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效用属性”的高校教学资源重组问题探析

时间:2022-09-07 02:36:55

基于人力资本“效用属性”的高校教学资源重组问题探析

一、人力资本的“现时效用属性

“效用”作为欲望满足的主观心理活动,首先在于这种物品的现时使用价值和它的可满足程度。从这层意义上来看,社会和企业对人力资本商品的一般需求偏好,首先在于它现在可能的“实用性”,即时现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其将来的、潜在的“适用性”,即未来的使用价值。这正如普通商品一样,我们对它的需求首先关注的是现在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将来的。

1.就其人力资本的商品“现时效用”属性而言,不仅是一般性知识积累的凝结的效果,而且是专业技能知识凝结物化的结果,是劳动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适应能力和作为能力的发挥,是知识、劳动技能、经验等在经济活动中具体加以运用的“效用”。尽管它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并具有潜在的和不可低估的“效用”,如果现时的使用价值难以发挥出来,或者说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或另外一笔高额“投资”,才能把未来的“效用”转化为“现时效用”,不仅有悖于消费者的一般理性需求偏好,而且有悖于“人力资本商品”作为资本的本质要求,即收益递增的现实性。

所以,源于理性消费需求偏好的现实性,是决定人力资本的“现时效用”属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原因,源于资本收益递增的本质要求,是决定人力资本的“现时效用”属性形成的充分条件。而由此构成人力资本要件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现实可适用的“知识积累”。如果由于先期的教学资源配置偏离于人力资本的“现时效用”属性,所产出的人力资本商品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用”。

2.从知识更新和演进的进程来看,构成人力资本要件的“知识积累”,在时间上总是阶段性的,在空间上是局限性的。所以,“学了干”以期通过经院式的基础和专业基础学习,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力资本所需“专业知识的积累”的特殊需求偏好是不切实际的。尽管知识的积累具有“基础性”和“遗传、变异和拓展性”,但反映在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贡献作用上,“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成数放大效应,不仅体现在不断学习的长期过程中,而且还体现在来自于另外一个空间的“互补”上,从现时的“局部空间”拓展到另一“多样化”的空间。

3.从知识沿时空互补的原则来看人力资本商品效用属性,意在说明,人力资本的潜在效用来自于“学校外部”,即来自于“干中学”或“学中干”。如果排斥外来教学资源流量的注入,或外来“知识”的引入,人力资本的知识积累“溢出效应”也必然呈边际递减的趋势,“知识老化”就是人力资本潜在效用难以“估算”、难以转化为“现时效用”的直接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于忽略了来自于“干中学”或“学中干”所引致的外来教学资源流量的不断注入。

就普通高校而言,虽然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已有教学资源存量沉积过大,外来教学资源流量注入不足的现实,采取了一些力图优化现有教学资源配置的措施和方法,也出台了一些旨在强化实践教学,鼓励从“干中学”或“学中干”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的政策和措施,但这些还很不够。仅以毕业论文为例,有多少篇是围绕着解决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问题而作的,有多少篇为社会和企业所重视和运用,又有多少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对称、不匹配,可模拟的“干中学”、“学中干”与“学了干”相脱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来说,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仍没有摆脱“封闭式单向极教育模型”的束缚。

在探讨教育人力资本商品形成的过程中,不管是把人力资本当作实现收益递增的内生变量或是外生变量来认识,不管是把人力资本的外在形态看作“专业化的技能”的劳动力,还是把它看作是“知识型”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原效用属性是明确的和具体的。按人力资本的“现时效用”属性,调整优化配置现行教学资源存量结构,积极地吸引外部教学资源流量注入,突破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干中学”和“学中干”这类实践教学方式有机地融入到理论教学过程中,是培养造就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力资本一般需求偏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培养造就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力资本特殊需求偏好的基本要求;更是广泛获取多路循环模型中所赐与潜在教育收益,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卢卡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模式中的“机会主义”

卢卡斯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在于人力资本是“独特的、专业化的”,这种独特的、专业化的本质属性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以积累起来的。所以它的内在资本特征不是劳动力的“原始体力劳动”,而是教育产出的劳动力的“技能型的劳动”,这种“知识型或技能型劳动力”的再生,可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来完成,从而显示出“干中学”或“学中干”的人力资本增长潜力。

h’(t)=h(t)δ[1-u(t)]就表明人力资本增长率取决于现有人力资本水平及从事人力资本建设的时间。式中h’(t)为人力资本的变化率,H(t)为技能型的人力资本,σ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系数,u为全部生产时间,[1-u(t)]为脱离生产的学习时间。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1-u(t)]的数值越大,人力资本的产出率就越低,如果把这部分生产外的时间用于正规教学体系中,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就越快。所以,“干中学”所蕴藏的潜在教育收益是不可限量的。干中学――学了干――学中干的不定向求学历程,把一次性的学了干的求学方式分割成若干阶段来完成,本身所蕴藏的是教育对象和层面扩大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向正规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必须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量,作好长期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划、安排。

如果把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偏好因子引入到这一人力资本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商品的增长率和“现时效用”属性必然收敛于市场需求偏好度的要求。如果特意地按照原有的传统方式来处理“只问生产,不问产出”的不对称的关系,失去的不仅仅是发展的潜在收益,而且还会失去介入发展开放式教育方式的生存空间。从这层意义来看,建立开放式的教育发展模型,把各种“准人力资本”均具有“现时效用”的一般属性,不仅有益于挖掘沉积的教学资源存量,减轻社会和企业去进行独特或专业化的再培养教育的负担,降低社会和企业获取人力资本获取的交易成本和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人力资本产出率的交易成本,有益于消除社会和企业的选择性需求强与学生就业适应性弱的不对称博弈现象,即化解“就业难”与“难就业”的冲突。

如果回到贝克尔的“干中学”――阿罗的“学中干”双路循环模型上来看,就其人力资本的“外在溢出效应”而言,相当多的高校的教育工作效应与教育配置效应不相容的状况更为明显。以卢卡斯研究的“干中学”所产生的人力资本模式为例,外在的人力资本积累公式为:Ci=Hiui(t)N(t),i=1,2

这一模型的意义在于“干中学”或“学中干”所积累起来的无差别培养教育模式具有“个体性”和“针对性”的特征。企业对这一培养教育模式选择的独特偏好,所内涵的直接“外在溢出效益”,就是充分利用和获取企业内部的“教育配置效应”,以减少从外部获取人力资本所花费的成本支出。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学院的教育工作效应能参与分享到企业内部的这种“教育配置效应”,或是说有能力去部分替代企业内部的这种效应,将极大激活学院现存的教育资源存量,也能充分地获取外部的教育资源流量,从而达到优化我院内部教育资源的目的,提高我院人力资本的产出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对外适应能力。

事实上,相当多的高校在利用外部“教育配置资源”流量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来自于社会和企业的外聘的师资寥寥无几,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的确定也很少吸引外部的信息,一方面是经院式的闭门教学,另一方面是对外来实践教学和经验技能教学的排斥。因而导致了现有教学资源存量的不断沉积和效率递减,另一方面导致了科研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

三、多路循环培养教育模式的启示

着眼于通过加速人力资本发展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从不同层面揭示出了教育与人力资本的相互贡献作用和交融特征,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贝克尔――阿罗的多路循环模型,反映的是学习延续性互补与阶段性连续的统一,即“干中学”强调的是知识学习积累的专业性和互补性,“学中干”强调的是学习和知识积累的一般性和连续性。在这一模型中所蕴藏的潜在教育机会价值,使得高等院校的“育人”职能不再独立于现代经济生活之外,最大限度地获取外部“教育资源”流量的刺激,激活内部现有的教育存量,是实现高校“人才”产出规模收益递增的最大机遇。为此,调整和挖掘高校现有教学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时建议:

加大实践教学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工作量,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去建立实习基地,以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外应变技能。

加快外聘师资力度,有针对性地聘请那些具有丰富实际经验和较强理论修养的高级“人力资本”,促使经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的感性认识,借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从强化学生的“适应力和运用能力”方面来统筹规划现行的教学计划,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听取有关来自于社会和企业外部意见的基础上,适度地压缩一些公共课程和能够通过自学完成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尤其是要改变一、二年级课程和课时不足,三、四年级课程和课时超负荷的不合理教学计划,以挤出更多的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计划。

在尽其财力和人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把建立一些外部实验室、联合投资兴建的实验室、或是租用外部实验室,切实地把理论教学贯彻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行动上,把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训练最终融入理论教学的规范环节上。

事实上,人力资本作为具有隐函数特征的特殊资本商品,其形成过程不单来自于教育部门的正规教育培养,而且还来自于实践部门的催化训练。所以,双路循环型的实证意义绝不简单局限在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而且还体现在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存量和可动员的师资流量,去参与和获取外部“干中学”所孕育的潜在教育机会和收益,以及部分替代外部“教育配置效应”的机会和收益。

(作者单位:1.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2.重庆工学院)

上一篇:论大学英语写作活动设计 下一篇: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