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器乐进课堂”掠影

时间:2022-09-07 09:58:52

青岛市“器乐进课堂”掠影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这一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器乐演奏,不但能给学生最直接的音乐体验,陶冶性情、培养艺术才华,而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因此,让“器乐教学”走进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反思,青岛市将“器乐辅助教学,构建有效音乐课堂”作为实验课题,以50所课题实验校为引领、全市音乐教师参与实践,形成了“课题总引领、课堂主阵地、师生同参与、校园大音乐、生活大舞台”的实施模式。现在,竖笛、陶笛、葫芦丝、口风琴、口琴、电子琴及各种打击乐,奏响在我市常规音乐教学的课堂中。置身于器乐的交响之中,我们有颇多的感慨,今天的繁荣,得益于专家团队的引领、各级领导的支持、广大教师的努力。

一、专家引领,明确器乐教学研究方向

课题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线教师不乏实践经验,亟需理论层面的指导。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求助了多位部级的课程专家。通过专家的引领我们认识到:课堂器乐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器乐教学,其“大众性、学具性、辅”的特征,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课堂器乐教学只有在不断研究、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一套融于常规教学、凸显自身优势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我们还认识到,有效的器乐教学比“本能的歌唱”更有益于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器乐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应以“班级合奏为主”;器乐教学可以融“识谱教学”于“演奏表现”的过程之中。

二、提高技能,保障课堂器乐教学实施

考虑到器乐教学实施的可行性,青岛市选择“竖笛”作为普及型的课堂乐器,它的演奏要求“轻轻吹”,具有很好的德育功效;它的品种繁多,为课堂器乐教学延展到课外创造了条件。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音乐教学的直观性特征,要求音乐教师除了具有教师应有的素养以外,还要掌握学科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示范好教学内容,才可能感染学生,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实践的道路。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各级教研员首先统一了认识,在紧接着进行的各级培训中协调方方面面,为竖笛培训创造条件。培训是综合的、系统的、渐进的,从认识欧洲八孔竖笛开始,不仅观摩了竖笛大师的演奏,学习了竖笛演奏的基本方法,随着培训的进一步深入,还对竖笛乐队的排练及竖笛在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互动式的培训与研讨。教师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参与课题实验,完美音乐课堂”已成为我市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共识。

三、立足课堂,提升全体学生音乐素养

根据课标理念和音乐教学与器乐进课堂的规律,我们将竖笛教学的主阵地放在音乐课堂上。为尽快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练习演奏、尝试识谱、辅助学唱、记忆主题、参与律动、为歌伴奏、融于合奏,从而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并始终处在“我感兴趣――我要参与――我很快乐――我能成功”的良性循环中。加入乐器演奏的音乐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情绪热烈高涨、师生互动有声有色、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更多的教师积极地加入到这一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妙招层出不穷:“竖笛操”使学生精神愉悦,“二声部”变得易学,“一起来”让课堂活跃,“唱伴配”在实践中提升。课堂内外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四、师生同行,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挥器乐教学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将课堂器乐教学延伸到课外,融音乐教育教学于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中,树立大音乐的观念,调动校内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在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社团建设、选修课程开设、教师专题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各课题实施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班主任、任课教师、青年教师参与演奏的方式,为“器乐教学奏响校园”提供多方面的条件,使器乐演奏成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

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为了在全校形成人人吹笛、班班笛声的局面,青岛永宁路小学教师先行,学校出资成立了由16位各学科教师组成的“‘笛韵’教师竖笛乐团”;湘潭路小学也成立了十多人的“‘春梅’教师陶笛乐团”。在教师乐团的影响,李沧区的多所中小学校的学生竖笛乐团也纷纷建立。这些乐团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由一些竖笛爱好者自发组成的学习型组织。这些社团每周都会有固定的合作排练时间,音乐教师会适时给予指导。大家在竖笛技能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这小小竖笛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五、拓宽思路,构建音乐教育教学殿堂

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青岛市借助器乐课题实验阵地,积极推动“器乐进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

吴斌老师指出:竖笛教学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要局限在一种模式上。器乐教学应有独立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竖笛教学的实施更规范化、系统化,也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竖笛教学的方式。

目前,青岛市各区音乐教师器乐教学研修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研修班成员以各区骨干课题实验教师为主,以乐团的形式组织在一起,通过大量曲目的练习与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进行竖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探讨。相信这些研修班的音乐教师会在专家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引领全市学生吹出奏响校园、丰富人生的美妙乐章。

上一篇:以“小”见“大”,有效拓展 下一篇:水以载舟,舟将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