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道:大智闲闲

时间:2022-09-06 12:45:46

教学之道:大智闲闲

教学工作要追求智慧。

智慧有大小之分。庄子在《齐物篇》里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澹澹。”闲,空也,空者,无限大也;间,隔也,隔者,小也。庄子的意思非常明白:具有大智慧的人,总是关注、研究大的方面。比如,宇宙、世界、人类,包括人的心灵。反之,有小智慧的人,抑或说,没有智慧的人,总是关注甚至拘泥于小的、琐碎的事。不言自明,我们需要拥有大智慧,教学工作亦然:用大智慧教学,用智慧实施教学。教师,应当是“闲闲”的大智慧者。

大智闲闲,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思想、系统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升・鹧鸪天), 好的教学必然有好的思想支撑,而好的思想必然聚焦于人,指向儿童,因此,我们始终坚定地说,教育学是人学,好的教学,必然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譬如,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课堂目标观时,就不会每节课都一成不变地把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小块,牵着学生“小步子、慢慢走”,而会把教学目标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轴上来考量,允许对既定目标进行适度的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裁剪拼接,让学生有更为肥沃的生长土壤;当我们有了先进的课堂过程观时,就不会固执地认为学习都是从上课铃响才开始的,课堂上所学知识是完全“陌生”的,而会把学生带到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时空,有更有弹性的生长空间,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围墙的控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当我们有了广阔的课堂资源观时,就不会僵化地认为教材教参才是学习的唯一资源,而会把家长、同伴、网络、工具书、社区都当纳入到学习的“资源库”中,让学习“向四面八方打开”。

大智闲闲,是教育本来“样子”的一种回归,要求教师要有“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只有闲,才能慢下来,只有慢,才能闲下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有权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 一位心理学家的话值得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是在业余与闲暇时间拉开的。”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会花时间思考和学习,无怪乎,亚里斯多德认为“闲暇出智慧”。台湾杂文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那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好的教学应该是朴实无华的,要回到教育最基本的立场。教学,是急不得的,急功近利、急躁冒进、揠苗助长都是不当的;教学,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耐心和耐性。闲下来,是相信种子和岁月,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学的理想之路。

上一篇:丈夫的“鲁莽行为” 下一篇:小羊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