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9 05:28:04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日间症状与夜间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10-02

doi:10.14033/ki.cfmr.2015.15.05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慢性气道炎症特征的过敏性疾病,常在夜间与凌晨发作,急性发作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1]。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36例,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其中男84例,女52例,年龄26~75岁,平均(50.6±3.9)岁,病程6个月~24年,平均(9.5±2.1)年。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与研究组(6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健康教育、排痰。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根据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等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入院时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护理人员情况;入院1~2 d,协助做好各项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住院期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与医嘱监督指导患者的互动,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愈率。哮喘症状评定标准,日间症状:无任何哮喘症状为0分;偶尔出现轻微症状为1分;持续出现轻微哮喘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为2分;持续出现中度哮喘症状,影响生活为3分;持续出现重度症状,无法正常活动为4分。夜间症状评价标准:无任何症状出现,睡眠良好为0分;夜间因哮喘症状憋醒1次为1分;夜间因哮喘症状憋醒不超过3次为2分;夜间惊醒次数较多,影响正常休息为3分;症状严重,无法入睡为4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研究组护理后日间症状与夜间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

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气胸,1例感染,3例呼吸衰竭退出本组,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退出,其他患者皆痊愈出院。对照组治愈率为91.2%,研究组治愈率为97.1%,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随着环境质量的下降,发病率逐年递增[4]。支气管哮喘临床病情复杂,其急性发作期病情进展快,临床护理工作尤其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现代化的整体护理模式,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实施,其机理来源于工业界生产线上系统连续的阶段管理,具有可计量性、标准化的临床诊疗、护理规范等特征,通过明确护理职责,使临床护理过程程序化,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减少护理环节中的瓶颈,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5]。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68例研究组支气管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1)入院指导: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并向患者介绍病房中设施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与医护人员基本信息,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2)保持适宜的环境:环境是诱发支气管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病房内不仅要按照规定定期消毒,控制好房间内的湿度与温度,还应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者出现二次感染。此外,房间内应避免出现鲜花、毛毯等易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物品。(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伴有明显的胸闷气喘,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引导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健康知识手册等途径向患者宣讲疾病知识,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4)护理:由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需采取半坐位或者侧卧位,从而减轻心脏压力,患者呼吸困难,避免哮喘症状加重。(5)氧疗:当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需要及时进行氧疗。患者取舒适,给予面罩吸氧,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气流量。另外,需注意氧气的湿度,避免高流量的干燥气体损伤气道。(6)饮食护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会大量消耗患者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患者摄入足够多的营养,避免鱼、虾、蟹与辛辣等食物的摄入,促进疾病的康复。(7)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生活工作中不易过度劳累,需注重劳逸结合,告诫应当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能突然停止或者改变用药剂量。此外,还需指导患者在缓解期保护肺功能,避免哮喘的反复发作[6-7]。

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哮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刘小燕.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349-350.

[2]王媛媛.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6):34-36.

[3]廉幼军.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03-204.

[4]钱鸣,朱秀娟,潘细宝.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4):122-123.

[5]邵建英.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757-758.

[6]冯广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1966-1967.

[7]庄丽萍,戴文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5):450-451.

(收稿日期:2015-01-27)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 下一篇: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