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表现

时间:2022-09-06 08:46:15

浅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表现

摘 要: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抗争的精神。无论是丰富的音乐内容,还是多样性的演奏技巧,都体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表现;踏板;触键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215-04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前苏联圣彼得堡,他对音乐的解读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表达,无论主题形象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他的音乐都会充满深深的感情。作品以大型、标题性(交响乐)体裁为主,被誉为“二十世纪交响曲大师”。他是苏联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

1953年后,苏联进入了政治解冻时期,这一时期他对俄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形象非常注意,他从1905年人民因请愿被沙皇血腥镇压的这段历史中找到了灵感,创作了《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从此英雄形象就不断的在作曲家的作品中涌现。

1957年,肖斯塔科维奇的儿子马克西姆即将从莫斯科中等音乐学校毕业,因此他特意为儿子创作了《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同年5月10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由马克西姆主奏钢琴进行了首演。作品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抗争的精神。

一、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第一乐章为F大调,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这是古典时期以来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惯用的。对于速度的设计肖斯塔科维奇再次证明了他坚持古典主义的创作思维。但在奏鸣曲式结构上又进行了众多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乐章并不是典型的、完整的古典奏鸣曲式。

本乐章充分展现了英雄是怎么样炼成的,从幼稚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从懦弱到坚韧、从失望到希望,整首乐曲都可以找到肖斯塔科维奇自己的影子,与其说这是送给儿子的礼物,不如说这是送给自己的心灵慰藉。

(一)美妙的生活

乐章从欢快的气氛开始,表现了一位少年,天真、可爱、稚嫩的形象,他一蹦一跳的出现,音乐轻盈剔透,仿佛诉说着自己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谱例1 一乐章23小节~25小节

主部主题,从7小节―22小节以八小节为一段,演奏时音乐是弱起渐强再减弱,力度保持在强(F)的范围内;23小节―40小节力度一直保持在强(F)并且做渐强向上走的趋势使人产生紧迫感;41小节―48小节,以4小节为一段,在强(F)的范围内做渐强,这是为副部主题出现做的铺垫。

副部主题49小节―87小节,演奏时音乐发展仿佛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而又单纯的感觉,就好像午后躺在草坪上欣赏天边拂过的白云,清晰、安静在弱(P)的范围内做减弱。触键要晶莹剔透,要使用不完全踏板或者干脆不使用踏板。

(二)激烈的战斗

乐章进入了展开部,情绪也突然骤变,激动、暴躁、不安的情绪充满整个展开部,顿时乌云密布暴风骤雨袭来,安逸祥和的场面荡然无存,这是一个满是刀光剑影的战场。

谱例2一乐章88小节~91小节

从88小节101小节,双手八度的齐奏,在气势上突出了情绪的变化,在力度上一定要保持住很强(FF)的状态;从102小节―108小节是承上启下的段落,在强(F)力度下渐强一直向前推进是必要的;从109小节到―150小节,由于节奏音形的变换,在109小节―128小节的每小节都要突出第一拍的节奏重音,突出密集、紧张的感觉,在129小节―132小节,这四小节的音阶,要注意音阶的音头一定要突强然后马上弱下来,整个音阶渐强到强(F),在133小节―146小节恢复到之前突出第一拍的节奏重音,继续制造紧张的气氛,在147小节―150小节,力度没有变化,声音保持一致,后半拍的节奏干净利落;从151小节―172小节,演奏到这里时,音乐的情绪已经激发到极致。在151小节到154小节双手的音阶要从弱渐强,就算下行也要渐强,必须把强势的力量推给155小节到172小节,一丝不能倦怠使之具有磅礴的气势。触键要坚实利落,丝毫不能倦怠,可用全踏板和节奏踏板烘托气氛。从173小节―185小节,大篇幅的琶音给人以波澜壮阔的英雄式情怀,演奏时,每一组琶音都要突出根音,为了构成一个完整的旋律线条不可以混乱一团的演奏,这里的力度要求是极强(FFF),这部分是为了华彩乐段而做的准备。

(三)内心的独白

华彩段是钢琴协奏曲独有的段落,是整首乐曲的精华和高潮部分,是演奏者展示技巧和即兴发挥的精彩段落,华彩利用不同的节奏增强速度、力度使紧张感不断地加强,持续向前推进,如此的音响效果与艺术感染力,只为抓住听众的耳朵将乐曲带入再现部所做的准备。

谱例3 一乐章186小节~188小节

从186小节―221小节进入了华彩乐段,这是诉说内心独白的时刻,仿佛故事从童年开始说起,愉快叙述的情绪表露无遗,音形运用的并不复杂,没有长篇大论的点缀,给人婉约清爽的谈吐之感。

在186小节到189小节,弱起渐强;在190小节―196小节,演奏时突出右手的旋律;在197小节―204小节,前5小节则需要突出左手的旋律,后4小节突出右手;在205小节―209小节,2小节一组,每次都从弱到强;在210小节到216小节,前5小节右手旋律要弱起渐强,左手属持续音要保持力度一致;在217小节―221小节,突出每小节的第一和第三拍,渐强推进。触键要有颗粒性,跳音要轻快,干净。多以手指踏板代替脚踏更为合宜。

(四)英雄的归来

再现部从222小节到265小节,表现的不是史诗性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在大风大浪中历经了无数磨难,从年少轻狂蜕变为成熟稳重的英雄,他不是陌生人眼里的英雄,而是战胜自我的无形英雄,只存在于内心深处。

从314小节―336小节,音型和节奏型都与109小节―136小节相同处理方式保持一致。颗粒性极强的一段哈农式音型,要低触键清晰准确的弹奏,可用不完全和颤音踏板,突出每组第一个音,烘托紧张气氛,不可踏深,避免声音混乱。

(四)忐忑

谱例11 三乐章144小节~150小节

从140小节―236小节,音乐突然变的阴沉、低迷,充分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从140小节―174小节欢乐、无忧无虑的情绪在这里荡然无存,阴暗的一面显露无遗,演奏力度在弱(P)的范围内做渐强渐弱的变化;152小节―155小节,下行做渐强;从172小节-174小节,上行做渐强;175小节―181小节与之前7/8的处理方法一致;182小节―185小节做下行渐弱处理;188小节―204小节,开头保持在弱(P)从199小节开始渐强一直达到很强(FF);204小节―213小节,和弦上行渐强推进;214小节-236弱起渐强,向前推进每一组都要渐强直到达到很强(FF)。连奏和跳音都要低触键,颗粒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连奏做切分踏板,跳音不需要踏板。

(五)呐喊

谱例12 三乐章238小节~244小节

从237小节―286小节,心灵的宣泄,不再憋闷于心底,而是歇斯底里的完完全全的释放。演奏的力度一直保持在很强(FF)的范围。

237小节―244小节,前四小节渐强,后四小节小幅度渐弱。245小节―253小节同上。254小节―277小节,突出每小节的四分音符,259小节、268小节和273小节要做小幅度的渐强;278小节―286小节上行大幅度的渐强。

(六)永恒的光明

谱例13 三乐章337小节~341小节

从337小节―355小节,豁然开朗,阳光照耀在身上,身心无比敞亮。

337小节―344小节做渐强处理;345小节到353小节,左右手保持一致的力度,坚挺自信;354小节―355小节要做强收不能手软。大气颗粒性的触键,多用节奏踏板。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对音乐倾注满腔热忱的伟大作曲家,他的音乐语言表现得非常有震撼力、说服力,并将深刻、有价值的艺术思想发扬光大。本文通过个人演奏心得,对《第二钢琴协奏曲》旋律线条的音乐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其他人,在今后的练习中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其演奏风格以及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丹尼列维奇.肖斯塔科维奇传――生平与创作.商务印书馆,2010.

〔2〕克拉伦斯・格・汉密尔顿.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毛宇宽.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脉络.人民音乐,2006,(5).

〔4〕周伶.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中的谐谑曲.上海音乐学院,2009.

上一篇:道家“自然关照、物我合一”审美观在蒙古族长... 下一篇: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