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07 06:40:53

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一般方法,分析了平面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及竖向设计,指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置。

关键词: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也在不断增加。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咽喉,是人流机动车流与自行车流的汇集点,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使行车速度降低,出行交通拥挤,甚至交通堵塞。因此,设置合理的交叉口,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和通行顺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交叉口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道路,对与公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尚是薄弱环节, 有必要针对公路的交通特点对其设计进行探讨。

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1.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选择

在选择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确定的时候,选择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理想的、最好的位置。同时交叉口的位置要按照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道路的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和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平面线型。平面线型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交叉口,要选择有道路是直线的地方作为平面线性的选择位置,这样行车不仅能顺利的通过,还能降低交叉的长度,假如是在有曲线上拼接的话,那么也要尽可能的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绕开在小半径曲线上,由于在小半径曲线上对于路面会平顺衔接,使行车安全和战地都是不方便的。所以,咋拼接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到正交或较大角度斜交,最小交角不宜小于45°。(2)地形条件。要选择在地面平整、而且还要是在视野开阔的地段选择拼接,在挖方地段的时候要绕开有路段路拼接的地方,因其对于行车视线及路基排水均为不利。(3)竖向条件。交叉口应尽量选择在水平坡段上,如条件限制,亦应设在平缓坡段上。

1.2衔接方式的确定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竖向布置上,要按照、并符合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及视线开阔的要求,在道路互相交错的时候要在道路交叉口平顺的面上,这项能够使道路上的水及时的排除。如果是在不论是道路拼接的交叉口,还是在有路等级很高的地方,过往车辆很多时,则不能干扰既有路,新建路必须服从于既有路。这种现象下,那么怎样才能使设计能达到舒适、平顺、通畅的要求,也是我们要采取的措施解决的问题。顺坡衔接法。顺坡衔接主要是让新建筑的道路和原来的道路路面边缘相接,在衔接点新建路的横断面与既有路路面边缘的纵剖面完全吻合,并沿着衔接方向的既有路路拱横坡顺一段坡。(2)变坡衔接法。这种方法的衔接点位置及衔接断面与顺坡法一样的,区别在于衔接点后的线路纵坡不采用接既有路的路面横坡进行顺坡而是以衔接点为变坡点,采用平坡或较缓的上坡为衔接纵坡。这样情况下,可以补充顺坡法的缺陷,比较适用于在挖方地段的时候路基排水困难和高程损失受限制的衔接条件。不好的方面就是衔接点会有坡度变化,在交叉口上没有平顺的路面,同时会使路面上的排水困难,过往的车辆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运用这种办法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不足之处。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形式以及实用性

2.1 形式

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道路相交处被我们广泛的称之为道路交叉口。而道路交叉口作为目前车辆、行人、转向等必经之地,也是整个工程交通的咽喉重地。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已成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通行能力以及提高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中,我们常见的道路交叉口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两种形式。

2.2 实用性

1、四岔交叉口

四岔交叉口是目前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其中常常见到的交叉口结构主要有十字形、X字型以及微环岛行和错位性四种。其中在当前的道路设计工作中,十字形交叉路口是作为常见的一种,其在设计中有着设计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和接到建筑容易处理、适用范围广泛的优势,同时其在应用中更是可以在不同等级或者相同等级的交叉路口进行应用。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交叉路口的设计工作中,任何一种道路形式都可以采用十字形交叉路口设计方式。

X字形交叉口是两条道路以锐角或钝角斜交。在交叉中由于角度较小,形成一块狭长的交叉口地带,对交通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周围建筑和转弯的车辆更是有着较大的影响制约因素。因此一般在这种交叉路口需要采用加宽和渠化措施来处理。保证车辆和建筑物的安全。

2、T字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三岔交叉)

T字形交叉口和Y形交叉口,均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交叉。(1)非渠化式的三岔交叉型式适合于次要道路的联接,在速度高并且转弯运行足以增加危险的地点,可增加铺面面积或加宽路面面积,以利车辆运行,辅助车道的使用可提高通行能力并减少转弯车辆造成的危险。(2)加宽路口式的三岔交叉,为直行道路靠近断头道路的一边增加一条车道,该车道作为右转弯驶出的连续变速车道,这种布置适用于由直行道路右转弯运行为主,由直行道路左转弯运行为次的地方。

3平面交叉口的平面设计

3.1交叉口的视距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的行车安全 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通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不小于停车视距。

3.2交叉口转角缘石的半径

为了保证右转弯车辆能以一定的速度顺利地转弯,交叉口转弯处的缘石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圆心复曲线,以符合相应车辆行驶的轨迹。通常采用圆曲线,计算施工均较方便。多圆心复曲线用在设计车辆为大型汽车时或用于转角处建筑物已形成,用地紧张的交叉口。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值应不小于交叉口转弯车辆的最小半径。

3.3交叉口拓宽

当路段上的通行能力刚好能满通量的需要,而交叉口的车道不能满足通行时,可适当增加交叉口的车道,一般增加1条~2条,不宜过多。如进行右转侧拓宽时,可利用车行道右侧的分隔带、人行道上绿化带或交叉口处部分房屋的后退,以拓宽交叉口;如中间侧拓宽,可减小中央分隔带宽度(增加车道宽度)或中心线向道路左侧偏移。

4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设计时首先应照顾主要道路的行车顺畅,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方便的前提下,也应适当改变主要道路的纵、横坡,以照顾次要道路的行车方便。

4. 1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几种基本类型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形式取决于规划阶段时的设计地形,以及和地形相适应的相交道路的纵坡和横断面。以十字交叉口为例,根据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的不同,竖向设计有六种基本形式,分别为:屋脊地形交叉口、盆地地形交叉口、分水线地形上的交叉口、谷线地形上的交叉口、斜坡地形上的交叉口及马鞍形地形上的交叉口。

4.2纵坡横坡要求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纵坡不宜大于3% ,也不宜小于0.5%,横坡应为0.5%~2.0%,以利于交通安全和地面雨水排放。道路类型和等级相当的城市道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在进行

竖向设计时宜保持它们的纵坡不变而适当调整各自的横坡度,达到平缓过渡,平顺交接的目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则宜尽量保持主要道路的纵横坡度,而适当调整次要道路的坡度。

4. 3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方法

交叉口竖向设计有三种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内,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网,方格网线的尺寸一般为5m×5m,或10m×10m,并平行于路中线;斜交道路应选便于施工放线测量的方向, 测出方格点上的地面标高,并求出其设计标高,从而算出施工高度。采用方格网法,则不需勾画设计等高线。

设计等高线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内,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线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画出设计等高线,并算出各点的施工标高。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则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取长补短,即:采用设计等高线法设计,为了便于施工测量放样,用方格网标出各点的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和施工标高。

结束语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过程,随着公路对地方经济的促进, 公路交通量必会越来越大,交叉口的设计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社会发展中,各种技术的应用为平面交叉路口的设计奠定理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以保证车流量的良好通行、车辆和周围行人的安全。进行交叉口设计,既要保证车辆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又要通过正确合理的竖向设计,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

参考文献

[1] 陆健, 张国强 公路平面交叉通安全设计理论与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2] JaneF. garvey. Flexibility inHighwayDesign[ J] 1998

[3] 张艳妮, 董存德 在斜交十字交叉口内设置车辆待行区的研究[ 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 25( 6): 24-27

[4]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标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上一篇:试探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简析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