成本;“超支不补,余额结转”的办法,也会促使企业领导人尽可能的在期限内把本可以节余的经费消费出去。

职务消费失控的对策

职务消费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领导自身的问题,也有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制度上的缺陷和漏洞,也有大环境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通过体制、制度的完善来进行规范。

1.健全法制,将反商业贿赂进行到底。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因此,只有从立法上进行完善,使企业面临一个公平竞争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企业领导人职务消费的项目。

2.健全监督体系,建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诚信档案。这是一种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外部约束。国际上对人力资本市场约束的最重要的制度,就是所谓的诚信记录。在职务消费项目上应该有详细的记录。每一位企业的领导人在每一个企业就职期间每年的职务消费数额都有详细的记录,可以利用人力资本市场中的诚信档案中的职务消费数额与该管理者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增加进行比较,并在同等条件的人力资本之间进行比较,这种诚信档案的建立会形成一种非常强大的企业外部约束机制。

3.在实报实销制度下,进行制度创新,企业领导人合理地进行职务消费的收益有可能大于消费的所得。企业领导人及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利益目标,除了货币收益目标之外,还有非货币收益目标。过度的职务消费正是企业领导人实现其非货币收益目标的一条途径。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就是要对职务消费的有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职务消费制度要有严格的内部审核与监督程序,对于违反规定进行过度职务消费的,除非本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项消费确实是因为职务的需要、为了企业的利益必须进行的支出,否则一切开支只能由行为人自己承担,这便成为过度职务消费的成本。

4.将职务消费列入企业领导人的薪酬制度中。是对现有职务消费制度的一种制度上的修补,列入薪酬制度中的职务消费数额,作为企业领导人的薪酬的一部分,是由企业领导人不经企业审批可以自由支配。企业领导人为了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进行的职务消费,由企业领导人自己签单,花不完的部分也不需要再上缴企业,而是作为企业领导人的薪酬;如果不够用,由企业领导人自己掏腰包支付。责任和利益两个方面约束钱的时候,钱的使用效率最高。这种制度的形成既作为对企业领导人的一种激励机制,又可以使企业大大降低成本。

企业领导人员的职务消费虽然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顽症,但并非无药可治,通过制度创新,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治愈之路。

上一篇:云南投资环境评价 下一篇:现代物流业:云南省新兴战略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