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下吉林乡村旅游发展

时间:2022-09-06 09:51:48

浅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下吉林乡村旅游发展

[摘要]乡村在我国的社会主体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我国提倡三农建设以来,就加快了对乡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乡村发展的路子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乡村富强的措施也在很多的杂志论述中被提出。在我们美丽的乡村,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地理的资源优势,提出发展旅游乡村的设想,已经不只是设想,而是在实际的乡村建设中发展。为了建设我们美丽吉林的乡村,有很多的地方都展开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乡村的生活情况。

[关键词]美丽乡村 旅游 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38-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城市居民已经厌倦了城市的喧嚣生活,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很多的城市人已经把眼光投向了我们美丽的乡村,而且国家政府也为了做好三农政策,要改变乡村的面貌,发展乡村的经济。因此,乡村的建设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我国乡村朝着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商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乡村的人口占据了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要改善我国的整体生活水平,发展乡村事业非常重要,在乡村施行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对农村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是我们现在的重要目标。吉林是农业大省,由于它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所以开展乡村的发展在我国非常重要,对不断整合农村的资源,调整其产业结构,为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收入有着促进作用。

一、乡村发展具体意义的探究

(一)乡村旅游的具体含义

乡村旅游的理念来自于西方国家,它的主要功能是:休闲、观光、购物、度假等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特点不同于其他的旅游,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乡村旅游是根据乡村为基本的活动场所,主要是由乡村的田园风光、独特的生态环境、生活风情以及自然山水等天然环境组成。第二,乡村旅游主要是为很多人提供回归自然的空间,让旅游者感受自然的魅力,切实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第三,在乡村旅游中,主要倡导的是乡村文化的发展,以及乡村环境的主要保护,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主要是依据农村资源的整合发展而来。

(二)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概述

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自然的趣味浓厚,其投资少,见效也快,参与性强、旅游的重游率很高,乡村旅游的消费相比其他的消费低。对于农村来说,开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很有利,农村旅游可以使农村的文化和农村的景观相融合,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借助农村的旅游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建设出一条农村发展经济体系。农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乡村向城镇化发展,有效促进城乡经济建设。

二、吉林乡村的主要发展旅游类型以及地域资源探析

(一)吉林乡村的主要发展类型概述

由于吉林乡村的景观不一,而且其地域性的基本特征也不同,根据其地域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几种不一样的类型。

1.自然风景旅游,主要是根据吉林的自然风景作为基本的旅游点,主要是天然的景观、自然和人工水面的集合旅游,然后再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将农业项目开设为多种的旅游项目,例如,可以进行长白山旅游,看林海风光,品尝新鲜的草莓、葡萄以及收获鲜菇,等等,从农业的基本资源着手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

2.田园风光旅游,以乡村的田园作为旅游的景观,以耕地文化、民族风情作为主要的旅游对象,对田园风光的旅游要结合当代的高科技生产,培育出各种高科技农业产品,将农村发展生产的农作物,介绍给旅游的人,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好的旅游环境。

3.农村的乡俗风情旅游,可以结合当地的民族风俗,根据它作为当地的旅游特色,结合农村、牧劳以及天然的人工景观。根据当地居住的民族,创造不一样的民族特色旅游。

(二)吉林的地域资源概述

1.吉林的东部地区,这里气候湿润、林业产业非常丰富,这里多是山区,自然类型独特。例如有长白山瀑布,有温带垂直景观带,而且有动植物保护资源库,还有珍贵的药材资源,当地的民族还拥有朝鲜族的文化。

2.吉林的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水草肥美。吉林的西部属于欧洲大草原的最东端,这里聚集了大小不一的湖泊,还拥有南来的避暑候鸟,由于气候的影响在这里形成了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

3.吉林的中部地区,这里地势起伏跌宕,具有独特的关东味道,中部地区由台地、平原以及丘陵地区组成,这里有世界著名的玉米带、大豆带,农业资源丰富,在这里住着热情的满族和汉族人民,他们和睦相处,塑造了独特的关东文化。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吉林的地理位置分析,从乡土风情、自然资源的探索,在吉林开展乡村旅游建设有利于发展吉林的乡村文化,通过对乡村建设过程中采取不同措施的介绍,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琼英,唐代剑.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价值再造[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66-71、111.

[2]吴丹.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周蝉鸣.西南地区城乡统筹“乡村经营”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陆宇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7-8.

上一篇:试论新时期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谈广告设计创意与大众心理审美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