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的富民之路

时间:2022-09-06 04:03:21

武进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下,确定了以统筹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武进模式”,其目标是比全国提前8年完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

孙晓青

常州市武进区,这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的一个县,一直都给人一种锐意进取的印象。改革开放以来,武进用了10多年时间,从一个苏南农业大县转变为工业经济强县,成为苏南改革开放发展模式的发祥地和全国最发达的县域经济体之一。但武进并没有止步不前,从2006年开始,武进就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总体目标。

在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看来,武进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就是要在协调、统筹、和谐等问题上做文章,全方位的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百姓生活,做到可持续发展。武进的目标是比全国提前8年完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

398个村的撤村转居

“如今买东西去超市,想锻炼有健身房,还能和原来村里的邻居们一起跳健身操、唱唱戏,生活过得很好。”58岁的李芳是南河社区的居民,这个社区的前身是六个行政村,如今是6708个拆迁安置村民的新家。李芳由原来村里的一间大瓦房变成了现在的80平米、两室一厅的楼房,心里美滋滋的,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在人才市场的帮助下,通过电脑培训,现在就职于一家电子公司,老公也在社区的物业部门谋了一份差事。“现在家里人医疗、养老、就业之类的保障都有,再加上他们有稳定的工作,生活就真的有保障了。这城里人的生活真的挺不错的。”李芳笑着说。

撤村转居是优化村级结构的一种方式,如今的武进有398个村等待进行或撤或并的优化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武进的决策者首要想到的就是如何确保这些农民能够在城里安心地生活。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最为重要的两项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稳定的就业。

一手抓起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武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刚表示,目前武进共筹资70亿元,建立了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失地农民养老生活保障体系,22万失地农民享有农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此外,在武进人力资源市场,农民和城镇居民享受的是同等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就业信息,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武进区再就业农民达到34.8万人,本地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90%以上。

创造性的富民之路

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资金一直都是瓶颈。对此,武进发起了“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的活动,加快资金、人才流向农村,创造性地解决了资金难题。目前已有1680家企业与288个村结对共建1058个项目,协议资助资金2.59亿元,已到账资助资金1.35亿元,参与村庄整治、基础设施、物业发展等项目 1000余个。

富民一直都是武进决策者的目标和行动前提。为了让农民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持续性的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武进所有的村都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农民头上,让他们享有明细的集体资产股,并按股分配。

武进还创新诞生了“富民合作社”。据金刚介绍,让农民以自愿为前提,把未建多余的拆迁安置房折算参股,投向标准厂房、商业用房等有效资产的建设。按照合作社章程,每年的股权分红由政府“托底”,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股东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一系列的“富民工程”下,武进人均纯收入达12350元,同比增长10%,连续七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满眼春色、生态宜居”,今年7月5日,联合国人居署向武进颁发“联合国人居环境特别荣誉奖”,并宣布武进为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实验城市”。联合国人居署驻华首席代表张振山说:“武进突出表现是人居权利和包容度。”

现在,武进的目标是人人幸福,在《武进区民生幸福行动两年(2009-2010)工作计划》五大类28项33个指标中,80%涉及民生。在探索城乡一体化道路上,武进的决策者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上实现“六个一体化”。在此过程中,通盘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各类发展规划,创造独具特色的“武进模式”。

上一篇:江阴大手笔30多万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 下一篇:2010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