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06 05:01:13

浅谈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

摘 要 在目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一些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相符的问题仍然存在,体育工作者应加快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式、精选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法,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健美操人才非常重要。

关键词 健美操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总结和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健美操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来看,健美操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过于强调增强体质和学习健美操技能,不太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意识、教会了他们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提升自身锻炼能力、培养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缺少生动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单一枯燥,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仍大行其道,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习效果较差。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传授理论知识不够,单纯学操的现象,单一的教学手段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长期坚持锻炼的连贯性。(3)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每学期学习若干套操,不重视学生的自创、自编、自练的能力,不重视所学知识运用和转化,拓展能力差,造成学生难以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4)学期考核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多采用记忆力考核,这很难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未考虑个体的差异,打击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2 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

2.1 教学目标

健美操课程属于外来文化,在80年代传入我国,健美操运动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推进了素质教育。健美操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若干套健美操动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经过健美操的学习过程,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增强自信心、提高内在素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目前健美操课的教学目标未能真正激起学生心中的热情,当前时代背景下,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健美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健商”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放到首位,努力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全面综合性人才。

2.2 教学方式

专业健美操课是任课教师可以多方面体现个人的教育智慧和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的活动空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技能掌握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关键作用。任课教师应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因材施教法,会使每节课的教学充满了活力与乐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各个不同的组合动作,还能体会成就感。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各个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目前提出的选择式教学法、小群体合作教学法及课内外相结合的扩展教学法,经实践验证是有效的,值得广泛推广。

教学方法不应人为限制,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针对健美操教学的网站,开展体育舞蹈、游戏、竞赛等多种活动,鼓励成立课外俱乐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注重课堂互动,注重教师个人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应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以自身的身体力行强化学生独立探索、用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内容

健美操课程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教材内容必须要精心挑选,摈弃那些与健美操课程培养目标和时展不协调的过时内容,理论课教学增加实用性内容,实践课教学增加时尚性内容,使之更符合时展的需要。

健美操具有较高的竞技功能、健美功能、健身功能和表演功能4种类型,根据练习方式可划分为轻器械健美操、徒手健美操以及特殊场地健美操这三类,具体可分为:有氧搏击操、拉丁操、形体健美操、舞蹈街舞、踏板舞健美操、啦啦操、哑铃健美操操、健身球操、水中健美操等。现今很多教师很重视健美操的基本技能和相符的啦啦操、有氧搏击操、拉丁舞、瑜伽操、舞蹈街舞等教学,健美操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的资源整合力度较大,而将辅助内容引入课堂能够适当调节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能促进学生课后主动投入锻炼。

实践课中还应加入能力培养内容,才能使学生长期参与运动,养成习惯,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现代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是知识日益增加,更新速度加快,各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只有掌握自学方法、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吸收有关健美操方面的知识,即使走出学校,也能在健美操领域继续发展。

2.4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健美操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公正而合理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充分客观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及学生具体掌握知识的情况,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积极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直以来,健美操课成绩评分形式比较单一,一般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来作为打分的标准,很难客观而全面地反映学生所学习的技能、理论以及学习能力。健美操课的学期考核方式方法需进行彻底的改革,适度减少考试的项目,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一般内容与主要内容相结合;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个体差异与评分标准相结合,独立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实践课的技能、体育理论的知识、学生的体育能力、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均纳入评分范围。其中平时成绩可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进步度等,实践技能由规定动作与创编动作组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个性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的情况。

3 总结

在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全面贯彻以育人为宗旨,以健康为本,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人实际状况,精心地挑选教学内容,注重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地进行评定学习成绩。注重培养的学生体育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健美操的创编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意识地拓展学生思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对健美操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发展和丰富健美操的动作套路,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练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或运动竞赛中将所学的知识、运动技术灵活运用,并且激励创新,从而达到让学生自由创编、自由训练和塑造体型、锻炼身体、培养美感、享受体育的目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9.2:69-72.

[2] 何艳芳.健美操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2008.29(2):93-95.

[3] 丘小龙.健美操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7-68.

上一篇:基于Simulink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下一篇:浅谈阿拉伯语语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