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9-06 06:22:04

门诊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方法的探讨

摘要: 做好门诊孕期保健管理,正确指导孕妇家庭监护,是为了较好的促进孕妇孕期的健康,使孕妇能顺利渡过整个孕期而进入安全的分娩期。这不仅能给予孕妇及家属更多的心理支持,并能协助孕妇做好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妊娠疾病的关键。孕期保健指导和处理也是目前已成为门诊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重点探讨门诊孕期保健管理与指导方法,进而为临床实践提够可行依据。

关键词:门诊;孕期;保健管理;指导;探讨

1 门诊孕期保健工作(特点、目的、工作要求)

1.1 门诊孕期保健工作特点 门诊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孕期妇女,由于每位孕期妇女所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状况不一,因此门诊部门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分门别类;不仅需要对孕妇灌输正确意识,同时还必须对孕妇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保健咨询,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创造有利于孕妇生活的环境。

1.2 门诊孕期保健工作目的 门诊孕期保健工作的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A 降低妇女孕期并发症、难产率、病死率;B 避免由于早产等非客观原因导致新生儿出现畸形或者死亡情况。

1.3 门诊孕期保健工作要求 首先医护人员在对孕期妇女及其家属在进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时,必须具有较强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兼备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1];需要加强临床护理经验以应对突发性事件,掌握孕期所有知识以应对各种临床症状;在知识储备充足的基础上,门诊人员还必须加强与患者沟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孕产妇及其家属在心理上接受优生优育等健康理念。

2 保健管理与指导方法

2.1 进行健康教育 一旦女性确定妊娠,此时门诊部医护人员必须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指导:由于种种变化给孕妇带来不适应时,医护人员应鼓励孕妇及其家属参加孕期(早、中、后)保健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通过开设孕期保健咨询室,给孕妇带来全方位的指导(卫生、营养需求、心理等方面);通过报刊或门诊宣传栏使孕妇不仅知晓妊娠的全过程和病理,而且还能够主动关注宫内胎儿的生长过程[2];丈夫必须尽量体贴妻子、戒烟戒酒、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协助妻子运动做到劳逸结合。

2.1.1 妊娠早期健康教育 在妊娠早期极易出现流产现象,避免性生活、禁止做剧烈运动且必须对流产症状有大致了解,当出现呕吐剧烈、腹部疼痛、阴道流血、寒战发热、胸闷、心悸时,必须及时就诊以防流产。应注意休息,适量的运动。保持外阴清洁,预防阴道炎及泌尿系感染。在生理方面,由于孕妇经常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尿急、尿频等临床症状,因此在心理上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情绪大起大落等方面情感,因此这段期间,丈夫必须对孕妇表示关心,呵护备至。

2.1.2 妊娠中期健康教育 在妊娠中期,孕期宜穿轻便舒适的平跟鞋,不宜穿高跟鞋,以防腰背痛及身体失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此期胎儿生长速度比较快,因此必须注重孕妇的身心健康,注意调节,睡眠保持充足,在此期间必须注重个人卫生如:保持外阴清洁以防出现感染 。宜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供,预防早产的发生。

2.1.2 妊娠后期健康教育 在妊娠后期,必须禁止,防止孕妇出现感染或者出血情况,此外必须掌握分娩和宫缩的相关征兆[3]。在心理上,由于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因此在情绪上通常表现出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分神等情况,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孕妇保持足够的耐心,告知分娩方式的科学性以及向其展望美好的未来;在产前一周对孕妇和胎儿进行一次全方位检测,以便了解孕妇的心脏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情况以确定是否有剖宫产指征。

2.2 做常规检查并存档 必须在妊娠前期做好相关工作:1 对孕妇的血压、身高、体重等资料进行详细登记;2 对血液、尿液、心脏、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等行常规性检查;3 对妊娠期妇女弓形体、风疹病毒以及巨细胞进行抗体检测,对梅毒、艾滋病进行血清学实验筛查;4 登记妊娠期妇女家庭住址、电话、家庭成员;5 将上述数据记载入保健手册、实时录入妇幼卫生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2.3 疾病识别与处理 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全面检查和咨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妊娠期妇女有无生育情况、疾病病史、有无流产或难产情况;2 了解妊娠期妇女家族是否有遗传病史、有无色盲、有无基因缺陷等情况;3妊娠期间,阴道有无出血[4]、有无服用抗生素药(感冒药等OTC药物)、是否感染病毒如病毒性感冒或流感、工作地点是否易于接触相关放射线物质等;4 对高危妊娠孕妇做好相应登记,以便以后进行跟踪调查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孕检次数。

2.4 规律性孕检 规定妊娠期妇女在妊娠20周后必须做到:每月来门诊孕检至少一次;妊娠28周后必须做到:每月来门诊孕检至少2次;妊娠36周后必须做到来门诊孕检至少1次[5]。

2.5 血液、尿液等规律性检测 胎儿在体内随着妊娠期的不同,发育状况也不同。因此必须依据妊娠期的血液、尿液的检测。妊娠期20周~24周,妇女容易贫血、缺钙等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对孕妇行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尿蛋白等常规项目检测[6];在妊娠24周~36周,必须对妊娠期妇女行B超检查以了解胎儿发育和胎盘发育情况;只有进行常规检查,才能够了解胎儿方位、羊水量以及胎盘成熟度,这样才能够给妊娠期妇女提供正确的意见。

2.6 家庭自预

2.6.1 营养支持 在妊娠前12周,孕妇往往出现出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早孕症状,因此在饮食方面可以少食多餐,饮食清淡食物,必须戒烟、酒、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在保证饮食量的同时还可口服维生素B族类;在妊娠12周~24周,由于此阶段胎儿的大脑细胞急剧增长,因此此阶段必须满足孕妇的营养摄取如:饮食热量高、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只要这样才能够促进胎儿骨骼增长,降低难产率以保障母子健康;在妊娠后期,增长最快,此时孕妇适宜每周测重一次,每次增重控制在1斤左右[7]。在整个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重控制在13kg左右,以降低低体重儿或巨大儿出现机率。

2.6.2 学会自我监护及胎教 当妊娠到30周以后,孕妇必须学会数胎动以了解胎儿健康状况:每天要数三次每次各1小时的胎动,通常选择在早、中、晚胎动最活跃期进行,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在保健手册上;或者让丈夫耳朵紧贴孕妇腹壁,若听见异常声音则必须立即到门诊就诊。孕妇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抚摸、听音乐、与胎儿对话等胎教,还可以建议孕妇阅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画报,使人心情愉快,陶冶情操。

2.6.3 卧姿 指导孕妇以左侧卧位为主,特别是在孕中、晚期。若进行仰卧位,不但增加了右旋子宫对腹腔大血管的压迫,导致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而且还降低了胎盘的血液灌流。

2.6.4 分娩前准备 家属必须知晓分娩前症状和宫缩的特征,知道紧急情况的处理(羊水早破);告知自然分娩在新生儿健康发育和产妇恢复方面的优势,避免其过度依赖剖宫产手术;准备分娩时(后)所需物品等。

3 结果

我院产前保健门诊在2013年共对接诊中的850例孕妇,对其妊娠期间进行统计调查发现:825例孕妇及其家属接受孕期早、中、晚健康教育,占比达97.06%;健康教育合格者大800例,占比达94.12%;登记有个人档案的孕妇有850例,所占比例大100%;按时接受产检者819例,所占比例接近96.35%;整个生产过程中新生儿死亡为0人,自然分娩人数719例,所占比例达84.59%。

3.1 孕期保健提高自然分娩率 通过孕期保健教育,可以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对孕妇的饮食支持和适度运动,能够有效控制孕妇在孕期的体重过度增长[8];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帮助孕妇了解自然分娩的优势与过程,提高孕妇分娩的信心,进而降低剖宫产率。

3.2 孕期保健降低高危儿分娩率 据相关研究发现,在饮食方面对孕妇进行干预:合理补充蛋白质和钙铁,能够有效调节膳食结构,降低巨大儿或低重儿出现机率;对孕期体重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现肥胖、孕妇高血压的发生[9]。

4 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仅只追求医疗结果,对其治疗过程也在不断重视。因此孕妇及其家属也在不断注重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通过对妊娠不同期的孕期保健,使孕妇真正享受到优质的孕期保健服务,使孕妇得到适时的孕期教育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及其胎儿健康状况、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10]、降低妊娠带来不适感、缓解孕妇焦虑情绪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对实行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碧佳娜提,美丽克木.2005~2009年策勒县孕产妇死亡分析及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311~312

[2] 李宇,孙玲玲,陈燕娟.坪山街道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76~178

[3] 黄慧卿,陈雪周,陈小梅,等.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5):3167~3169

[4]陈红.上海市奉贤区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37~2239

[5]徐竹英,缪欣.孕妇孕期的保健指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86~187

[6]严翠芳,李建梅.新疆兵团农四师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19):346~348

[7]钟萍,姚军,阳华. 桂林地区孕期合理增长体重指数的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8):802~804

[8]毛美丽,朱昊平,庄婵娟,等.闵行区浦江社区流动人口孕期保健利用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2011;10(2):145~147

[9]张檀,毛芬青,徐翠青.宁波市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8(8):691~693

[10]郭艳丽.早期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3(1):1692~1693

上一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探讨 下一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我院门诊儿科的使用情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