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背景下的产业基地规划设计

时间:2022-09-06 11:14:44

城市转型背景下的产业基地规划设计

摘要:传统的城市发展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城市转型成为了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传统的产业基地规划在很多方面与城市转型的要求不符,必须转变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本文就城市转型背景下的产业基地规划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转型;产业基地;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转型的内涵

城市转型是指基于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要素变化而导致的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重大的结构性转变”。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提出的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理论来看,中国大部分城市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即现状的城市经济发展依赖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实现巨大的资本量积累,但缺陷是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缺少可持续性。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即是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内涵式增长。

目前,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看,城市转型主要有三大方面内容,即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转型。(1)产业转型是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转换主导产业,以改变城市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部分城市属于生产型或工业型,城市经济水平较低,按原有的发展路径,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难以实现竞争力的本质提升。因此必须进行城市产业转型,使生产型或工业型的城市逐渐发展成民生型或消费型城市,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2)社会转型的目的是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优化城市社会结构。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依旧存在国家政策落实不畅的情况,包括城市的住房、交通、社会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效果不佳。社会转型从“以人为本”出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公民权益;缩小贫富差距、关爱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3)生态环境转型是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高效合理应用,实现城市生产和消费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魅力,创造生动宜人的城市空间。

从城市转型看产业基地的规划和设计

在城市转型的背景下,产业基地的规划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一方面产业转型是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产业转型将改变产业基地的功能、空间组织形式;另一方面,规划设计是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工具,对于新兴的产业基地空间形成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城市转型背景下产业基地规划

结合城市转型的具体情况进行产业基地规划需要从规划理念、综合规划、规划要求展开。

1.1规划理念提升

理念是规划的“灵魂”,是规划的核心价值观和出发点。从我国当前整体形势和城市转型的具体情况来看,以“生产”为唯一核心理念的传统产业基地应当转化成以“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化的理念,既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又符合城市转型的要求。以“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为理念规划的产业基地是在“生产”方面使产业基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在新兴产业、新技术的支撑下,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产业进一步发展;在“生活”方面实现产城融合,以人为规划的首要服务对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产业基地整体环境,促使其向“产业园区 + 生活社区”方向发展。在“生态”方面是通过绿色节能技术、低碳交通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手段,减少产业基地的能源消耗,提高产业基地适应弹性。

1.2规划主体多元

传统的产业基地规划由规划设计专业人员完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产业特点缺乏足够了解,经常出现看似好的规划却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的情况。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基地是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载体,这对于规划师来说更是陌生的领域。因此,新的产业基地规划必须由来自规划、环保、产业、经济等不同领域的部门、专业设计人员共同参与,采用新的编制方法与组织形式,以保证规划的科学与实用。

1.3规划要求多样

规划理念的转变,决定了规划内容的转变。与城市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在“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新型产业基地规划要求集约化发展,优质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其中,集约化发展体现在改变传统产业园区开发强度低,大面积“圈地”的弊病,高效利用产业用地空间,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促进企业间的联动发展与互动交流。优质化体现在改变传统产业园区景观单调、建筑无趣的状况,大量引入高质量的绿化与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们对空间使用的要求,为员工、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条件。多元化则体现在适应产业基地生产、研发、休憩、居住等多种活动的需要,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

2.城市转型背景下产业基地的设计

2.1整体布局

产业基地整体布局效果对其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来整体优化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在对产业基地进行整体布局前,首先要对城市转型的理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我国出台的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分出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从迎合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产业基地重点部分进行设计;再以保证产业基地整体性出发,设计产业基地其他部分,完成产业基地的整体布局。整体布局必须与“生产、生活、生态”的理念相一致,注重功能混合,用地空间的集约利用,宜人空间的塑造等等。

2.2设计要点

在以城市转型为背景进行产业基地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设计重点和难点,保证整个设计能够与城市转型的目标与要求相贴切。因此,在进行产业基地设计时需要重点把控设计要点,如确定集约使用土地的开发强度、建设共享的综合设施、结合空间布局确定经济可行性等等。

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转型成为了必然趋势,而产业基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规划设计作为政策工具与技术手段,对城市转型、产业基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产业基地对城市转型的适应能力,促进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关系,并帮助产业基地有效应对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郑国,秦波.论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转型——以深圳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03)

[2]卢艳.产业集群视角下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3]黄卫东,李连财,窦飞宇.城市转型视角下的产业基地规划设计——以深圳市留仙洞产业基地为例[J].规划师,2013(09).

作者简介李晓,出生年月:1979.11,性别:男,籍贯:吉林临江,最高学历:城市规划硕士,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转型、城市空间结构。

上一篇:刍议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探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