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妇幼保健院的设计探索

时间:2022-09-06 09:22:00

新型妇幼保健院的设计探索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县妇幼保健院设计方案修改过程的阐述,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新型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功能定位:即建立以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为重点的三大中心, 明晰了妇幼保健院与普通医院模糊不清的界线问题。

关键词

新型妇幼保健院 三大中心 功能定位

一、设计背景

2012年9月,在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竞赛中,我们中标方案的设计思想是建设一所 “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幼医疗为主体的小综合、大专科的专科医院。设计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划病床数500张(其中一期300张)。根据标书要求,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同时增加了“保健中心”的功能区。设计中考虑到保健功能是为健康人群服务的,所以在总体布局上将“保健中心”独立成区,专设出入口及门厅,注重与就医者的分流。

在方案深化设计的同时,我们得知发改委、原卫生部开始对全国的妇幼保健院进行体系建设。根据方针,在县级开始实施功能定位为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的妇幼保健院。三大中心的提出,明晰了长期以来妇幼保健院与普通医院模糊不清的界线问题。

由于当时正处在国家政策的出台阶段,方案深化没有具体的方向,也没有相关参考资料,我们只有学习、参观在这方面率先贯彻思想的兄弟单位,同时与原卫生部发展研究中心及妇幼保健协会紧密联系,向国家医网中心请教。得到了许多相关行业专家的指导,并在长沙县保健院领导的全程参与支持下,历时半年时间,将设计方案定稿。

二、功能定位

妇幼保健院与普通医院的区别到底在哪 里?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普通医院针对患者的疾病展开系列诊治活动,而妇幼保健院更多地关注妇幼个体及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问题,从而推动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它的功能定位、结构体系、工作目标及服务模式、服务人群均有别于普通医院,同时又与医院建立起转诊关系。

妇幼保健院的学科体系分为一、二、三级,关键在每个一级科室下面的二级专科建设。

一级科室设三大中心,即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而二级专科则是各一级科室下设专科。

围产保健,包括婚前检查、孕前及孕期检查、产后恢复。

妇女保健,包括青春期、孕期、更年期的全科体检及健康管理。

儿童保健,包括儿童从出生到十八岁期间生长发育过程的全科体检及健康管理。

妇幼保健院的建设需围绕三大中心来打造,同时适当的结合临床。临床医疗以产科为主,带动新生儿科,再带动常见病种的儿科、妇科及大内科、大外科的发展。因长沙县妇幼院还承担了一部分县人民医院的医疗功能,因此在急诊部保留了部分小综合门诊,住院部设置少量内、外科病房。

三、设计理念

(一)整体构思

新方案在设计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即在一定区域内、甚至一个平面内解决人们的就诊流线,从挂号、收费、诊查到治疗、住院等,以最便捷的方式完成所有流程。各层均设挂号收费处。并将妇产科大量使用的超声科集中设置在同层中心位置,以便进行资源共享。

方案还特别突出了保健部分,按三大保健分区,没有将妇科、产科就医者作为具有感染性的人群分离,而是和健康的保健人群按二级学科的专业内容、“就诊”流线分区设计。

保健院的临床部分主要设儿科门诊、急诊、肠道及发热门诊。其他医疗部分为新生儿科、妇科、少量内科、外科。

儿科门急诊是妇保院最大的易感染区,在设计上设置相对隔离的独立区及出入口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中标方案与修改后的方案一致。儿童门诊置于一层,与急诊部相邻,方便儿科诊治,减小了病患儿童诊区对其他部分的干扰。

感染门诊的位置设在东面住院楼下,紧靠急诊部,方便急诊分诊后传染患者的就诊。这样县妇保院所有带感染源的门诊医疗区域都集中布置在东侧,由规划道路出入,与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分设在两个方向,避免就诊人群与保健人群流线交叉。

另外,婚检部分与体检中心结合,设有单独入口,直接对外。

(二)三大中心

1.儿童保健中心

设置在二层,除临床外,还主要体现在:健康管理,即儿童查体、健康管理、综合保健指导;免疫接种,即疫苗接种;五官保健,即听力筛查、眼保健操、口腔保健;儿童营养,即身体发育监测、饮食营养个体化指导;认知心理,即认知能力与心理行为评估与促进;运动体质,即运动功能体质监测与促进;脑瘫康复,即脑与神经发育及功能障碍评估与康复。

根据这些要求,儿童保健中心设置了情景式训练区、保健门诊及检测区和康复训练区等。

儿童保健中心与原方案相比,增设了许多内容,面积也有所加大。传统的儿童保健,一般仅设置一间体检房,而现在则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方案。认知专科从智力筛查到认知心理促成,按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适合他们生长发育的环境和条件,而不仅仅是关注脑瘫病儿。营养专科的构成,让孩子从一出生就进行体质测评,指导喂养,减少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运动体质需经过评估监测,与国际接轨。情景式训练是对运动体制的检测与训练,以达到国民体质标准。同时,检测与训练设施要兼顾正常儿童与脑瘫患者。三大保健中心中,一整套完整的儿童保健中心所需的场地也是最大的。

2.妇女保健中心

设在三层,妇女保健关注的是妇女的健康,从青少期——育龄期——更年期——老年期,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在妇女保健中心,方案设置了妇女病治疗区、妇女病检查区、妇女保健区等。

3.围产保健中心

围产保健与产科共同构成围产医学中心。因此在病房楼的三层布置了产房,与之融合。围产保健包括孕前保健、孕期营养指导、哺乳指导及产后康复。设计上,以产科门诊区、产后保健区、产后康复区来满足围产中心的要求。

由于妇产科均设置在三层,因此将超声科集中布置在同层,以方便孕产妇及妇女保健的需要。

其他如行政办公、保健办公、信息中心、检验中心、病理科等布置在四楼顶层。

四、注重特殊群体需求

妇幼保健院除学科体系不同外,其他方面也有别于普通医院。设计上应着重考虑妇女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为其提供更安全、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建筑环境与空间。

(一)环境设计

妇幼保健院接待的人群以健康的妇女儿童为主,医院的内外环境可以更活泼、生动而富有朝气。建筑在色彩上不妨以白色为主,依然体现保健院的功能,局部搭配橘红、粉色等。造型可结合色彩,进行几何形体的穿插、虚实体块的对比,为妇儿提供丰富的想象力及建筑美感。

(二)安全性及无障碍设计

妇幼保健院应更注重安全性及无障碍设计,如防火分区的设置,尽量以防火卷帘代替防火门,使走道更通畅,走道宽度宜大于普通医院。还可考虑设置儿童专用的盥洗设施 。

(三)公共空间的设计

妇幼人群的特点决定了公共空间的大小,如儿童的活动空间、妇女的交流和休闲空间等。儿童需要快乐就诊,且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在各种细节上需从儿童的角度为其提供学习场所。如在墙面、地面上设计数字或图案,吊顶可结合科室性质布置成知识加趣味性的内容装饰等。

(四)候诊区设计

装修设计上还应考虑陪护人员的需求,可在一些设施上提供方便。如家长抱着幼儿排队等候时,可在候诊区一侧设台面,供孩子玩耍,让家长休息。儿童等候区还可结合活动区,配置游戏器具等。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宜注重安全、实用性,色彩宜选用柔和、温馨的色系。

五、结束语

紧紧围绕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新型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尤其要突出儿童保健、围产和妇女保健的功能,是我们设计师应关注的重点。同时,还应以妇幼保健院的定位人群为目标,运用细节设计打造全新的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陈兴.妇幼保健院设计重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3(4)

[2]刘晓璋. 试论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战略[J]. 中国妇幼保健,2005(1)

上一篇:中医文化与现代医院建筑的融合 下一篇:老门诊楼改造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