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之“象”观

时间:2022-09-06 01:47:53

浅谈中医之“象”观

【摘要】 “象”,含“现象”、“形象”、“象征”等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渗透于中医学对自然现象、人体组织器官形态构造、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等各个领域方面的认识。本文从自然之象、藏象、神之象、脉象、舌象等角度对中医之“象”进行阐述。

【关键词】象; 中医; 藏象; 自然之象; 舌象; 脉象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64-01

“象”,广泛见于中医理论医著中。例如,早在《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脏象论”、“平人气象论”等篇章中就有“象”方面的论述。后有 唐・王冰的“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明?张介宾的“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等。综合各家所述,中医之“象”大概有下列几种情况。

1 自然之象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有着物质的同源性,自然环境中又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即“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显著或不显著地影响到人的机能活动,使之产生相应的改变。

根据自然气候因素致病的特点,中医常将发病时具有上述特征的病症称之为“某象”,例如,具有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倦卧嗜睡、喜温、排出物清稀等症状的病症,象征自然界的寒冷、清澈、润下之特性,类之为“寒象”,即称为寒证。

总之,存在于自然之物,皆谓之“象”。中医学之五行、五味、五色、五化,以及寒热燥湿暑风、人体阴阳精气等方面的认识,均基于此观点。但由于受古代朴 素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当时生产力技术的限制,其中难免搀合机械唯物论,缺乏精确的科学论证。

2 藏之象

藏象,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广义之意是对人体所有组织器官和经络气血津液、及其物质结构、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狭义之意,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和形体官窍。一般所说的脏象,是指后者,其“象”之义,指体内之内脏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即脏腑的外在表现,它又包括人体的外形 (形体)、动态、色泽等等。

众多学者对“藏象”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李如辉[2]将藏象学说的建构轨迹梳理为创生、实体到功能态的演化和藏象学说整体系统观念的最后确立三个阶段。鲁明源[3]指出藏象是脏腑由解剖实体向系统功能演化的结果,是藏于体内的脏腑与若干相关的人体、自然之象的集合体。

3 神之象

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面色、眼神、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各个方面。《类证治裁》曰:“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气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中医学认为,精、气、 神为人体“三宝”,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根据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可将之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和假神四种。得神常表现为神志清楚、面色荣润、两目炯炯、反应灵敏、肌肉不削、呼吸平稳,提示 精足气充,为健康之象,或虽病而精气未衰。与之相对,少神则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靡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病情轻浅等精气轻度受损 者。失神是精气衰竭的征象,可见有两目呆滞、呼吸细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神志不清等症,多见于精气亏虚之久病或重病者。假神是重危病人突然出现症状暂 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提示精气极度衰竭、阴阳即将离决,即所谓“回光返照”。

4 舌之象

舌之“象”,有舌质与舌苔两方面表现。舌质主要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和舌下络脉等方面。舌神有荣枯;舌色有淡白、淡红、红、绛、青紫;舌形有胖 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舌态有强硬、痿软、歪斜、震颤、吐弄、短缩等变化。舌苔包括苔色、苔质两方面。苔色有白、黄、灰、黑、绿、霉酱等变 化;苔质有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等不同[4]。

舌象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的变化,对临床辨证论治,分析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临症验舌法》所曰:“即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 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

5 脉之象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脉象的形成与心最为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肺、肝、脾、肾的整体协 调,即“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而气血,又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近代通过对脉象文献的整理归纳和实验研究的分析总结,将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由传统的位、数、形、势分解为脉位、脉长、脉宽、脉力、脉率、紧张度、流利 度、均匀度等八个方面[5]。

正常脉象,不但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的影响,而且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也能使脉象发生改变,我们可通过脉象以了解气血的 盛衰、阴阳的消长、邪正的强弱等情况。

总之,中医学借助自然之象,将其广泛引用于体内组织器官、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以及形体、面色、神态、脉象、舌象等各个方面,乃至有学者认为中医 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基础[6]。通过唯实之“形象”与唯虚之“取类比象”的有机结合,人类对自身生命体及其各种生命现 象的认识得以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 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53.

[2]李如辉. 藏象学说的演进轨迹.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2(1): 4649.

[3]鲁明源. 脏腑、藏象和脏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4(5): 326328.

[4]朱文锋. 中医诊断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720, 220.

[5]费兆馥. 中国脉诊研究. 上海: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1: 57.

[6]李婷, 陈晓东. 中医学唯象理论的思维方式及意义考辨. 中医药学刊. 2001; 19(6): 563565.

上一篇: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对风湿骨病的筛查分析及预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