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创设情感性的教学情境

时间:2022-09-07 03:22:14

浅谈怎样创设情感性的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学的启蒙教育,所教内容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基础的物理知识,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教学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情感性的教学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过硬的教学水平,更加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融入到学生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了解学生。其次,要有耐心,面对犯错学生时,要充分了解情况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要多关系和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是否对任课老师的喜欢,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

二、善于运用情感性语言和自身的情绪状态去感染学生

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具有生动形象特征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操。作为教师,应当善于从教学内容中去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自然流畅的用着不同的语言,做到恰到好处的处理。这也要求我们在语言处理上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性与审美性;逻辑性与趣味性的和谐同一。也要注意节奏上抑扬顿挫,有张有驰。注意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的辅助。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精”“气”“神”。教师精神振作,讲课充满自信、激情飞扬,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打动学生,造就学生的精神和气魄。教师气聚神凝,讲课语韵顿挫抑扬、铿锵有力,能孕育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师神思洒脱,讲课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失去“精”“气”“神”的课堂,收获的也许永远是失望;缺乏“精”“气”“神”的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

三、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

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过程中,应从情感角度着眼,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情感性处理,使之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促知交融的教学氛围。

这里我常采用拟人比喻法和故事法。

比如,在讲到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由于涉及到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及自身材料这些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各自的机制和描述都不相同。这给学生学习造成一定难度。于是我就给他们打这样的比方:导体就相当于街道,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街道上行人通过的时间来反映(阻碍大则时间长;阻碍小则时间短)然后导体的长度、面积、材料与街道的长度、宽度、路面材料一一对应,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街道长,通过时间长;街道窄,通过时间长;街道的路面凹凸不平甚至是一片沼泽,通过时间也长)关于最后一点“温度”,我会先带着他们复习分子运动理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然后告知分子运动快就相当于街上的行人都在向不同方向全速乱跑,问他们这样的情形你能否快速通过?这样一讲,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都会非常深刻。

再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由于成像种类非常的多,而且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像距物距,学生记忆非常困难。这时我会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武侠小说的形式向他们描述:像距和像是同门师兄弟,因为他们都姓“像”,所以他们的行动变化一致;物距和他俩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物氏门派和像氏门派来争夺光具座上的天下,他们两派此消彼长。当物氏门派势力强大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像氏门派就会处于劣势地位(像距在两倍到一倍焦距之间),像就小;当物氏门派与像氏门派处于势均力敌之时,他们两家则平分天下(物距和像距均等于两倍焦距),像等大;当像氏门派强大时(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时),物氏门派就会处于劣势地位(物距在两倍到一倍焦距之间),像放大。

如何创设情感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创设情感性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感性教学时,即不能游离于所要学的知识,又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激发探索欲望。如果情境的创设脱离了要掌握的知识,漫无边际,牵强附会,这样的情感性教学创设就失去了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情境的创设如果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2)在创设具体情感性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不能超出学生实际,也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情感性教学如果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太远,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或体验过,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3)进行情感性教学,课堂气氛往往很活跃,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控制好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即不能活到难以控制,也不能过分压制而死气沉沉,要松紧得当。

总之,创设情感性的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上一篇:改变教学方式,激活物理课堂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生活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