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

时间:2022-09-06 05:44:48

高中体育课堂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

摘 要:体育课中经常发生扭伤、挫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适当的改进体育器材对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意识上尊重生命,重塑灵魂。

关键词:高中体育;伤害事故;学生;安全

高中体育课是在室内、室外场地中进行的一项活动,每节课都会成为育人、育体、育心的过程。随着青少年身体茁壮成长,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然而,体育课课上由于运动量较大,负荷强,学生经常发生扭伤、挫伤、碰伤等运动损伤,甚至可能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对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体育课上的意外伤害让家长、教师和学校十分担忧。可见,在体育课堂中,如何预防和减少体育运动造成的伤害事故,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和身体素质是当代体育老师面临的一重大课题和挑战。

一、提高教师对体育课程的安全意识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又将素质教育提高到更探层次的探究,因此,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质,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作为体育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认真备课,钻研教学内容,上课时布置好场地和、器材和教学用具,并要仔细检查,确保安全。在上课时,要提前将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告知给学生,做好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同时,针对意外伤害事故,教师要及时做好处理。

二、加强体育设施管理

1. 体育器材质量保证。

学校购进的体育设施一定要保证质量,并且将购进来源务必做好登记,以免体育设施出现质量问题时,便于联系售后维修。此外,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场地体育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定期检查体育设施的使用状况,及时排查运动伤害事故的隐患,并保存相关记录,一旦发现体育设施损坏需要被维修时,应尽快维修。维修期间应该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禁止学生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2. 室内体育馆制订安全制度。

体育馆要有安全制度和安全设施。明确体育场馆的基本安全制度,如:绝对禁止在体育馆内嬉戏;必需穿着运动服装与运动鞋才可进入;没有管理人员在场监督时,不得擅自使用运动训练室中的任何器材;随时保持馆内的整洁等等。

为了保证体育馆内光线充足,防止学生不慎滑倒,体育馆内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地板要选择好清洗和保养的,而且需要铺上防滑垫;体院馆内要至少设有一部电话,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保证急求措施的及时性。

3. 利用标示提醒学生安全事项。

在体育场地张贴安全须知,向学生介绍体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针对一些存在潜在危险性的体育设施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须知和警示标志需要在体育场地醒目的地方,比如,休息室、体育器材旁边等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

三、降低体育器材带来的安全隐患

针对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体育老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降低体育器材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开展体育活动前,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充分的预估,做好预防工作。同时,针对每一项体育运动,教师除了要做好讲授工作,进一步规范体育行为,还要告诉学生正确处理运动伤害的方法,并且,要做好保障工作,以减少体育运动伤害的几率。然而,体育课时间毕竟有限,要帮助学生规范体育运动,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树立预防及正确处理意外伤害的观念,体育教师就必须通过各种信息管理通道向学生随时随地的源源不断的传递有关知识,才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体育运动出现的意外事故。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组织关于体育安全知识的专题课,可以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做防范体育运动伤害知识的讲座,也可以请遭遇过运动伤害的学生现身说法,引起广大学生的安全注意。也可以组织体育安全知识竞赛,在体育场地和学校宣传栏等醒目位置采取趣味横生的漫画等多种形式宣传体育安全知识等等。相信通过这些手段可以避免学生对运动伤害的危险。

四、体育教育要规范模式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其内容实行审核。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即识别教学中可能造成运动伤害的风险因素,评估这些风险因素的危害度,通过运动伤害防护控制风险因素的危害。通过风险管理审核控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风险,变被动应对运动伤害为主动管理,降低体育教学风险性。

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教案,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科学组织教学,严格检查学生的服装和穿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检查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体育运动前,要做好运动的热身活动,尤其是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严格遵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运动强度,使其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内。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做好督导工作,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及时的保障措施。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规范体育活动,加强安全防患意识,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做好体育安全教育宣传,最大限度的降低体育运动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确保体育教育工作正常顺利开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丁志强.中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3).

[2]许跟党.论中学体育教学事故的成因与预防[J].考试:教研版,2011,(4).

[3]母鹏飞.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事故如何预防[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3).

上一篇:基于CDIO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从低起点看高等数学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