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9-06 06:54:02

浅谈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适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倦怠心理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提高都构成了巨大威胁。文章围绕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预防和缓解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帮助地方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92-02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消极影响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的压力而产生的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工作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其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衰减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1]常见的表现是:对教学失去热情、甚至厌恶、恐惧教育工作;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听之任之;对学生的期望和信心降低,对学生不配合教学等问题不是积极寻找原因,而是放弃努力,不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仅会危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专业素质提高和个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师而言,会导致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劳,并容易诱发其他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激化人际矛盾,降低生活质量;对教学而言,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无可奈何的情绪,教学上无心投入、敷衍了事、创造性降低;同时,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直接导致教学品质的低劣化。对学校而言,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师职业道德缺乏、教学人员流失等不良后果,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不良心理势必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难以获得全面发展。

二、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社会对教师期望值过高而且复杂多样。一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授业、解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等传统的教师角色无形地高抬了教师,造就了教师职业的“崇高”。面对这些过高的期望值,教师倦怠心理油然而生。二是教师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来教书育人,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稍有不慎,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甚至是不理解,教师常常有种“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失落感。三是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仍不成正比。四是由于社会日趋功利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教师既要加倍用心于教学,又要以言行感召学生,而获得的心理报偿却又相对渐少,导致教师倦怠心理的产生。

(二)学校的因素。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管理是诱发职业倦怠的环境因素。一方面,有的学校的组织管理手段简单、机械,教师个人的合理要求和心理需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校对教师只重视使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忽视教育培养,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进一步加重了高校教师的生存压力,从而出现情绪低落、对现状不满、工作热情丧失等倦怠现象。

(三)学生因素。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地方高校在校生数量大幅上升,带来了班级人数的膨胀及学生素质的降低,学生问题行为也随之增多。教师教育效果不佳,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变,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心理平衡。这种习得性无助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就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四)职业因素。教师职业和其它职业不同的一点就是没有8小时工作制。据调查,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平均大约在11个小时以上,主要是做实验、备课、查看资料、读书、写论文、报课题,所接触的是图书馆、资料室或者是打开的电脑。[2]教师由于工作对象――学生,正经历着成长发育的过程,身心发展尚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每个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精心培育,因而教师在其劳动过程中所付出的智力、情感和体力的消耗相当大。但是,由于教师的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缓慢的,劳动效益是潜在的,其劳动价值不易及时被大众觉察和重视,这使教师必然要面对成就需要与成功可能性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出现职业倦怠。另外地方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竞争激烈、条件苛刻:在职称评定中,衡量地方高校教师是否具备评定资格是以承担和完成多少项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部级、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为标准,使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压力过重。

(五)个人因素。所谓个人因素,指的是教师个体方面的因素。有关的研究表明,就教龄而言,青年教师刚走上规章岗位,精力充沛,上进心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工作充满激情,工作虽然处于适应阶段,尚不会出现职业倦怠;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教育成果不断积累,成就感会不断增加,但去个性化和情绪耗竭就会凸显出来;当教师的教学进入成熟阶段,由于教学经验丰富而工作比较轻松,又没有及时提升自己的人生目标,工作缺乏应有的激情和锐气,心理和生理就会产生倦怠。[3]

三、预防和缓解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和氛围。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建立良性的支援机制。 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和氛围是避免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具体地说,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和氛围应包括以下几点:给予教师更为从容的课前准备时间,缩减班级规模以减轻教师的负荷,倡导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教师间的合作,营造学校组织的和谐气氛,设计更为充实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肯定教师的成就,明晰教师的自我期许,明确教师的职责等。

(二)教师要坚持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

首先,地方高校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要正确对待当前地方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认识到地方高校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困难和矛盾都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地方高校教师要注意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信心,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和素养,排除干扰、顶住压力。对自己从事的地方高校教育事业满怀希望、充满信心,从而在职业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热情,防止悲观、疑惑心理的产生。

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作为地方高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不是一般性的职业,而是关系到地方政治经济发展、民族精神的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的事业,认识到党和人民寄予自己的殷切厚望,从而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自己的职业工作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与一代新人的成长联系起来。这样才会在职业工作中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才会在职业工作中充满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勇于在实践中牺牲自我;才能在平凡的职业工作中感受生活的充实和收获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有效地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前进,地方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学会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和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所爱戴,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与快乐,从而保证正确的职业动机。第二,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实现知识更新,消除思想困惑。第三,要大胆革新,积极探索适合地方高校课程特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学生实际状况的崭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工作的创造性,增强地方高校教育的实效性,以获得职业工作的成就感、满足感。第四,重视科研,加强对前沿问题的研究,增加教学信息的先进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高职业工作的美誉度,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才能做到工作中游刃有余,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紧张、焦虑、郁闷、力不从心等消极情绪。

(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自我人格完善

地方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完善,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特征缺陷是职业倦怠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缺乏交流与合作能力,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且攻击性强,喜怒无常且易焦虑、紧张的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4]因此,教师个人要努力加强个性修养,注意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增强理智感、自制力和自信心,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健康、平衡的心态,培养坚强、豁达等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从而强化对职业倦怠的自身免役力。

(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地方高校教师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职业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职业压力,因而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时,要善于对压力进行准确定位,并调整对压力的认知,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压力,怨天尤人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地方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丰富生活,学会放松自己,劳逸结合,重视人际交往,多与同事分享经验与快乐,以化解压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的发生。

职业倦怠不仅造成个体职业的和社会功能的损害、降低个体生命质量,而且给组织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认识、评估、干预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对保障地方高校教师人群的健康幸福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才的培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忠明,林炊利编著.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94.

[2] 蒋会平等.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其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7(3).

[3] 闫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探讨 下一篇:坚持疏导方针 促进成人高校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