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功能理论下的语篇分析

时间:2022-09-06 07:00:21

基于元功能理论下的语篇分析

摘要: 莫言于2012年成为中国籍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本文依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莫言获得文学奖后的获奖演说进行语篇分析。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三个元功能理论出发,具体分析了演说的及物系统、语态与主位结构,从而唤起读者对莫言获奖演说的语言艺术欣赏。

Abstract: In 2012, Mo Yan became the first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winner with Chinese nationality. This article doses discourse analysis to Mo Yan's award-winning speech according to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theory. From the concept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the transitivity system, voice and the main structur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so as to arouse readers' appreciation of the language art of Mo Yan's award-winning speech.

关键词: 元语言功能;语篇分析;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Key words: metalinguistic function;discourse analysis;Mo Yan;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ward-winning speech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308-02

1 概述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意义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语篇分析,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被称为“功能语篇分析”(黄国文,2001)。Halliday和Hasan (1976:376)也声称,“功能语篇分析,作为一项解释性活动,旨在阐明如何使用话语来表达意义”。

1.1 作者简介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在2012年,他成为中国籍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名管谟业,笔名莫言。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红高粱》(1993),《天堂蒜薹之歌》(1995),《丰乳肥臀》(2004)。

1.2 译者简介

Howard Goldblatt中文名是葛浩文,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翻译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等二十多位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

2 研究方法

本文以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的语气和语篇功能的主位。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把语言功能高度概括为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3 话语分析

3.1 概念功能与及物性 根据Halliday的观点,概念功能共有以下六个“过程”:一是物质过程可以说是“做事情”的过程。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说是“感觉”的过程。三是关系过程是表示“是”的过程。四是行为过程。五是言语过程。六是存在过程。上述六种过程概括了人类经验世界中最主要的活动和事件。

演讲中词汇5234个,分成50个段落。经统计,及物性中六大过程一共380个。表1中展示了及物系统中各个过程的个数以及所占总体中的比例。

如表1中所示:380个及物过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物质过程,170个,占总数的47.1%;其次是关系过程,106个,占总数的27.9%,心理过程位居第三,32个,占8.4%;行为过程31个,占8.2%;言语过程27个,占7.1%;居于末位的是存在过程,5个,占总数的1.3%。通过对概念功能中及物性的分析,得出物质过程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过程,达到了47.1%。相比较而言,关系过程也占有一定数量的比例。莫言在其演讲中运用了大量的物质过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讲述了他与母亲的故事。关系小句充分完成了故事中必要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介绍,同时,细致的展示了两位主人公,莫言与其母亲的外貌与性格。这些都为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人际功能与主被动语态 人际功能指的是讲话者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功能。根据韩礼德(1994:68-105),人际功能主要由语言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语调系统来体现。表2分析了下面两个句子。①Did marry break the window?②Was the window broke by marry? 两个句子表明,语气的改变,人际意义也随之改变。

根据统计分析,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统计的145个句子中,被动语气的句子只占17个,11.7%。莫言更多的使用了主动语气的句子来完成演说。对于语气的选择通常由演讲者的实际意图来掌控。合理并适度的选择主动被动语气对于演讲起重要作用,以充分应用于特定人际关系的创建。莫言使用较少数量的被动语气句子以表达亲切与真诚的演讲风格,与听众之间创建了倍感亲切的人际

关系。

3.3 语篇功能与主位分析 在三大元功能中,语篇意义将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主位结构正是语篇意义的重要体现之一。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把句子分为主位和述位。功能语言学认为主位就是说话者或作者所使用的“话语的出发点”。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主位必须先于述位。句子的主位、述位能帮助作者有效地生成语篇,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语篇,把握信息。

统计表明,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使用100个“I”作为句子的主位,使用121个“I,we,my,our”作为句子的主位。莫言首先介绍了他的母亲,然后讲述了他文学之路的艰辛,最后对他的主要作品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如《蛙》,《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最后以三个小故事结束了他的演讲。莫言将自己视为一位讲故事的人,用100个“I”作为主位的句子来表达一个简单而真实的自我。由于公共演讲是为建立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和团结,作为语篇功能中I主位的使用,以与听众友好交谈的方式,表现出团结,吸引听众的注意。亲密感即可在演讲中

获得。

4 结语

公共演讲,特别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本文从功能语篇分析的角度对莫言的获奖演说进行分析。在概念功能方面,对及物性系统中的六大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相比较而言,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所占比重较大。在演说中,物质过程可以为观众呈现一幅生动的画面,描述一件真实的故事。关系过程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详细交代故事背景的任务,如经济状况、生活状况、人物性格等。在人际功能方面,对主动态语气进行研究。语气的选择通常由说话人的语用意图掌握。较少的被动语态目的是在演说中表达更加真诚和亲切的话语风格。在语篇功能方面,专注于主位分析。“I”主位句的频繁使用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元功能理论,对演说进行分析以欣赏莫言演说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2]金艳.分析文本三大元功能的意义[J].写作,2002(19).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下一篇:繁忙机场高峰航班流量预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