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听力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9-07 05:07:41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编号:H3(2014)7-02-01

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听力能力的提高。初学者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英语启蒙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把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上。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听力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座谈,认真分析了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 、词汇量不足

人们普遍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当然,多听确实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材料的长短和难易,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其所代表的意义。因此,词汇量的大小决定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 、阅读能力不强

阅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我们主要是以字符为基本媒介学习外语,因此听读具有相关性。那么,怎样解释阅读训练与听力理解的这种关系呢?首先,虽然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但他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有很大共性。从较低层次上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推断,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要理解语篇意义,更需依赖认知效应进行理解,听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应以及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听天气预报为例,能否准确而快速地理解有关内容,这要依赖听者的地理知识、天文知识,甚至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上述这一点正是与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过程相一致的,显然学生操练和运用认知过程以及判断推理过程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其次,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来源,它不但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丰富他们对英,美等国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拓宽了词汇,这对听力理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生的阅读量越大,质量越高,其听力能力也就越好。

三 、听力方法不当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听力训练中只有听懂了每一个词,然后才能理解,因而他们在听的过程中试图听懂每一个词,而这对于绝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讲是不大可能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顾此失彼之时,听力材料已不停的向前播放而听者还停留在前面所听的内容上,这样无法获得对材料的理解,更谈不上提高听力能力。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受这一习惯的影响而造成听力困难。

四 、短时记忆不佳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记忆与听力理解密切相关。在听的过程中,对语言信号所产生的记忆是在短时内完成的,记忆的痕迹十分肤浅,其保持量也相当有限,而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依据。也就是说,在听的过程中,大脑与其所获得的语言信号之间形成了某种瞬时或短时的联系,而人们的思维正是凭借这种联系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然后把信号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达到理解。但问题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很短,短时记忆不强的学生面临着听力困难。所以,短时记忆较弱的学生其听力理解能力大大受影响。

五 、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者必须对所学语言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学英语就要多了解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由于有些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少,给听力带来一定的障碍。如果你知道西方有“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那么“愚人节”被人愚弄,千万别大动肝火,在听到“April Fool”时,你就能知道下面一定会发生许多搞笑的事情。

总之,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靠长期艰苦的训练结合一些策略和技巧,坚持多听――听课文录音、听广播;常听――坚持天天听;反复听――听不懂的词、句要多听几遍,并注意结合朗读训练,把听与说结合起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龙广镇第二中学562400)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