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缩短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5:37:29

品管圈在缩短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缩短疱病清创时间为活动主题,对笔者所在科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疱病清创时间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结果:疱病清创时间由40.04 min下降至16.07 min,进步率为59.8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缩短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 天疱疮; 疱病清创;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08-03

doi:10.14033/ki.cfmr.2015.15.057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天疱疮是一组潜在的致命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激素治疗为主,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3-4]。疱病清疮是皮科常用的一种临床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对天疱疮患者每日进行清创换药,由于患者皮疹面积大,换药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笔者所在科于2014年3月成立“皮肤圈”,分析了自2014年6月16日-7月15日每天疱病清创的时间,将品管圈应用于缩短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的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16日-7月15日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未进行品管圈管理的天疱疮患者51例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0月13日-11月9日住院的进行品管圈管理的天疱疮患者44例作为试验组,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进行疱病清创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圈采用护理人员自愿报名方式,由7名护士组成,全员讨论确定圈名“皮肤圈”,选出圈长1名,确定圈名与圈徽,通过投票方式确定圈名为“皮肤圈”,定出活动课题和活动时间。

1.2.2 调查方法 由圈长和责任护士每天负责数据收集,对照组收集2014年6月16日-2014年7月15日未进行品管圈管理的患者,试验组收集2014年10月13日-2014年11月9日进行品管圈管理的患者。收集内容:按护士对天疱疮患者进行疱病清创的流程设计了时间查检表,根据查检表收集数据,包括患者等待换药的时间,护士等待患者的时间,护士用物准备的时间,清创换药的时间。

1.2.3 现状分析和目标设定 品管圈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导致患者疱病清创时间长的原因进行数据收集,因果关联分析,本次项目的改进重点原因为清创换药时间长和准备用物时间长。根据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设定了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值,将为患者进行清创换药的时间由原来的40.04 min减少到16.36 min。

1.2.4 制定改进流程 在圈会上经过谈论,制定了改进流程,各位护理人员按照改进后流程进行清创换药的管理,并将该流程作为常规内容贯穿在日常工作中。

1.2.5 明确原因 患者疱病清创时间长的原因较多,主要是:(1)患者怕疼不愿配合;(2)换药人数少导致换药时间长;(3)准备用物时间长的原因主要有新生操作不熟练,换药用的湿敷溶液冷却时间长导致用物准备时间长。

1.2.6 落实改进措施 定期开展圈会,每位圈员汇报导致清创时间较长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具体改进措施有:(1)加强交流沟通。①责任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清创换药前进行沟通,为患者耐心讲解换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②换药前由责任护士和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取得患者的理解,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配合换药;③与医生沟通,让医生了解患者感受疼痛的程度,为减少患者换药时痛苦,必要时可为患者在清创换药时加入盐酸利多卡因。(2)改变工作职责。①将配置湿敷溶液的时间由白班护士改为由夜班护士进行配置,减少了等待湿敷溶液冷却的时间;②由两名责任护士进行换药,其他患者交给其他组责任护士或主班护士。(3)培训。定期组织新生培训操作技术,讲解操作要点,明确操作流程,并定期考核。促进医生、护士的主动学习,根据考核成绩,分析培训效果并对培训方式加以改进。

2 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活动后试验组为患者进行清创换药的时间情况见表1。通过进行品管圈管理,为患者进行清创换药的时间由40.04 min减少至16.07 min,进步率为59.87%。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6.07-40.04)/(16.36-40.04)×100%=101.22%。

3 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缩短天疱疮患者疱病清创时间

为天疱疮病患者清创换药是每天必要的工作之一,换药时患者要忍受疼痛还要花费时间等待,患者的不配合往往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从而也影响了医患满意度。本活动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5],通过“皮肤圈”全体圈员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制定了疱病患者清创换药的统一流程,有效缩短了天疱患者清创时间、用物准备时间及等待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通过培训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管理方面扩展。在管理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6]。

3.2 沟通是重中之重

本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既能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减轻患者清创前的紧张焦虑情绪,又能得到患者的配合,从而加速清创时间。同时,通过医生护士良好沟通,也能够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皮损状况和疼痛程度,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7]。

3.3 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团队精神

通过“皮肤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还增强了医护人员自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全体圈员通过开会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拟定和实施相应对策,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也解决了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活动前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数据收集,使全体圈员参与到患者的共同管理中来;通过改善疱病患者清创的护理流程、增加人员配备、与主管医生进行换药沟通、换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定期人员培训等改进措施,更优化了疱病清创的护理流程,减少了患者换药时的痛苦,明显缩短了为患者进行清创换药的时间,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了护士们的工作成就感。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通过QCC活动,在最贴近患者的基础操作上积极进行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操作流程,使临床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使团队更加团结,是QCC活动的优点所在。品管圈活动是我国护理管理模式发展的一个趋势[8]。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4-2155.

[2]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3]王心声,付萍.天疱疮149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2):1085-1088.

[4]田志禾,杨雪梅.4例糖尿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74.

[5]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467.

[6]应莲琴,王赛君,陈雪英.质控员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6,20(2):355-356.

[7]宋艳红.品管圈活动在责任护士掌握患儿病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88-90.

[8]周微微.“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对改善“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96-97.

(收稿日期:2015-01-24)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恢复中应用阶梯式康... 下一篇:输血病案质量缺陷的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