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豁达的五重境界

时间:2022-09-07 09:06:38

人生若要活出潇洒,活出层次,活出健康,活出长寿,最为难得的,就是“豁达”二字。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学会了豁达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周遭的万事万物,生活就会展现出一幅更为生动鲜活的画面,我们也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以下五种豁达的境界,不可不学。

豁达是心境

同样是欣赏梅花,陆游看到的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而在的眼里却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是涛涛长江水,在李后主的眼里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在坡的眼里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豁达是淡泊

一碗清茶,几杯水酒,一碗家乡米饭,一碟青菜豆腐,或三五知己谈天说地,或一家老少乐叙天伦。不蒙世俗尘埃,呼吸柔顺,运气和畅,淡泊的人生,处处能领略人生的真谛,享受生命的清纯,让生活原汁原味,返璞归真。

豁达是大度

唐高宗时,狄仁杰曾任豫州刺史,他上书朝廷,使2000多受冤的人免于一死。事后,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做了一件好事,却仍有人说你的坏话,你知道是谁说的吗?”狄仁杰回答道:“如果我做了错事,那我就会改正。至于究竟是谁在说我的坏话,我不想知道。”有道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尽管我国历史上真正大度的宰相并不算多,但狄仁杰绝对算是一个。他胸襟开阔,不计人过,从而使他青史留名,寿过九旬。

豁达是知足

孔子带着学生到郊外散步,看到一位老者一边在田里拾麦穗,一边还哼着欢乐的小调,弟子子贡不解地问:“老伯,你这么大年纪还在田中拾穗,真是可怜啊,怎么还唱歌呢?”老人笑着说:“我的快乐在你们的心目中却是忧愁,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我虽然贫穷,但我心安理得,知足常乐,所以我没有烦恼。”知足者常乐,对于那个田间的老人来说,生活的豁达源自对人生能经过年轻,经历坎坷地进入老年而感到满足,这与物质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豁达是忘记

真正的豁达可以让人忘记自己,忘记生死,这也是豁达的最高境界。一位90多岁的老革命曾经说过:“中国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从来就不怕死。想当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紧跟干革命,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宏扬了舍身取义和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难道老了,反而怕死不成?”著名的教育家谢觉哉也曾对作家臧克家这样说:“我不怕死,如果怕死就可以不死或者晚死的话,那可以怕。其实怕死反而会促死,所以我不怕死。”谢觉哉不怕死,所以活过了90岁;臧克家不怕死,所以活到了近百岁。

从这个角度来说,豁达是心船之舵,豁达是健康之本,豁达是长寿之根!如果我们都能学会豁达的这五重境界,获得身心两安,或许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上一篇:间接声像图特征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探讨 下一篇:走出原始人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