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风险管控

时间:2022-09-06 08:37:33

P2P的风险管控

几年前,北京某高校的毕业生在网上发起了一项招募,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周边开一家咖啡馆,这项计划迅速得到网友响应,纷纷对项目进行投资,几个月后咖啡馆开业了,名字就取为“很多人的咖啡馆”,直到今天仍在营业。

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盛行的今天,就有可能成为拍拍贷网上的一个项目。

线上模式

马云曾经说,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对这句话,拍拍贷CEO张俊戏言自己也算是名搅局者。2007年通信工程学和工业工程学出身的他和伙伴共同开创了一家P2P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因为从创建时起至今一直只做线上业务,以至于今天不少同行说起拍拍贷都不禁唏嘘“他们能这样坚持,很不容易。”在我国,这些年有不少P2P网贷平台在成立初期会像拍拍这样做线上,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纷纷转做了线下。

这个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有种现象,就是玩线上的瞧不起玩线下的,线下的看不懂线上的。”

一位P2P网贷企业负责人就曾向记者表示,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不具备完全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系统实现风险控制的能力。“中国的征信体系还不太好,不能跟银行对接,也就是说数据不可以交换,而且我觉得这个在几年内可能都不会实现。然而根据我们一线的工作经验,中国的小额信贷,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覆盖不到,有执照的贷款公司基本已经都覆盖了。现实中很多人,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太景气的近几年,他们都是以贷款为生,所以如果一个人跑路,基本身上都是背负着很多家的贷款。而这些,系统目前还做不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要进行线下调查的原因。”

对于为什么选择线上这个问题,张俊直言,“其实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是做线上还是做线下,只是觉得互联网金融是个大趋势。做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就是基于大数据。当我们的数据量越多,我们的分析方法也就不断优化,整个运营成本也可以更好的得到控制,风险控制的系统也更加精准。如今我们每年做线上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可以服务更大量的用户,收集更多数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这也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小额信贷用户如果找银行借贷,需要提交银行要求的资产,往往这些小微企业或者个人没有可抵押的资产,或者资产有瑕疵,而我国又没有信用体系,结果就是银行不会放贷给这些有需求的用户。而且银行的审贷体系有相当大的人力参与,通过线下走访、分析研究等等,这个链条很长,涉及到很大的成本问题,所以对于银行来说,会优先选择大客户。”

但是小额信贷有旺盛的需求,很多P2P网贷企业看到这个市场规模很大却没有线上解决审贷问题的方法,一些企业于是由线上转做了线下,那么线下的成本就会比线上高。

“从长远来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目前还处于开发的初期,供给不足。小微企业因为借不到钱,这时如果有人愿意放款给它,即使成本高一点,它也愿意借,但是未来一旦面临供给很多,小微企业可能面前有多个选择,比如银行小贷、线下P2P、线上P2P,它一定优先选择对它来讲最便捷,综合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线上P2P就具备了这种竞争优势。”张俊说。

其实在采访张俊前,记者还接触过拍拍贷的另一位高管,他们身上具备的相似性或许是相同的企业文化熏陶下的结果,又或许是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从业者共同的特点。他们思维敏捷,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说话语速比较快,言语中没有过多的形容词,并且表达方式很直接。

当被问及企业的盈利模式时,张俊回答说:“我们借款金额绝大部分还是服务于小微企业用以经营为主。我们的盈利模式也非常简单,仅仅向借款人收费。线上模式无论收费、利息都很透明,借款人所承担的成本是在20%-22%左右,线下的成本,据我了解没有低于30%的。”

分散风险

张俊说:“现在外界看互联网金融行业很热闹,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有钱赚,而且这个行业门槛很低,所以都进来了,但其实这个行业的门槛是非常高的,门槛就在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能不能很好的管控风险,能不能有效的运营并且产生收益。”

而他不断重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拍拍贷做好风险管控的关键所在。张俊介绍,“我们的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三套核心系统。第一套是反欺诈系统,用户进来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反欺诈,分清楚用户里谁是骗子。第二套是信用整合系统,平台上每个用户的信用价值不同,有高有低,每个人的违约成本也不同,这个系统帮助我们找到每个人的信用价值和违约成本是多少。第三套是我们的交易系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借款标的,投资人可以进行投资。现在每家P2P平台都有交易系统,这个不难做,难做的其实就是前面的两个。这也是现在这个P2P行业的门槛所在。借助这三套核心系统,拍拍贷的风险数据从2007年的百分之四点多,降到了2012年的1.2%,现在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健康,合适的风控水平。”

同时,互联网金融要教育投资者具备风险意识,认识到收益和风险永远对等。“所以我们要求投资者分担风险,而且通过我们有条件的本金保障制度,要求投资者去分散投资。比如要求投资者投标50笔以上,单笔金额不超过5000元,借给单个用户的金额不超过借款人该笔借款的2/3。所有规则的背后都是分散,只要足够分散,个人承受的坏账风险跟平台本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就是相当的。换句话说,你有百分之十六、七的收益,减去1.2%的坏账,其实你还是有百分之十几的收益。”

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在初创阶段就正面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机。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俊记忆犹新,“那时确实有些小微企业还不出钱,我们一度坏账率高达百分之三点几,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把经济周期考虑在内。在宏观经济或者公司运营处于上升阶段时,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尤其在快速发展阶段,片面的追求贷款放得越多越好,很多问题被忽视,甚至被有意的掩盖。可是一旦发生经济下滑,很多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平台最终倒闭,对投资人来讲损失的就不是一两笔坏账。”

如今同样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拍拍贷的应对显得从容很多,“从去年开始经济形势也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对用户单笔贷款额度进行了进一步控制,将整个借款金额额度控制在1000元到50万元之间,现在平均每笔借款大概是1.1万元。”

人人组织的兴起也是一种保障。“因为我们不提供赔付,这就要求投资者自己去分辨风险,辨识借款人。虽然我们不会透露借款人的隐私信息,但是借款人在平台上有头像,他会描述他的情况,比如在淘宝开店铺,经营、评价情况等等。这么一来,只要投资人想要了解,就可以搜索到这个人。当平台上有数十万的投资人后,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会努力找到希望找到的信息。另外我们提供了投资者和借款人之间沟通的平台。在借款列表上,投资者可以向借款人发问,彼此间可以进一步沟通。这样不需要我们刻意安排,人人组织就自发形成了。就如同百度百科,通过人人组织,有人提问,有人回答,形成了互帮互助,建立各种信息资料库。拍拍贷就有这样的案例,有些投资者专门投跟他同一个城市的借款人。也有投资者向我们举报某个借款人跟他住同一个村,那个人之前借款信用不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帮助我们提高风控系统的精准度,他们也是我们信息来源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充分利用了人人组织的特点。”张俊说。

面对这次互联网金融热潮,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成为继两年前团购网热潮后,互联网历史上的又一个泡沫。是不是泡沫,尚需时间检验,不过张俊坦言,这个行业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热,做P2P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上一篇:产房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风险调... 下一篇:聚焦临床研究,引领神经科学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