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

时间:2022-09-06 07:52:44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对36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美普清治疗。18例患儿咳嗽于7d内消失,15例2周内消失,3例4周内消失。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诱导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尤其是有特异性体质及家族史者。因此对慢性咳嗽的患儿应考虑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对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后疗效欠佳者要考虑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性,伍用支气管扩张剂。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诱发;咳嗽变异;哮喘

肺炎支原体(MP)为小儿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小龄化趋势,并可引发肺外病变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而其与小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可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尚未被基层医生所重视。本文回顾性总结36例临床资料,目的在于加深认识,提高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总结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慢性咳嗽患儿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3~5岁15例,5~8岁13例,8~14岁8例。全部患者均无发热,精神状态良好,以咳嗽为主,无喘息表现,病程均超过一个月。已于基层医院先后应用羟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炎治疗,疗效欠佳。咳嗽特点多数干咳或震发性刺激性咳嗽,少数咳少许白痰。晨起、夜间起床、运动后或遇冷空气咳嗽加重。其中有4例类似百日咳样痉咳。肺部听诊仅1例右肺呼吸音弱,余均为呼吸音增粗,无水泡音、无喘鸣音。追问既往史4例有“过敏性鼻炎”,3例有“荨麻疹”史,6例有“湿疹”史,2例药物过敏史,3例 I级家属有哮喘史。

1.2血常规白细胞在4.0~10.0*109之间,淋巴细胞占50%~80%;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均无异常,所有病例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1:80阳性,总IgE阳性6例,豚荨阳性1例,交链孢菌阳性1例,尘螨类3例,因本院条件有限不能进行肺功能检测。

1.3肺部X线检查 31例双肺纹理增粗;4例见沿纹理走行的斑片状阴影,以右肺明显;1例右上肺片状阴影。

1.4治疗与转归 7例给予红霉素30mg/kg1次/d静点,其余均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次/d顿服,服3d停4d,疗程2~3周。36例均同时口服美普清1 mg/kg•次,q12h次、18例患儿咳嗽于7d内消失,15例2周内消失,3例4周内消失。

2讨论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约3~7年一次地区性流行且持续时间长,其感染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国外有相关报道,在Mp流行年度,喘息患儿中Mp感染的发生率为20.6%~30%;国内也有报道,哮喘患儿血清中有21%Mp-IgM阳性,而对照组阴性。一般认为Mp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IgE而介导I型变态反应,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FEV1降低。且其尖端吸附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受体上,分泌毒性物质、损害上皮细胞、使粘膜清除功能异常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慢性咳嗽。

CVA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其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其发病机制与哮喘相同,以持续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故采用哮喘治疗的原则能取得较好疗效,有关资料指出支气管哮喘加重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及支原体感染。

本组病例均实验室证实为Mp感染,且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疗效欠佳,总结病例特点均符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诊断标准,并且给予规范化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合支气管扩张剂美普清治疗,疗效显著。证明Mp感染与CVA之间关系密切,Mp感染可能诱导CVA的发生发展,尤其是有特异性体质及家族史者。因此对慢性咳嗽的患儿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性,对确诊为Mp感染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后疗效欠佳者要考虑到CVA的可能性,提高认识,及早解除患儿痛苦。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751例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