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时间:2022-09-07 05:06:38

小学英语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虽有规律可循,但也存在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教师、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时时出现,只要我们善于挖掘,那么生成性的教学资源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一、留足空间,挖掘生成

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师孜孜追求的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而取得教学的成功,40分钟的课堂教学总是被预设充盈得满满当当,环环相扣,而滴水不漏的预设也将教师和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教学中,教师难免会忽略对学生的关注,学生对于这样乏味的课堂也容易产生疲倦之感。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深知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我们在预设时应该给生成留足空间。如笔者在上一堂很平常的英语课(授课的内容是描述人的外形特征)时,和往常一样,孩子们一起唱英文歌热身,有条不紊地进行着“Greeting、Revision”,待到导入新课时,笔者才发现,课前准备好的五张不同特征的人物图片落在了办公室,如果花时间去拿,无疑会影响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打乱。笔者急中生智,将自身的“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指着自己稍显肥胖的身体,对学生说:“I’m fat.”学生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笔者接着又摆出了一个pose,继续说:“fat ,fat,I am fat.”这样一个滑稽的造型一出现,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在笑声中生成性资源被有效挖掘、利用,整个课堂在一瞬间变得轻松无比。

二、因势利导,守望生成

如果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制较多地表现为对“与预设一致”的努力追求,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机制则更多表现为对“有效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4重点句型“What do you like? I like...”时,在笔者的意料之外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T:Hello, S1. What do you like?

S1: I like money very much.I’d like lots of money.(学生哄堂大笑)

T:Wow!Money!Is that a good idea? Is that all for you?(学生兴致高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浓烈)

……

T: Yes.We all need money, but it’s not everything for us.(此时,那位学生面露羞愧之色,低下了头)

正是笔者充分珍视和利用了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因势利导,适时追问,才叩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又很好地渗透了正面的金钱价值观,可谓一举两得。

三、及时捕捉,激活生成

课堂中的一些亮点经常会不经意间在学生的回答中闪现。而这些亮点很多时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这些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只有用心去倾听,及时捕捉,合理利用,智慧才能闪耀光芒。如笔者在上三年级的一节英语活动课时,让一个学生上台背对着同伴,听台下的部分学生说“I’m a boy”或“I’m a gial”依据所听来判断男孩有几个,女孩有几个,以此来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回答“How many”的问句。游戏一开始,在笔者的掌控中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们也兴趣盎然。然而,次数一多,学生那种兴趣就消退了。当又一轮听话辨答开始时,一个“小调皮”忽然张开双手做出飞翔的动作,还笑眯眯地说:“I’m a bird.”这个异样的声音引得全班哈哈大笑。“Oh!Wonderful imagination!”笔者情不自禁地赞扬了他。如此一来,笔者除了让台上的学生回答:“How many boys?”“How many girls?”外,还让学生回答:“How many birds?”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再一次掀起了高潮。笔者顺水推舟,干脆让台下学生多来几个“奇思妙想”。游戏在热闹中进行着,不时有新的想法出炉。正因为笔者及时捕捉到了价值不菲的信息,才有效地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拓展创造,促进生成

英语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注重拓展英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凸显其主体地位。阿基米得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将有利资源进行拓展,师生共同创造一个生命涌动的课堂。如笔者在教学4B《Let’s go by taxi》B、C部分单词和句型的过程中,用蓝猫这一动画形象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深挖课文内容,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教材需掌握的地点名词、交通工具、日常交际用语上,而是对教材作适当拓展,通过蓝猫为母亲准备母亲节礼物,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buy for your mother? Shall we go to ……by……?”让学生讨论买什么、去哪儿买、怎么去,再去实地选购。在拓展中,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新课改下不少文本给师生腾出了创造的时空,只要教师进行适度拓展,抓住时机,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一案例中,笔者拓展了教学内容,留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选购礼物送给母亲,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挑战性和可行性兼备,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既体现了用英语做事,又表达了对母亲的关心,贴近实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生长点”,从而促进课堂生成。

总之,教师只要把握好时机,精心呵护教学中不断闪现的生成性资源,将学生思维的源泉激活,真正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能让小学英语课堂因不断出现的美丽“生成”而变得更加高效、精彩。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一篇:多渠道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