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RP测定对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判断

时间:2022-09-06 01:50:03

血清CRP测定对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判断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的测定水平对判断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年内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共计54名,于术前测定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于术后对比血清CRP水平、阳性情况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手术前测定的血清CRP的阳性程度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密、组织分级都有密切关系;卵巢上皮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者和形成腹水者其血清CRP平均水平偏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清CRP;卵巢上皮癌;预后判断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为第三位,根据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与报道,仍有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现已达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而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占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的85%左右。近些年随着对卵巢上皮癌病因认识的深入和治疗技术的提高,其死亡率以及大大降低,但预后依然为广大临床医师视为难点,主要原因就是其复发率较高、预后差[1]。所以现阶段很多研究人员把研究重点放到了寻找合适的标志物以判定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在众多标志物中,血清CRP与卵巢上皮癌预后关系的报道非常少,但也引起一些临床医师的注意,笔者就两年来对CRP和EOC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妇科住院的卵巢上皮癌患者54名,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OC。年龄35-78岁,平均45.13±10.67岁。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血6ml,取上清液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的Immage型测试仪测定血清CRP,正常值为0-8mg/L,所以CRP≤8mg/L即为阴性,>8mg/L即为阳性。Ⅰ期患者予全子宫、双附件切除,Ⅰc以上加大网膜切除,晚期(Ⅱ-Ⅳ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观察患者手术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患者满意情况、残余灶大小等影响预后的因素与CRP水平和阳性间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χ±s或中位数表示,计数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经检测后明确血清CRP阳性患者36名,阳性率为66.67%。FIGO分期、腹水和淋巴结转移与CRP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联,FIGO、组织分级、腹水、淋巴结转移与CRP的阳性率关联度较大,各参数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CRP水平越高,患者满意度越差、术后残余灶也越大。

3讨论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涉及多个系统与器官,是机体组织受到感染、创伤等损伤时产生的一种急性相蛋白[2]。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多种恶性肿瘤好发于感染、慢性刺激和炎症部位,其中15-20%的肿瘤发病与炎症相关,主要原因为机体在炎症反应中释放的介质和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3];另有研究发现CRP水平的升高对食管癌、肺癌、肝癌和宫颈癌的不良预后有较大影响,分析为肿瘤组织坏死或正常组织在遭到肿瘤侵袭后产生的非特异性炎症介质可诱导肝细胞大量合成CRP进一步是血清CRP升高,所以由此推断CRP水平与机体炎症或肿瘤恶性程度和转移有密切关联。排卵过程即极为一类炎性过程,所以属于卵巢癌的致病因素,妊娠、哺乳等阻止排卵的行为可较大程度降低卵巢癌发病率也证实了以上观点,另外卵巢癌还有其他炎性危险因素,如盆腔炎等,这都间接证明了CRP月卵巢癌的密切关系,本研究显示随着临床分期等级的提高即卵巢上皮癌程度的加深,血清CRP的水平相应升高,且阳性率也大幅提升,说明血清CRP与临床分级有着极大的关联,而有大量研究证明Ⅰ、Ⅱ、Ⅲ、Ⅳ期的生存率分别为82.7%、74.3%、40.4%和20.9,间接提示CRP可预测患者术后生存率[4]。而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既是卵巢癌重要的播散途径也是影响放化疗效果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者;腹水阳性者的生存率仅为阴性者的50%,一般伴有腹水者多为Ⅲ期及以上的患者,治疗后多伴有广泛的复发灶,其预后多不乐观,其CRP阳性者也明显高于阴性者,者都提示了CRP与EOC预后的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中,医师应对血清CRP予以一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Kim H,Yang DH,Park,et al.Incremental prognostic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irc J,2006,70(11):1379-1384.

[2]韩妮,牛秀敏.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1):20-23.

[3]梁克山,谭兰.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研究及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6):643-646.

[4]刘丹,张雪玉.卵巢上皮癌预后的相关因素[J].宁夏医学院院报,2006,4(28):175-176.

上一篇: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浅谈维生素K及其临床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