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时间:2022-09-06 04:54:46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当前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问题

1.重合作形式,轻合作实效

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全面,错误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要热闹非凡的场面,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习成效。故此,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设计一些热闹的讨论场面,却忽略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思考的必要性,只抓住了合作学习的形式,没有真正掌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如某教师在讲授史铁生的名作《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的情感,安排了同桌对读、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等环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独立阅读、体验、思考的时间非常短。前面的小组讨论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后续的集体交流时间缩短。故此,为了赶进度,在集体交流环节,教师留给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时间非常短暂,很多学习基础稍差的学生根本来不及考虑清楚,就有学生站起来进行发言了,课程显得比较仓促,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2.重小组合作,轻个人主体

第一,分组不合理。在合作学习的分组中,教师往往只考虑一个小组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个体。没有从个性、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小组成员搭配不当,影响了合作效果。第二,缺乏合作方法。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的合作意识不强,大多爱各自为阵,外向的学生爱出风头,而内向的学生则一言不发。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成为影响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第三,方式单调,影响兴趣。少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不到位,片面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而忽视了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长期使用某一种固定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感觉。

二、提高合作学习模式成效的策略

1.发挥教师作用,引导学生合作

相对小学和初中学生而言,高中生虽然具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且“向师性”呈明显减弱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相反,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离不开教师的科学设计和巧妙处理,只有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够让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沁园春•长沙》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通过主要意象来理解大意,教师是可以安排学生合作环节的,而且在每个合作环节之中,都可以按照“先独立学习,后小组合作”的顺序进行设计安排,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地阅读与思考,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从而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特别是当学生对“飞鹰”、“游鱼”等意象的理解出现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引导、点拨,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2.根据需要设计,务求合作实效

摒弃重形式,轻实效的错误思想,一切从有利于获得良好学习实效的角度出发,科学地设计安排。譬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可以这样设计:第一,以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安排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环节。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阅读、品读和悟读,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合理调控各个环节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推进。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找出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讨论即可,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随意去说,否则势必冲淡主题,浪费教学时间,给后续的教学造成时间上的紧张。

3.既重团体,又重个人

第一,合理分组,相得益彰。按照异质同组的原则,从个性特征、能力强弱、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分析,使小组成员搭配最优化,为成功合作奠定基础。第二,注重方法指导。教师应该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的指导,选好学习小组组长,按照各尽所能、相互协作的原则进行分工与合作,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激发。第三,多种方式激发兴趣。除了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的常规方式外,还可安排合作竞赛、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合作学习意识

为了更好地促进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强化和培养。但鉴于当前很多高中生多为“95后”的特点,加上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形成骄傲、自私和任性的特点,缺乏合作学习意识,导致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成效低下。基于此,为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应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设立“互补组”,即所组建的小组内的成员应由成绩优秀和较差的学生以5∶5的比例组成,从而引导他们意识到互帮互助在促进学习进步中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逐渐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强化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最为常见的就是竞赛方式,以《雷雨》教学为例,由于剧中角色较多,学生读起来也不太顺口,尤其是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的关系难以捋清,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告知,再以小组的方式组织比赛,以此强化学生之间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习效果,达到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目的。

5.提升合作学习技能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合作技能的强化,达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意识,尤其是应使其充分意识到合作学习技能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例如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散文特有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笔者在进行《江南的冬景》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郁达夫笔下所描绘的江南的冬景,开展了以赏冬景为题的合作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全文共描绘了江南冬景的哪几幅画面,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并概括每幅图的特点,由每小组选出其中一幅最喜欢的图景,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意象选取、表达形式、语言品味等几个方面进行欣赏。有的小组说喜欢可爱的曝背谈天图;有的说喜欢和煦温暖的午后郊游图;有的说喜欢悠闲的寒村微雨图;有的说喜欢迷人的江南雪景图;有的说喜欢快活的早冬闲步图。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在此过程中,学生都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在无形中促进了合作技能的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增强合作意识,创新合作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根据实际内容和需要设计合作环节,务求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陈剑波 单位:浙江省平阳中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发展性课堂助学方式分析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