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泰县农业五新技术推广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2-09-06 09:07:21

浅谈长泰县农业五新技术推广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摘 要] 长泰县农业五新技术推广事业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农技推广的载体、源头、对象以及投入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长泰县农业五新技术推广的深入调查、分析,就对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内容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业五新技术推广 现状 问题 建议

近年长泰县农业产业化在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村新型经营机制转换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业五新技术推广规模还不够大,力度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新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以到位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已经不符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加上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农户经营的分散性,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具的推广应用。

2.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长泰县农民户均经营农田面积过小,在长泰县取消农业税、对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之后,还出现一些农民要求种植大户返还土地,重新搞分散种植经营,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五新技术的推广。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上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五新技术推广受到冲击。

3.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

农产品价格上涨和落实“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并没有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使农民务农收入稳步增长,一靠科技进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具,提高农业生产率;二靠发展产业化经营,包括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种养加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效益。

4.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我们建言:

二、五新技术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

重点加强对示范点的技术和资金扶持,将良种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具补贴、水稻保险等各类涉农项目,向示范片、种粮大户倾斜。同时,加大项目扶持,各乡镇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一村一品、规模经营示范片、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农村经济发展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五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突出重点

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引进、示范、推广种养、加工及管理等方面的农业“五新”技术。种植业,重点推广果树、蔬菜、茶叶、食用菌等新品种,推广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工厂化蔬菜种植综合配套、无公害食用菌、无公害生态果园、优质茶园标准化栽培等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技术,推广适合长泰县使用的小型农机具。

3.突出技术服务

成立由农业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建立中心示范片、样板田,召开现场考察观摩会,促进学习交流,提高技术推广、应用成效。

4.强化技术培训

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一是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通过核心示范户能力建设,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二是对全县村级农技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考核,对不称职的予以解聘,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广本领。

5.拓宽推广模式

一是以种养大户或生产基地为重点,建立示范样板,形成“政府+技术+示范样板+农户”的推广模式。二是以农业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单位为依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通过公司带动基地和农户,形成“公司+技术+基地+农户”的产品先导型推广模式。三是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与科研、教学等技术部门结合,推动农户、企业、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技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

6.建立健全规范运作机制

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发挥县植物医院、县乡镇农技站、供销社庄稼医院、村农民技术员、下派驻村干部的作用,建立农业“五新”推广长效机制。依托示范点,发挥对台优势,以雪美洋等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为重点,有效地利用海西岸的优势资源,促进长泰县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提升现代农业的水平,提升长泰县农业的竞争力。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制订操作规程,以章程、合约方式,引导成员应用农业“五新”。依托科教部门,加强农业“五新”技术研发、组装配套和指导、咨询、培训等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实用技术丛书》, 李增嘉.胡昌浩.董树亭 科学出版社.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与建议》,,陈金斌,中国农技推广网,2009年.

[3]《农业技术推广与科技创新及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实用手册》,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年版 .

[4]《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启示》,刘荣章、曾玉荣,《台湾农业探索》1998年第3期.

[5]《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法规文号:闽政文[2007]383号.

[6]《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陈夏莉,《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6期.

上一篇:土地深松技术浅析 下一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西瓜生产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