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时间:2022-09-06 03:42:42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摘要:分析员工行为表现及内外原因,运用需要层次理论论述如何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Abstract: Employee's behavioral expression and its outer or inner reasons were analyzed. How to concern about every employee'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to promote enterprise'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must be theoretical discourse.

关键词:员工行为;员工心理;企业发展

Key words: employee's behavior;employee's psychology;corporat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71-01

1员工行为表现及内外原因分析

1.1 积极与消极。由于一直以来社会主义人生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厂为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能干的不如会干的,会干的不如会说的”,这些现象也同时影响着员工,老实人吃亏、多干是犯傻,员工有时任劳任怨,有时牢骚满腹。

1.2 疏离与依赖。绝大多数员工都是石油石化行业的“土著”,生于斯长于斯,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离开行业,即便调转也是在行业内部不同单位间流动,加上国有大型企业的铁饭碗抱起来比较让人放心,所学所用也只限于行业内部,没有别的一技之长,因此对企业有很强的依赖感。但不能回避的是,改制分流、内退、特别是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一系列减员措施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1.3 奉献与索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之一。传统观念里,无私奉献高尚,要求回报庸俗。或者说奉献的人不应要求回报,要无私,社会或企业应当给予无私奉献的人以报偿。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期望着自身的付出得到相应回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情况越来越少。当然期望中的回报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上的,金钱奖励、授予荣誉、委以重任等等。

1.4 服从与自主。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仅带来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提升,同时也有开阔视野、丰富思维、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传媒业的放开,普法教育的开展,各类各样的信息空前丰富,员工掌握更多的资料可供比较,更多的知识作为依据,自信度明显增强,思想更活跃,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由易于服从转为表现出更多自主意识。

1.5 进取与倦怠。一方面,因为在职业发展上怀有期待,员工表现出一定的进取心,愿意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能力、增强实力、把握机会;另一方面,因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而缺少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动力和毅力。有触动时有动力,没触动时便松懈。

在这些矛盾而又复杂的行为表现背后,必然有矛盾而又复杂的动机。这些动机此消彼长,此起彼落,交错共生,很难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所有动机均来自于人的需要。

2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员工需要,把握员工需求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按属性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是发展的且永远也不能彻底满足,因此需要成为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早在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认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到满足。

员工合理或不合理的需要无法满足产生出驱力,形成动机进而引发相应行为以满足需要。当需要无法满足时驱力减少,压力增加,引发焦虑、挫折,如不能很好的引导、疏通、转移,就会导致内在平衡的打破,严重时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员工心理管理,增强员工心理健康和谐。

3帮助员工正确对待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有效管理及激励,建立健康、和谐的心态

实现员工个人心理健康及员工队伍整体上心理和谐需要员工个人、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3.1 帮助员工重视、了解并正确对待自身心理状态。通过宣传教育使员工明了:幸福感除去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更多地来自于内心感受,即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除了请专业机构通过授课、咨询引导帮助员工进行心理管理之外,还要利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经验,更多地从认知与归因、情绪、态度的管理上着手,培育对内协调、对外适应、平和愉快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氛围。

3.2 帮助员工对社会认知与归因、情绪、态度进行管理,从根源上保证心理健康。社会认知包括员工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而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和归因均带有个体特色,同样的事情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判断和反应。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对员工态度进行管理,应当从态度形成和不良态度转变两个方面考虑。从员工态度形成的过程来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社会认知与归因、情绪和态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有时很难分清某个特定的行为中哪些是认知因素、哪些是情绪或态度在起作用,且不同的员工个体之间差异较大,需要敏锐体察和仔细区分。

3.3 合理激励,营造积极愉悦的心理氛围。激励就是激活需要,引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通俗来讲就是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实施激励要制定并遵循相应的制度,把握激励时机、激励频率、激励程度和激励导向,保证激励的有效性。此外,还应看到员工个体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群体的员工制定有效的激励方案。

综上所述,从心理学的原理及应用出发,了解员工所需,把握心理规律,干预员工认知、情绪、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帮助员工达成需要与满足的动态平衡,提高员工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开发心理资源,调动工作积极性,培育和谐活跃、奋发向上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同时必须强调,心理学应用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介入或干预员工的心理健康,也必须要由具备专业资质或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员来做。随着社会发展,近年来国内对于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已经有不少企业引进了员工心理帮助计划(即EAP),虽然在本土化上有诸多问题,但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的趋势已经明确。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行必要的培训或取得相应资质,将员工心理健康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也是值得尝试的创新。

上一篇:论述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探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