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幼儿支教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7 12:44:36

留守幼儿支教的重要性

一、基于教育公平的“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又可以称为“包含教育”、“包容教育”,是《萨拉曼卡宣言》中的核心思想,也是一种教育主张,即: 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亦应接收所在地区的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并为其提供适应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 全纳学校要兼顾学生之间的不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学校组织、教学策略、资源利用及社区合作,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旨在消除歧视、创造接纳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1]

“全纳教育”是具有思想和行动指引意义的一种教育主张,其思想指引是: 所有的人,无论贵贱高低,生下来就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只有受教育,才能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才能以一种适宜的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因此,所有的人都要受教育,所有的人必须接受教育; 其行动指引是: 将全方位的人,按照不同需求,纳入到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中来,使人在生长全程中始终能获得个体需求的“文明教化”和“精神哺育”的助力。在 2007 年的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全纳教育”论坛上,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古老、最受尊崇的理念“有教无类”,成了最闪亮的词语。在这次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官员雷纳多•奥佩蒂先生首次将“全纳教育”与“有教无类”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做了生动精彩的讲演,这不能不让我们中国的学者深感敬佩。雷纳多•奥佩蒂先生说: “‘全纳教育’,并不是指某些类别的学生,也不仅仅是残疾学生、移民的孩子、穷人或者是其他一些弱势群体,我们讲的是所有人,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包括不同的学生或者学习者不同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雷纳多•奥佩蒂的报告中还提到,“有调查显示,一些国家越来越多家庭背景较好的孩子集中在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 在重点大学的校园里,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家子弟的身影越来越少……种种现象在说明一些问题: 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平等……。‘全纳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旨在真正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它相似于中国的‘有教无类’的思想。”

在中国,全纳教育思想观照下教育公平问题的焦点之一是留守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全纳教育”思想所彰显的普惠及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当代中国农村留守幼儿、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的全纳式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留守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

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的认定是: 外出从业时间6 个月及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0》指出: “2009 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 2. 11 亿人,未来二三十年,人口流动的规模还会不断地增加。”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产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资料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市民”的身份,渴望城市认同和社会融合。维护打工者的群体利益和尊严,追求体面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这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未来 10 年,中国农民还将以每年 850万的速度向城镇转移,预计今后 20 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将达 3 亿。“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词”。建设部官员亦表示,约有2 亿农民工未来5 年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其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系列问题的重中之重。根据此项报道,意味着随父母而流动的学前幼儿数量将是非常大的。还有许多留守幼儿,因为家长的教育观念或者是经济上无能为力而没有上幼儿园。可以肯定,无论是入园还是未入园的幼儿,大多数留守幼儿处于放养状态。我们看到: 和城里幼儿相比,成长环境反差巨大,家长的教育观念反差巨大,先天遗传的学习能力潜质反差巨大,幼儿园师资以及设备等硬件条件反差巨大……

留守幼儿与流动幼儿不止在中国大量出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者经济更落后的国家也屡见不鲜,资料显示: 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国家的留守、流动儿童更多,这是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所导致的一种必然现象。

“留守幼儿”顾名思义: “留”指留下、留放、留存等含义,“守”指守候、守望等含义。结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时代背景,留守幼儿可以定义为: 在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家里的年少儿童。留守幼儿相对长期地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身边,也有的受托管于其他亲属或邻里之中。

“流动幼儿”与“留守幼儿”的概念相对应: “流动”原指水的流淌,这里指不固定、不确定、不安生、随时迁徙等含义,“流动”一词生动地再现了农民工子女的一种生态实然。基于与留守幼儿同样的背景,流动幼儿可以定义为: 随着父母或其他亲属从农村或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出来流入城镇的年少儿童,他们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而变动,随着父母居住地迁移而迁移。流动幼儿长期随父母辗转他乡,无法相对安稳地在同一所幼儿园接受教育,也有相当数量的流动幼儿根本没有进入幼儿园,由随其子女进城务工的祖辈来看护。

国家教育部 2001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纲要》围绕 3—6 岁学前儿童的发展,制订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目标与要求。

《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组以幼儿社会性成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为重心,进行了“前学习能力测试”。2011 年暑期,组织了南京晓庄学院 31 名本科生对 258 名 6 岁农村留守幼儿和 258 名 6 岁城市幼儿进行了上述五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测试,两组幼儿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留守幼儿的状况令人担忧。下面统计图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差距现状。为使图呈示更简洁,留守幼儿和城市在园幼儿分别用“LS”“ZY”指代。

健康领域测试显示: 留守幼儿对于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常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日常体育活动更是处于无律状态。大多数不像想象中的“穷人家孩子早当家”,他们在祖辈的照顾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语言领域测试显示: 留守幼儿普遍缺失倾听能力。没有“倾听”的前提,就没有正确的观察、想象、表达和理解。如: 在面对一幅“鸟妈妈喂小鸟”的漂亮图画时,城市在园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表达,让人感叹“进化”的神奇,但是,许多留守幼儿却没反应,更没有窥见内部语言活动。

社会领域测试发现: 大多数留守幼儿不懂礼节,不能“自律”,更无视“他律”。例如,一方面能够回答出“踩了别人的脚说声对不起”,另一方面,随手就撩拨其他幼儿,抓头发、骂人或在测试现场跑来跑去等等; 早期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礼节和规范意识的培养严重缺失。

科学领域测试发现: 留守幼儿和城市在园幼儿的探究兴趣、感知觉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是探究兴趣引导的缺失、感知觉培育的缺失,加之几乎为零的动手动脑训练,所以,多数人状况是: 兴趣淡漠,经验匮乏,感知觉被动,注意力涣散。

艺术领域测试发现: 留守幼儿与城市在园幼儿的艺术兴趣及感受力非常悬殊,几乎所有的城市在园幼儿都喜欢歌唱、韵律及美术等艺术活动,许多孩子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但是,绝大多数留守幼儿不仅对艺术活动几乎没有兴趣,许多孩子面对好听的歌曲也毫无表情。[2]

“教育部曾经组织各地在幼小衔接问题上做了大量的调查,结论为: 到小学后,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要素不是知识准备情况,而是儿童社会性成熟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儿童是否处在对学习和探索的积极主动状态”[3],这就是说,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社会性成长和基本素质发展水平,仅仅在幼小衔接的环节中就具有重要的先前铺垫作用,而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它应该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素质”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第二,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 第三,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的综合,是完成学习与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任何个体的基本素质,对于所在种群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其已包含于一定时间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之中。一个国家的良性发展,也正是建立在广大民众个体良性发展基础之上,因任何个体已经被包含于国民素质的总体质量中。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幼儿的生命初期是否朝着“文明化”方向发展,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整体品质,也决定着未来整个民族是否富强、国家是否安定和谐。当人的“素质”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以至一个生命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时,与其不能分割的关键问题必然要呈示出来: 怎样提升素质,特别是在囿于种种困难、学前教育还没有真正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的现实中怎样提升留守幼儿的素质,怎样让留守幼儿也接受文明的熏陶,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特别是卓有成效的实践尝试。

三、高校参与留守幼儿教育的“哓庄模式”

“在一切可能情况下,所有儿童应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有无或有何种困难和差异”,这是 1994 年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最让人感动的语言。问题在于: 一种先进思想的诞生,一定要有随之而来的实践相伴,才能体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现有的国情下,有哪些可利用的因素能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力量呢? 具体地说,谁能够为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幼儿的成长尽一份帮扶力量、而这种帮扶又能成为一种常态呢?

我们把希望寄托于在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身上。

( 一) 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来实施非正规学前教育

在现代的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大学都应该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传承有所承诺,且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更应有一种“行必果”的担当; 大学不仅应该在传递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成为主流思想的先导,更应该成为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之人才的摇篮; 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是自在的。

1. 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设计

当下,非正规学前教育途径有更多的创意,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并已经成为正规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

面对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幼儿学前教育的空白或半空白,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构想:以学校学分制下的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为契机,以专业导师为引领,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以基于零培训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课程资源或类似的学前教育读本为教育载体,通过非正规的途径,将通俗、通用的故事、歌谣、游戏等传递给留守学前幼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文明的种子。

2. 非正规学前教育前景描绘

根据多方查询,中国现有的 100 多所师范类大学均有学前教育专业,加之许多综合型大学和以千计的各级各类幼儿师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各省市地的教育学院及诸多的民办二级学院等,大都设有学前教育专业。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前专业,少说也有 2000 多个; 以每个专业在校生平均 400 人估算,学前专业将有 80 多万在校生; 以每人的社会实践帮扶 10 名留守幼儿计算,将有 800 多万留守幼儿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文明教育或熏陶。应该强调的是,一首好听的歌谣、一个能打动幼儿心灵的童话故事、一个引发幼儿好奇心与创造力的游戏、一幅与幼儿志趣相联的图画等等,都是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调查显示: 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记得在童年期听过的某一个童话故事,并因此而产生某个与情感发育相联的“情结”,而这种情结竟能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志愿者们在实施这种非正规学前教育过程中勇于尝试,广大留守幼儿都会不同程度地接受正面的影响。

南京晓庄学院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学校始终坚持弘扬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精华和“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晓庄模式”的留守幼儿支教工作,是在全纳教育思想境界感召下而生成的一种组织行为,也是一种将全纳教育思想落实在提升千千万万留守儿童整体素质的实践研究。

( 二) “晓庄模式”的留守幼儿学前教育志愿者社会实践简述

1. 从留守学前幼儿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创编通俗、通用的课程资源和全纳式幼儿教育读本

2010 年,凤凰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支教团队首席专家史爱华教授领衔面向留守幼儿创作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首先,所有的资源全部为原创,含 36 首主题儿歌,36 个同主题童话,36 套同主题配画,36 组目标体系设计。其次,创建了教育用书与幼儿绘本互动的模式,使幼儿在因地制宜的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等感官同样得以同步协调运动,同样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第三,教材的使用基于零培训,以每个单元设置的“智慧树”为学习目标,可以直接向受教育者实施正面影响。第四,教育资源的采择可以灵活多变,例如幼儿歌曲部分,可以省略读谱视唱,直接朗诵押韵的歌词即可。第五,可以根据留守幼儿的成长需要及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学习目标的取舍。此外,本教材基于零培训,所以还适用于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

2. 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了“专家主导、专业支撑、志愿者参与和共青团组织”的四位一体学前教育支教团队

因为支教的对象是学前幼儿,所以,组建的支教团队聘请了学前教育专业导师来引领和具体指导;大学生志愿者的成员都来自学前教育专业。在暑假和寒假之际,以具有晓庄校本特征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和《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为教材蓝本,“到农村去,到儿童成长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团队出发前要经过导师的专门培训,在实施过程中由南京晓庄学院团委和专业辅导员专人管理,并设有预定的评价指标和考量方法。这种自成体系的组织行为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个体的专业成长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3. 从建立长效机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课程融于“学分制”管理之中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大学生志愿者对留守幼儿的帮扶实践要想成为常态,仅靠一时的热血是不能够长时间维系的,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十分重要。“晓庄模式”的留守幼儿志愿者支教团队,同时立足于学分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管理系统之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举动。

我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晓庄模式”的留守幼儿支教的社会实践,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目前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它是建立在晓庄学院近 20年“志愿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弘扬了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可操作性,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应该强调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程,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 是高校教育体系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对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 其基本理论知识能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4]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课程。基于此,作为课程管理的“晓庄模式”学前教育志愿者支教实践,也被纳入到学分制管理,每个假期进行一至二周,经考核合格,给予 1 个学分。

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精神的指引下,高举着“践行全纳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大旗,以领先的步伐踏上了服务社会之路,开启了新世纪的“希望工程”,在推助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光明日报》评价晓庄模式“为全国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提供了成功经验,成为可复制、可发展、可持续的典范”。[5]

如果中国所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够在假期中,拿出一点时间到农村去,到留守幼儿成长需要的地方去,通过非正规渠道实施学前教育,且把这种“志愿者模式”常态化,那么,中国的留守幼儿在人生的起点上就可以朝着文明人的方向走,未来中国广大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上一篇:妇科护理隐患防控策略 下一篇: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培育分析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