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

时间:2022-09-06 06:48:44

分析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

保障性住房设计遵循的原则是“整体设计、整体装修、一次到位、方便使用”。并在2011年8月23日正式出台《陕西省保障行住房建设标准(试行)》。标准规定:“保障性住房装修应遵循适用、经济、简朴的原则,一次装修到位,禁止豪华装修”“还应全面实施质量分户验收。对竣工验收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或工程质量质量、适用功能存在明显缺陷的,要责令整改,并停止竣工验收。整改合格后,才能重新组织竣工验收”“户内装修标准楼地面均为水泥砂浆地面”。

在13年3月前廉租房项目户内地面和楼梯间设计均为水泥砂浆面层。楼地面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楼房的整体质量,在分户验收中占较大比重,但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通病问题往往给施工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荣誉损失,从以往施工的经验分析,水泥砂浆地面开裂、空鼓、脱皮及起砂,楼梯面层缺楞掉角等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水泥质量、沙子及基层材料)问题、施工不规范、养护、成品保护不合理和操作者的责任心等原因。

1、材料原因

施工过程中使用了水泥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强度等级过低、存放时间过长、安定性差的水泥或刚出窖的热水泥等: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的水泥混用,会因凝结硬化的时间及硬化时体积收缩量不同造成面层裂缝;沙子粒径过细或沙子中含泥量过大;基层炉渣粉煤灰含量过大、配合比不合理、强度过低抗压强度在C15以下造成裂缝;水灰比过大或搅拌不均匀,砂浆摊平后表面有明显积水,砂浆离析,造成表面起砂;表面压光次数不够,压得不实,没有压出水泥浆,出现析水起砂;压光时间掌握不好或在终凝后压光,砂浆表层遭破坏而起砂;楼梯踏步阳角出未加护角材料,出现缺楞掉角现象。

2、施工原因

基层处理不彻底,冲洗不干净及基层水泥浆涂刷过厚,造成砂浆与基层连接不牢;基层表面过于光滑,砂浆面层与基层粘结力降低,面层与基层分离造成空鼓和裂缝。基层有水洼或砂浆与基层之间有大量的自由水,使该部位水灰比增大,水分蒸发后造成砂浆面层收缩裂缝和空鼓,砂浆地面呈白色伴有水渍痕迹。基层未充分润湿,吸收了砂浆中的水分,造成砂浆失水空鼓、裂缝。基层不平整,厚薄不均,砂浆面层收缩不一致,造成裂缝;突出的地方砂浆层薄,收缩失水快造成空鼓.面层太薄、收缩时受基层约束力增大,造成裂缝、空鼓。基层炉渣混凝土、水泥焦渣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造成裂缝、空鼓。基层处理不当、面层和基层结合的时间控制的不恰当、为粘结牢固造成裂缝。空鼓。未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施工,采用了不恰当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造成地面起砂及色彩不均等质量通病。楼梯踏步阳角未加护角钢筋,出现缺棱掉角现象。

3、养护的原因

水泥砂浆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水化热,如果养护、降温不及时、方法不正确就产生温度裂缝,水灰比越大裂纹越多。砂浆收缩时养护不均,吃水不一,水分过多处起砂脱皮。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冬天气温低,砂浆面层易受冻融,而养护不及时或方法不合理,都会造成开裂、空鼓、脱皮及起砂。

4、成品保护的原因

成品保护不到位,面层受到外力的刮、刨等;在砂浆面层还未完全终凝而采用锯末保护面层造成锯末带走面层上的水泥砂浆或面层受到锯末磨损等破坏而造成麻面、起砂。成品保护不到位,水泥地面砂浆强度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到工序施工,是地面遭受摩擦导致起砂。

管理着和操作者缺乏责任心是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的重要因素。引起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通病的诸多因素,使水泥砂浆地面的施工难度大大的增加。为了消除这些质量通病,作为管理者,应该做好班组的交底工作,精心组织,精细选材。选派专人负责管理,督促、监督每一个工序的质量,把好主要环节的质量,把好质量大关;对于操作者,应该选择责任心强的施工队伍和班组工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不漏掉一个重要环节,做到一次到位,不返工,不浪费,克服质量通病,舒心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消灭建筑地面水泥砂浆的质量通病,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打上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高层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研究 下一篇: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