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时间:2022-09-06 07:09:14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摘 要: 学科渗透已然成为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趋势,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渗透应该贯穿于语言技能的训练中、语言知识的学习中、情感态度的升华中、学习策略的形成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中,学科渗透应该注意研究渗透内容、把握渗透程度、丰富渗透手段、保障渗透质量。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教学,是指在某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自觉、有序、有机地联系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关知识点,编织综合知识、能力网络,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学科课堂教学。[1]

在传统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科内部知识关系的机械割裂,限制了学生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认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为: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2](168)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以发展。[3]

一、学科渗透成为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趋势

(一)信息时代和社会转型的要求

在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如果劳动者不能成为“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交替变换职能和极其不同的劳动需要。[4]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需求的是具有独立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应该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

(二)知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系统论的结构性原理追求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是一致的。知识系统内的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知识模块之间存在着固有联系,只有杜绝封闭式的学科本位教学,才能将学生从传统的单向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提高综合素养。

(三)高中生心智的快速发展

高中生心智发展迅速,精力充沛,求知欲望旺盛,探索精神顽强。如果高中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纯粹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的学科渗透教学,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心智的发展。

(四)英语教材和信息技术的变革

《牛津高中英语》[5]各模块主题涉及到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较强的学科渗透性质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趋势。高中英语课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单位时间里及时、高效地实现新课程理念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学生在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一)语言技能训练中的学科渗透

英语语言技能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应用。听和读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而说和写则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表达。适当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有利于涉外情境中的语言交际。

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渗透应该以单元主题为抓手。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克隆技术,教师可以用克隆羊“多莉”或中国自主完成的成年体细胞克隆牛来导入新课,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材料了解动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样能够熟悉并参与单元学习。讲解并翻译与单词有关的成语或谚语,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比如,讲解“advance”时介绍“不进则退”(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讲解“crown”时介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No cross,no crown.)。另外,欣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Heal the Earth”、以亲情和友谊为主题的“You Raise Me Up”等英文歌曲,学歌填词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语言知识学习中的学科渗透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高中学生不能为了考查或考试而学习英语知识,英语学习要以语用为目的,要把知识学习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

英语单词和语法讲解时容易进行学科渗透。不同时态的讲解可以采用数学学科的数轴,学习“no less than”、“not less than”、“no more than”、“not more than”时可以用“≥”、“≤”、“=”等数学符号来辨别相互关系。部分汉语外来词也有助于掌握相应的英文单词,比如,引擎、艾滋病、因特网、黑客、特洛伊木马病毒等。简笔画除了可以广泛应用于介词的区分,如“over and under”、“above and below”、“on and beneath”、“besides and except”之外,也可以用于表情符号的绘制、中国象形文字的演变及奥运比赛项目的介绍等。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就话题内容进行形象的认知交流,而且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发展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升华中的学科渗透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2](27)

有时候,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如果对一个偶然的话题产生兴趣,会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色。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需要注意形式的适当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比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project”时,我以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和《睡莲》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理性思考人与自然。在《牛津高中英语》以“Teenage experiences”为主题的模块一中,必要的心理学、生理学和营养学知识的渗透,将会对引导学生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快速适应高中学有裨益。英语教学中的中外学校建筑、班级规模、教室布置、授课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比较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学习策略形成中的学科渗透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采取的程序和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理念和认识。高中学生必须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策略,并且能够适时调整。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政治学科中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单词记忆,以提高认知策略。比如,很多学生容易把单词“beneficial”拼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单词“official,special”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第一印象。词组“make up”有很多种意思,使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将不同类型的词条“组成、编造、化妆、弥补”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涉及到较多与自然科学有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及天文学知识,必要的学科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有选择性地通过网络搜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有效的资源策略;学生在完成相关“task”的同时中,学会合作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形成交际策略和调控策略。

(五)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学科渗透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2](28)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突破英语学习的教材资源,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比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第四单元“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时,老师不仅应该介绍基督教的相关教义,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特点和禁忌。俗语作为文化的积累,是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牛津高中英语》在模块一第二单元、模块六第二、三单元多有涉及,教师可以对所学俗语的文化内涵作一个整体回顾,并对一些常用俗语作适当补充,比如,“go Dutch” 是一个带有文化歧视,暗讽荷兰人非常吝啬的常用英文俗语;“lucky dog”表明狗在英语国家是一种受尊敬的动物,这与中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策略

(一)渗透内容有特色

“生活即教育”,只有生活化、常态化的知识,才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如,苏州的古韵今风在英语教学的许多时候都可以信手拈来。在完成《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二单元“project”时,学生在制作家乡旅游宣传册时能够考虑得全面、精细;由于亲身经历了苏州工业园区由自然乡村到繁华都市的转变,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二单元“reading”后,学生在“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in SIP――must we choose?”的辩论赛中,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甚至可能给出详实的论据。

(二)渗透程度宜精当

像《牛津高中英语》这样的新课程英语教材,涉及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态度的熏陶、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文化意识的产生,诸多教学目标让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由此,英语教师应该在认真研究教材和熟悉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切忌随心所欲。比如,学习单词“transform”时联系电影“Transformer(《变形金刚》)”;学习模块四第三单元的单词“fantastic”时,借用周杰伦的专辑《范特西》以扩展其名词“fantasy”。恰到好处的学科渗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渗透手段要丰富

学科渗透其实远不限于英语课堂教学中,社团活动、英语角、影片欣赏、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对渗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这不仅有利于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学生去上海科技馆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对《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三单元所涉及的现代科技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这会使学生在“Welcome”的话题讨论中表现活跃,充满智慧;观看电影《刮痧》,对于学生认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二单元“project”中有关针灸的中医药知识大有裨益,同时也为学生开启了一扇了解和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窗户,使学生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渗透质量有保障

英语教师是学科渗透的关键,叶澜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6]一名出色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而且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应该主动向其他学科的教师请教,积累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塑造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古今中外的诸多伟人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有力地说明了学科渗透对于生命整体性和能动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张衡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许多领域;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酷爱体育和音乐;科学、艺术与哲学是爱因斯坦人生的三大支柱……作为应用语言的英语实际上也是信息的载体,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有利于形成强大合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和智能素质结构,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兰绍平.跨学科渗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4):19.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2.

[4]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4.

[5]王守仁,何锋.牛津高中英语[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6]叶澜,白益民,王,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上一篇:激活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优化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