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英语教学之现状

时间:2022-09-06 07:39:39

浅谈中专英语教学之现状

摘要:当前中专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就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教材质量、教学质量等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中专英语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是当今世界的“普通话”,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许多第一流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都来自于欧美国家,所以只有学好英语才能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科技文化思想,获取第一手资料。我国已经加入WTO, 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更是势在必行。对于全国各类中专学校来说,不仅肩负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更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提升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学情况如何呢?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在本市的工业综合学校、中心医院护校、应用技术分院、农业学校等学校里普遍存在着学生英语水平较差的问题。每次大型考试,学生的英语成绩都不很理想。不少学生都是学的“哑巴英语”,缺乏基本的表达沟通能力,在读、写方面也是不容乐观,只能读懂简单句子;写作文是一句句“幼儿英语”的堆砌,而且不时伴随着中国式英语的错误,令人啼笑皆非。综上所述,造成中专英语教学的这些尴尬困境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生源质量。首先,自从1998年开始,国家政策变化,中专实行“并轨”招生,而且此时社会上出现了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捧,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随之发生改变,认为中专是培养低级蓝领的地方,对中专产生了歧视和偏见。同时高中、大学也开始大规模扩招,使得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纷纷转投高中,以大学作为方向,中专不再是当年的香饽饽,黯然“退居二线”。其次,由于教育产业化的浪潮,学校被迫加入残酷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得生源,中专学校不得不降低门槛。因此,生源质量不可避免的出现下滑。不少学生入学时总分才100多分,英语成绩更是惨不忍睹,有的低至二三十分甚至个位数。进入中专之后,学习体制也在变化,老师的监督力度下降,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教材也与初中存在脱节的情况,学生难免出现“跟不上”的现象,而老师又必须按照教材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学生便容易出现学习挫折感和厌学情绪。最后,由于中专学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到社会上参加对口的工作,这些工作较少涉及到英语,因此不少学生认为英语跟就业没有多大关系,学得好与不好都无所谓,思想上不重视。这更加从反面促进了“英语学不好”的恶性循环。

二、 教材质量。笔者所在中专学校以培养医学类人才为主,采用的英语教材分为2类:2012年之前使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语应用基础第二版》。这本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中专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以及未来岗位对他们的要求,吸收了当今国际上最新的医疗理念和知识。内容由浅入深,是一部较好的教材。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该教材的听、说方面缺乏内容,没有听力和口语训练,只偏重于读和写。而且,第一、二单元与初中衔接的比较好,但是在第三单元和以后的章节中,文章难度突然加大,全文充斥着复杂的医学专业术语和长句子,学生一时难以跟上。其次,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失去兴趣。综合来说,本教材偏重于阅读医学类专业文章的训练,考虑到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但是内容太难,中间缺乏过渡衔接,学生难以适应。自从2012年以后,开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写的《英语(基础模块)》系列教材。该套教材以任务为导向,内容富于趣味性,突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每一课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并附有学习方法,是一套比较出色的教材,但由于该教材是面向所有的中专学校,在兼顾学生的职业需要方面就存在局限性,这套教材里面涉及到的医药卫生的文章寥寥无几。所以学生会觉得这本书跟专业关联不大,这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效果。其次,笔者发现每个单元安排的任务华而不实,可操作性比较差,对于大多数容量超标的班级来说,让每个学生都按照任务内容来做是不现实的。

三、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教师的软实力和学校的硬件投入。软实力方面,目前许多中专学校里,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这不可避免的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英语老师经常出现一个人带四五个班,周学时数达到20学时的现象,而且大都是大班,学生人数众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这必然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周一到五都是在上课、备课、改作业的机器上连轴转,对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无暇顾及。业务水平始终是原地踏步。而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不重视英语科目,认为维持现状就行,不需要提高。在这方面不愿意投入,使得英语老师缺乏进修培训机会,寒暑假时间虚掷,有的老师甚至十多年都没有出去学习过一次,造成教师软实力得不到提高。其次,中专工作体制不同于高中,教师不需坐班,“上课就来,下课就走”。这就使得师生互动减少,学生有问题只能在课堂上提问,老师来解答,如果学生人数多,这种互动就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答,日积月累,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学校硬件投入方面,中专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学校的教学重心自然是放在一些专业课程上,这就使得英语这样的副课受到了“歧视”。目前有一些中专学校对英语不够重视,学时安排不足,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有些学校甚至连一间像样的语音室也没有, 听力材料只能靠教师念,学生听。长此下去,只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造成现在中专英语教学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奢望能够一蹴而就改变这些情形,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相信,只要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学校和社会不断的做出努力,这些现状必然将随之改变,那时,中专英语教学的春天就会到来。

参考文献:

[1] 冯建领.浅议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1(40).

[2] 刘艳萍.浅谈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6).

[3] 陆丽花.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4] 杨飞.浅议中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建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

上一篇:初中篮球教学防守基础知识的梳理 下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