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学几个范式的研究

时间:2022-09-06 04:52:46

关于翻译学几个范式的研究

[摘要]概括地说,翻译研究已经经历了三种研究范式的变化: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2001年以来又提出了建构主义翻译学思想。本文对不同时期的翻译学范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的翻译思想,能够促使我们对翻译研究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这无疑会扩大翻译研究的视野,有利于推动整个翻译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范式;结构;解构;建构;多元化

一、“范式”一词与翻译研究

“范式”一词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范式”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方向。库恩认为“有了一种范式,是一门学科达到成熟的标志。”后来“范式”一词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

概括地说,翻译研究已经经历了三种研究范式的变化。即,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语文学范式的翻译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为主的翻译研究;90年代中期以后以解构主义多元化为特征的翻译研究。2001年以来我国的一部分翻译者在总结翻译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构主义翻译学这一理念,指出建构主义翻译学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以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来丰富和发展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二、语文学范式的翻译研究

从翻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的翻译研究都是从语文学范式即传统的研究范式开始的。语文学范式主要是强调译者的天资禀赋,把翻译活动看做是展现译者天赋的过程,包括西方的柏拉图也认为要成为著名的修辞家,最重要的就是具备语文的天才,智慧远不如天赋和神助。中国古代也有“才性”说,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禀赋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成就,这种才能和禀赋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的。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语文学范式虽然历时长久但最终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的只是一些译者的翻译经验和自身体会的只言片语。

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字句的翻译方法,在修辞炼字方面功绩卓越。但只注重感悟,不讲求对客观规律的分析、只强调主体不强调客体;不承认翻译学的存在,把翻译归结到艺术学范畴;这对翻译研究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

结构主义起源于索绪尔对语言学的研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巨著《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宣告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思潮的诞生。结构主义认为:一个结构本身就是自足的,不需要对与他本性无关的因素进行研究。该理论主要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客观性、确定性是结构主义的显著特点,主张尽量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结构主义同样也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翻译活动本身就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翻译活动中处理的主要对象。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现今统称为“翻译研究的结构主义范式”。

结构主义范式对语言的规律性、系统性和文本的结构性有了很好的认识,帮助我们走出了神秘的语文学范式,但结构主义却把翻译研究和实践置于一个不受任何外界因素打扰的真空环境中。根据当代翻译研究理论的分析,能够影响翻译活动的要素除了文本之外还有很多,这些要素都会对翻译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时代环境、历史性因素等,而这些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外部因素被结构主义全部排除在外了。使翻译研究成了一个自闭的体系。

四、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

解构主义思潮可以说是始于解构主义领袖雅克・德里达对西方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及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的大肆批判。解构主义发源于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失望乃至否定拆解。解构主义运动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自解构主义思潮以来,翻译研究表现为一种开放和多元的态势。

解构主义思潮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语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和破除,这样以来,文学研究和翻译活动的焦点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对语言和文本的研究转变为了对话语的研究,这种研究深化了文本的社会性与文化性。让人们不仅看到文本还看到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巨大力量。翻译研究中人们从文本中走出来,不仅是走向开放,也是实现了对文本背后的挖掘。

另外,后现代批评理论与解构主义思潮的结合,对文学及翻译学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性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大批批评理论家的理论对整个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不再把目光集中在文本内部,而是把文本放在社会与历史中进行考察,研究文本的性质、作用、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等。文本的范围也从单一的文学延伸到政治学、文化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但一味强调外部条件轻视语言这一主干要素,最终也导致了解构主义难以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方法论。

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解构主义的文化转向。任何新问题的产生都是与时代环境分不开的,二战之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成为了国际政治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文化背景、时代环境,翻译研究也就有了新视点。翻译活动本身就是跨文化性的活动,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问题自然成为了新时代条件下翻译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这样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解构主义的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是一种必然。

五、建构主义翻译学

建构主义翻译学是2001年以来,以我国的一些翻译家为代表提出的。建构的翻译学与以往的翻译研究范式有所不同,它不是单一片面地只强调某一方面。像语文学范式,只是单纯地强调个人;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就是强调语言文本,不考虑其他要素;解构主义不断地强调多元,突出外部条件的重要性,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抨击。较上述范式相比,建构的翻译学更具有科学性,建构的翻译学时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研究。

建构主义的翻译学以实践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交往理性为理性观,共识性真理观及以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观也是建构主义的特色。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决定了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模式的科学性、开放性、社会性与实用性。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重新返回到文本中去,又不抛开其他要素,形成了“主干清晰、多元丰富”的翻译研究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每一个新的翻译研究范式的产生都是对前一个范式的继承和发展。为避免断章取义,出现研究的片面性,对各个时期的范式分别进行剖析,再加以总结,最后取其精华用来指导实践是必要的。对不同时期的范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翻译观、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对推动翻译事业的全面进步有重大意义。每一个时期的研究范式都是时代的产物。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就一定会有局限性,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全能的。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又有一重大体会,翻译活动确实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塑造自身,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学科素质,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需要该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媒体活动营销 下一篇: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