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运用

时间:2022-09-07 11:01:51

“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运用

摘要: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考研英语对于作文题型的重视,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作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来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该法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依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英语口语及笔头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英语写作能力任务型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的改革与实施,作文在统考中所占的分值从旧题型的15分增加到106.5分,同时,在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也增添并加大了作文的比重,因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对英语写作越来越重视了,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从国家大学英语考试中心公布的成绩来看,考生作文的平均成绩并不理想。据2007年的一项内部阅卷统计显示:考生作文标准得分36分以下为30%;36―63分为40%,63分―85分为20%;85分以上为10%。70%的考生作文得分在63分之下。另一方面,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尚未增加口语项目,所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仍以注重听力与读写能力为重,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训练。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的英语言语表达能力偏弱,使他们在未来的求职面试中处于劣势。

目前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一直在借鉴和应用西方写作理论中摸索前进。一般来说,运用最广泛的是以下三种教学法。

1.成品教学法

这是在我国EFL写作教学中应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西方写作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写作最终成品,注重文章的组织结构、遣词造句等形式,故又称之为形式法或修辞法。这种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不强调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在大班教学中易于操作。而且,在教学安排上,一般从选词造句,再到段落篇章写作,循序渐进,因而该模式对于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性写作较为有效。然而,随着强调学生个性需求的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的普及,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遭到了普遍的质疑。

2.过程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英语课堂教学。该教学法以交际理论(interactionist theory)为理论基础,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它关注的焦点是写作过程(包括写前准备、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并强调这三个阶段不是线性过程而是相互交叉。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小组活动为中心,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多向交流。过程教学法虽然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忽视范文的作用和词句段落等基础写作知识的讲解和训练等。

3.任务型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应用到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是近10年的事。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被要求利用写作去完成一项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交际任务。写作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写作者获得参与或融入目的语社会交际活动的能力。整个写作活动围绕着如何成功地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而展开,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其优点是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交际任务,在写作中他们更加专注于思想内容和意义的有效表达,自觉学习或运用写作技巧。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如写作活动以交际任务为中心,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很难得到保障等。

由于西方写作理论大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写作教学而创立的,未必适用于我国的EFL课堂教学。因此,迄今为止,我国英语教学界似乎还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鉴于此,笔者从长期的日常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作文和口语的薄弱环节,通过设立话题库和进行主题辩论来加强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四、六级应试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在2008级大一新生中试行了一学期,反响较好。

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的前提是建立一套话题库,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1)英语四、六级常考话题;2)社会热点话题;3)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笔者收集了历年英语四、六级的作文真题及范文约50篇,另外又根据教育、环保、住房、交通、经济、文化等主题搜集了社会热点问题50篇,最后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如考试、专业选择、恋爱、集体生活、求职等收集了话题50篇,共计150篇。建立好话题库后,根据话题精选范文,并适当配以漫画或插图,辅以提示或句式练习。下面举例说明:

话题(Topic):Mobile Phone on Campus

范文(Sample Writing):

Nowadays mobile phon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on college students own mobile phones.A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the main communication tool by college students...

建立好试题库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话题库来对学生进行写作―口语整合训练。首先,从话题库里挑选一个学生会感兴趣的主题话题,如,在大学校园里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启发学生思考并列出手机的优点和弊端。如:

优点(advantages):It is a useful tool for keeping contact with friends and getting information,or learning,entertaining.(手机是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的好工具,还可以了解信息、学习和娱乐。)

弊端(disadvantages):A financial burden for the poor student,dis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from their study,a nuisance when it rings at wrong place or at wrong time.(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它会成为经济负担;它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在错误的地点和时间响起手机铃声,它就会变得烦人。)

这一步主要是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进行的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思维训练,让他们开动脑筋,列出能想到的各种手机的优缺点。

其次,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之间进行主题辩论。一方作正方;一方作反方。选择三至四组到讲台上进行辩论。辩论完后,老师进行适当点评。在学生进行自由辩论时,老师切忌插入,或打断学生的思路。

然后老师视课时情况,让学生进行课堂作文或课后作文(120字左右)。

最后一步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指出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并给出范文。简单分析语言形式和结构以供他们参考和模仿写作。

通过“选题―讨论―辩论―写作”四步法的层层推进,学生不仅会用流畅的英语说出手机的优缺点,还能用规范、准确的英文句式完整地写出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和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的理论依据实际上正是任务型教学法。它把“任务”的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主题话题上,强调话题的内容和现实意义,着重通过处理、解决意义来使学生习得语言。由于任务话题的信息量适当、有趣且有意义,能够产生更自然、更流利的话语。通过话题的口头及笔头的有效表达操练,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讨论―自由辩论),他们会自然地在课堂上使用更地道的英语话语,在轻松的氛围里用英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最终落实到用英语来充分表述自己对某一话题的深刻认识。写作―口语整合训练法充分调动了学生潜在运用英语来进行创造(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ong,M.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A].Hyltenstam K,Pienemann M.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5.

[2]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1,(4).

[3]卢军羽,方新柱.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写作教学[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上一篇:简议英语长句翻译 下一篇: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