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检测范文

时间:2023-10-06 23:40:50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篇1

关键词:肝炎病毒 标志物 血清学检测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损害肝脏为主的全身性的急性或慢性持续性传染病,病原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其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如下。

一、HAV的血清学检测

HAV引起的甲型肝炎是我国发病较高的病毒性肝炎,常引起区域性流行。HAV抗原检测反映了病毒血症的存在,但是检出率低。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清抗体的测定。HAV感染后,病人体内出现二种抗体,一种是HAV-IgM.该抗体在黄疸期开始出现,急性达最高浓度后开始下降,发病第12周后消失,但在感染好转或复发时可重新出现或效价升高,表明抗体效价与HAV的活动和复制水平呈平行趋势。血清抗HAV-IgM的检出是确诊HAV急性感染的重要免疫学依据,也可用于甲肝复发的动态观察。另外,抗HAV-IgM还可从病人唾液中查出。另一种抗体为HAV-IgG,也在感染早期出现,2~3个月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并保存终身,该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单份血清阳性显示机体已经建立免疫力,见于既往感染或注射甲肝疫苗后;双份血清(间隔2~3个月),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时,也有回顾性诊断急性HAV感染的意义。

二、HBV的血清学检测

由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所以,HBV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HBV血清学标志的检测,最常用的HBV“五项指标”检查(即HBe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可用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BV-DNA。目前多采用ELISA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普通的 ELISA方法因本身方法学的局限,使之在临床应用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试剂的灵敏度太低、变异大、特异性不强、线性范围小、前带现象、后带现象等,需做进一步的分析,才可对HBV的浓度进行正确的检测及评估。HBs-Ag的检出为HBV感染的标志:急性乙肝者感染后20~24天,ALT升高前2~8周可检出,慢性乙肝多呈持续阳性,极难彻底清除。抗HBs出现于乙肝恢复期,是保护性免疫的标志,单项抗HBs低效价阳性多为非特异性反应引起的假阳性(疫苗接种者除外)。抗HBc为总抗体,包括IgG、IgM、IgA、IgE。目前认为HBc不具有保护性,该抗体阳性为HBV感染的标志。HBeAg迟于HBsAg一周出现,先于HBsAg消失,持续阳性R10周预示慢性化。抗HBe为保护性抗体,是病毒复制终止,传染性降低或消失的标志,一般不与HBeAg同时出现。PCR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BV-DNA具有高敏感性,HBV-DNA阳性表明HBV感染且具有传染性。

三、HCV的血清学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可以通过皮鞋、黏膜或母婴传播。潜伏期为2~26周。HCV是RNA病毒,具有极高的变异性。HCV变异的原因是“免疫逃避”,HCV变异的血清学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酶免疫法测定,特异性强但灵敏度不够高,而ELISA法应用较多。许方等研究发现,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HCV-cAg也是在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出现的早期感染标志,几乎与HCV-RNA同时出现,且ELISA法检测HCV-cAg简便、快速,能开展ELISA检测的实验室均可开展,并且无需增加特殊设备。HCV-cAg检测与HCV-Ab检测能相互补充,两者联合检测更理想,能有效减少丙肝窗口期的漏检,有助于实现丙肝的早期防治。

四、HDV的血清学检测

HDV引起的丁型肝炎在我国感染率不高。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是乙肝病毒的专性共生体。HDV感染的诊断可采用酶免疫试验、放射免疫试验及ELISA法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原标志物,但由于抗原标志物多出现于发病早期,且进持续1~2周,故诊断较晚的急性感染者不能检出。慢性感染者,由于HDV与抗体形成了复合物,检验也很困难。急性感染1~2周内HDV抗体检测率为90%,而持续高效价抗HDV-IgG或IgM的检出有助于慢性感染的确诊。

五、HEV的血清学检测

戊型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发展中国家,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青壮年感染为主,男性居多。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HEV引起的戊型肝炎主要在我国新疆等地流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但目前认为和血液传播也有关。目前临床常用检测病人血清抗HEV来判断感染情况。若抗HEV阳性表示感染,两份血清抗体效价是4倍以上增加有助于诊断急性感染。孙俊红等认为抗-HEVIgM检测是诊断戊肝近期感染最重要的方法,抗-HEV IgG检测对戊肝感染长期鉴别诊断最为重要。对于戊肝诊断早期应以抗-HEV IgM检测为主,以抗-HEV IgG检测为辅,对于发展期则应抗-HEV IgG为主,抗-HEV IgM为辅。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机会大大增多,个别餐饮部门餐具消毒不规范,人员体检不正规,导致急、慢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些肝炎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在一些外界因素(与乙肝感染患者接触、过度疲劳等)的影响下会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生。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越来越多,多种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在病毒性肝炎分类、诊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地理解这些检测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对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勇,张莹.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3):236-238.

[2]许方,李晓兰,祝琳.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5):713-715.

[3]孙俊红,李雷花.戊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学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91-92.

血清学检测篇2

目前,养殖业越来越向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动物疾病的感染率越来越多,健康养殖动物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动物疫病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中,血清学检测往往成为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血清学检测通常指利用利用抗原可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利用已知的抗原来检查血清或其它样品中是否含有相应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技术已在兽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畜禽养殖生产上有直接琼脂扩散、凝集试验、ELLISA等检测方法,早在20世纪初,Jones就将这种检测方法中的试管凝集法应用于鸡白痢的检测上。从此,血清学抗体效价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控制中发挥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有效管理畜群、保证养殖业生产健康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疫病预防

1.引种检疫

新引的种畜禽必须先放到隔离区,一定要注意健康检疫,对选购的畜禽抽血送到实验室进行血清抗体检测,避免引入阳性带毒个体。对某些抗体阳性的新种坚决不引种,尽量避免一些传染病通过引种环节传入养殖场。

2.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制定

2.1母源抗体检测

制定畜禽场免疫程序,从免疫幼畜的第一针抓起。免疫效果好坏,与母源抗体的高低有密切联系,母源抗体太高时打苗,免疫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当母源抗体的阻断率高于70%时,免疫效果就较差;母源抗体太低时打苗,野毒可以趁机而入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风险。仔畜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与母畜免疫时间相关联。确定第一针疫苗的注射时间, 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血清学检测来监测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最佳时机并为以后的免疫打好坚实的基础。

2.2确定再次免疫接种时间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的免疫接种时间是有效免疫的关键。疫苗免疫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不断增高,达到高峰后再逐渐下降,到一定时间后降到保护范围以下,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进行免疫。所以应根据抗体的消长规律,来确定疫苗免疫的间隔时间。血清学监测经过首次免疫的动物群,可以有效的判断的抗体水平,从而确定再次免疫接种时间。

3.免疫程序的修定

3.1监测疫苗接种效果

完整的免疫程序需要依靠血清学检测免疫后抗体水平,评估猪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判定选用的疫苗的质量、免疫方式有效性和免疫程序合理性。当发现免疫后效果并非预期效果,对原来的免疫程序进行修正和优化。。

3.2检测养殖场存在问题

畜禽群体抵抗力持续平稳,才能没有发生疫病的危险,定期监测血清抗体水平,可以尽早发现问题,提前预警;可以对不同批次免疫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很多病原的侵袭,从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是有发病的危险,只有通过定期血清学抗体监测,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二、疫病诊断

在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的病型不断出现;持续感染与潜伏感染时常发生,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困难加大,只靠症状和病理解剖很难确诊,必须应用实验技术才能解决问题。病原学诊断在动物疫病防治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分离病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实际生产中畜禽一旦发病,需要及时迅速诊断,以减少生产损失,血清学检测方便快速,可以最大地避免损失。

三、疫病净化和根除

养殖场要达到疫病净化的标准,最关键的指标就是保持一段较长时间的无发病和无感染状态,这就需要进行持续的疫病监测。血清学试验用于疫病净化最成功的案例是猪伪狂犬病。应用gE基因缺失疫苗,配合gE- ELISA试剂盒的检测,可以区分野毒感染动物和疫苗产生的抗体,逐步实现伪狂犬病的净化。E2蛋白是猪瘟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是抗猪瘟病毒感染的主要保护性抗原,由E2蛋白基因制备猪瘟疫苗,产生的抗体可以和野毒抗体区分,可以鉴别猪瘟野毒株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对于猪瘟净化的作用在于检测到野毒株侵入猪体内产生的抗体,查找感染猪只。2007年通过用原核表达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蛋白,建立了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度的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渡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准确鉴别诊断H5N1亚型禽流感的早期感染。

总之,血清学监测抗体技术已经农业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尤其在动物的疫病预防、疫病诊断和疫病净化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在畜禽保健管理上已愈来愈受到重视,是养殖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郝飞,汤德元,罗险峰等,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净化及其效果的检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3(4):39-41.

[2]蔡葵蒸,张明林,柴君秀等,猪瘟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检测[J].中市兽医科技,2002,32(2):27-28.

[3]路秀英,周凤云,李淑红等,血清抗体效价检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7):77.

[4]姚敬明,孟帆,吴忻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4(37.):205-208.

[5]张评浒,唐应华,仇旭升等,不同家禽红细胞悬液对禽流感血清抗体检测的影响.中国兽医科技,2005,35(4):267-271.

[6]安广文,孙刚,郊胎林等,黑龙江省种猪场疫病监测和净化技术工作研究报告.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26-27.

血清学检测篇3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1-0045-03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卵巢位于盆腔内,癌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常失去治疗时机,故急需寻找一种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近年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含有肿瘤相关因子,来源于原发肿瘤的DNA。由于血清标本来源方便和非侵入性等优点逐步替代组织学肿瘤标记的检测。肿瘤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决定,可以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遗传学改变,为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提供新依据。

1肿瘤患者血清中基因改变的研究

1.1血清游离DNA的来源 上世纪60年代,首次在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发现游离DNA及其抗体,近年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血浆中D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患,并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血清DNA中检测到与相应的原发肿瘤相一致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从而使外周血DNA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关于肿瘤外周血DNA的来源及其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假说。①循环肿瘤细胞或微转移灶的裂解:据推算,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如果能测及DNA时,每毫升血液中至少含有1000~10000个肿瘤细胞,显然外周血中没有足够的肿瘤细胞产生如此高水平的DNA,故这种假说不能完全解释肿瘤患者外周血中DNA的来源。②肿瘤细胞的坏死;有证据表明在瘤体较大的患者或发生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浆中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外周血DNA,因此推测外周血DNA有可能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坏死。可是有些早期肿瘤患者能检测到外周血DNA,而且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外周血DNA不因肿瘤细胞坏死而增加,有时反而明显降低,故肿瘤细胞的坏死亦不是外周血DNA的惟一来源。③肿瘤细胞的凋亡:由于血浆DNA电泳后表现出凋亡细胞所特有的梯度条带,一些学者提出了外周血DNA来源于肿瘤细胞凋亡的观点。④细胞自发性释放DNA:淋巴细胞或离体培养的器官能通过一种自我平衡机制自发释放白复合物,并优先释放细胞内新合成的DNA。据此有学者推测肿瘤循环DNA可能也会以同样方式释放人血。目前,关于肿瘤患者外周血DNA的来源还不能具体确定,具体来源及机制还有待于今后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1.2卵巢癌患者血清游离DNA微卫星变化的研究近年研究表明,血清中游离DNA存在着微卫星变化,微卫星变化包括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丢失(Lossof-Heterozy2gosity,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ierosate insta-biliry,MS1),微卫星不稳定性(MS1)是近来发现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现象[2,3],是继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后又一新的肿瘤发生机制。微卫星(mierosat-ellite,MS)是短串核苷酸的简单重复序列,重复单位为2~6个核苷酸,重复次数在20~100左右。MSI是在DIMA复制过程中,由于删A链的滑动,导致MS中重复单位的插入和缺失,引起任何MS长度的改变,出现新的微卫星等位基因。MSI是人类错配修复基因变异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大量文献提示了卵巢瘤组织的3p、6q、8 q、9q、13q、X染色体微卫星位点均有频繁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且该类染色体特定或附近区域可能存在着某些与卵巢癌相关的候选抑癌基因。现将其部分研究结果总结叙述如下:

1.2.1卵巢癌患者血清DNA与肿瘤组织DNA3号染色体(3p14.25)变化 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卵巢癌组织中出现高频率的3号染色体短臂(3p14,25)等位基因缺失,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与卵巢癌相关的抑癌基因[7,8 3]。张华等[9]研究以卵巢癌患者血清标本为DNA来源并结合相应的癌组织标本,分别对3p14,25的4个微卫星位点,(D3S1029、D3S1228、D3S1300、D3S1481)进行杂合性丢失检测,其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癌的发生与卵巢癌患者血清DNA与肿瘤组织DNA3p14,25出现杂合性丢失密切相关,血清3p14,25出现杂合性丢失率与卵巢癌恶性程度有关。在3014-21区域存在着SEMA3B、RASSF1A等抑癌基因。Xiang R及Tsc等[10]。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肾瘤、肺癌、等恶性肿瘤中均出现该区域多个微卫星位点的LOH。徐军等研究3号染色体(3p14)等位基因的LOH,他们选择3014上的3个微卫星位点(D3S1234、D3S1300、D3S1312),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发生至少1个位点缺失的百分率为67.7%,发生2个微卫星位点缺失的为35.5%。

1.2.2卵巢癌组织17号染色体(17p13.1,17 q211)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l)梁惠琪、关明等利用新鲜卵巢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DNA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7号染色体上5个微卫星位点,它们都是(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D17S513、TP53、D17S855、D17S806和D17S579,分布于17号染色体不同位置。D17S513位于17号染色体端粒处,TP53定位于17013.1,在p53附近,D17S855、D17S806和17S579定位于17q21.1,在BRCA 1附近。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 rand Confo rmat ion Po lymo rphism,SSCP)分析法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l),并用银染方法显示结果。其结果表明17号染色体定位于抑癌基因BRCA 1附近的3个微卫星位点以及p53附近的微卫星位点均频繁地出现MSI。证实了频繁发生微卫星不稳定的染色体区域附近,可能存在抑癌基因,并且有可能引起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

1.2.3卵巢癌患者血清DNA抑癌基因BRCAI/TP53基因杂合性丢失LOH) 高海峰、傅士龙等选用了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两个抑癌基因BRCAI及TPP3中四个微卫星位点对卵巢癌患者血清DNA及其相应肿瘤组织DNA的BRCA1/TP53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 2 gosity,LOH)的研究,结果提示卵巢癌患者血清DNA与肿瘤组织DNA中BRCM及TP53基因LOH密切相关,从而证实了卵巢癌患者血清DNA主要来源于原发肿瘤组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血液N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并提示体液包括血清、血浆及腹水。DNA中高频率遗传学标志变异的检测对于监控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此血清DNA微卫星变异分析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性临床应用价值的分子检测方法。

2卵巢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类改变的研究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蛋白类异常改变主要为促进

细胞增殖因子、促进新血管形成的因子及各种酶类异常表达。实体肿瘤是依赖血管性肿瘤,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和转移途径,在没有新生血管之前,肿瘤只能生长到1~2mm,不能发生转移,在新生血管后,肿瘤会呈指数倍增长,转移机会也随之增加。现就与实体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的两个因子进行叙述,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EGF是已知的作用最强、最专一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之一。Pdlar等[16]分析了68例临床Ⅰ、Ⅱ期的卵巢癌患者的VEGF表达水平,发现VEGF阳性者平均生存期为22个月,而阴性者的平均生存期大于108个月,两者的平均生存期限有着极显著性差异(P

2.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ffactor,bFGF)是一种具有促进有丝分裂,能够促进包括内胚层、中胚层和神经内胚层来源的多种细胞和组织生长、分化,同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和血细胞生成等生理功能。bFGP可能通过下面两种主要机制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①通过过表达bFGP,而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促进细胞过渡增殖和肿瘤生长。②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丰富营养。李萍、李新鸣等研究发现卵巢癌CAOV3细胞经bFGF处理,细胞增殖比明显增加,且与bF6P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

3卵巢癌患者血清检测的意义及前景

卵巢癌患者血清游离DNA的研究成果,结合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分析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癌前病变及卵巢癌的预后,并可为早期干预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组织学研究取材的肿瘤不能完全代表肿瘤组织全体,而外周血肿瘤DNA可以起源于肿瘤内部任何一个亚克隆的群体,因此能更全面地反映肿瘤细胞丰富的基因改变,基因异常可以翻译异常的蛋白质。由于血清学监测可重复性强且无创的特点,对外周血DNA肿瘤特异性基因尤其是转移复发相关基因的遗传学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过甲基化、基因多态性改变等进行检测已成为颇有前景的肿瘤转移复发预测和预后监测的有效手段。它能早期、动态地实施监测并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为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是否需要尽早进行防止转移复发的干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血清学检测篇4

关键词:肝纤维化;临床检验;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随着对肝脏超微结构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认为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是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胶原在肝内的过度增加和沉积[1]。目前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影像学和血清学诊断3种。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指标,但其存在诸多缺点,如肝穿刺的盲目性、肝脏病变的不均一性、取材不够而导致误差;属于有创检查,多数患者不愿接受;不能反复取材进行动态观察。影像学诊断主要是B超和CT,但只有肝纤维化晚期才会出现影像学方面的改变,无法做出早期诊断;近年来发展的瞬时弹性超声已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尚需进一步验证。血清学诊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可进行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血清学指标包括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酶类和细胞因子3大类,笔者就这3大类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叙述。

1 细胞外基质成分

1.1  纤维连接蛋白(FN):FN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多功能大分子非胶原糖蛋白,以细胞型和血浆型存在于机体中。在肝脏所有细胞间隙都可检测到FN的存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情越重,血清中FN的含量越低。近年来研究显示肝病患者血清β-亚单位受体(FNR)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2]。

1.2  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前胶原为Ⅲ型胶原的前体,主要由肝脏星状细胞合成,释放到细胞外,Ⅲ型前胶原在转化为Ⅲ型胶原的过程中,其羧基末端和氨基末端的肽被特殊酶所裂解,主链再交联形成Ⅲ型胶原,裂解掉的氨基末端为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Ⅲ型胶原为肝内正常存在的主要胶原成分,其与Ⅰ型胶原各占1/3,在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合成增加,降解减少。Rohde等于1979年首先从牛胎皮中提取出PⅢP,随后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3-5],发现血清PⅢP升高要早于形态学观察到纤维增生,是早期反映肝内纤维化的特异性指标。另有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增高提示活动性肝纤维化,动态观察Ⅲ型前胶原可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6]。Ⅲ型前胶原诊断肝硬化的阴性预测值为91.3%~93.2%,因此,在排除肝硬化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3  Ⅳ型胶原(CⅣ):Ⅳ型胶原由内皮细胞合成,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正常肝脏肝小叶Disse间隙无基底膜,Ⅳ型胶原含量也极少,在肝纤维化早期即可见其增生,与持续沉积的粘连蛋白(LN)形成完整的基底膜,即“肝窦毛细血管化”,可以作为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的指标,其对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7]。Ⅳ型胶原是以原胶原形式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含有Ⅳ型胶原的主三螺旋区、羧基端的二聚体、氨基端的四聚体(7S片段),故测定这三种成分的含量,可以反映Ⅳ型胶原降解的情况。

1.4  血清透明质酸(HA):HA是一种糖胺多糖,由肝星状细胞合成,经血循环到达肝血窦内皮细胞降解。肝脏受损时,HA合成增多,降解减少,血清HA水平增高,是反映肝纤维化最具价值的血清学指标[8]。蔡卫民等研究显示,透明质酸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符合率最高,明显优于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9]。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HA升高的绝对值和阳性率也增高,与组织学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5  层粘连蛋白(LN):L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非胶原糖蛋白,主要来源于星状细胞,正常肝脏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于血管壁、淋巴管壁和胆管壁等部位,在细胞间粘连、分化和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时,LN可与其他ECM成分交联,形成基底膜样结构,故此指标可以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和汇管区纤维化。研究显示,LN与肝纤维化程度和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可作为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10]。

2 胶原酶类

2.1  脯氨酰羟化酶(PH):胶原合成的重要酶,其活性与纤维生成的刺激有关,在肝细胞损伤之后而胶原增生之前,其活性升高最明显。肝纤维化时干细胞内及脂质细胞内PH含量明显增加,在乙醇性肝病及四氯化碳诱发的鼠肝纤维化模型中,PH的活性明显增高,可作为肝纤维化活动早期的诊断指标之一。

2.2  脯氨酸肽酶(PLD):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水解酶,与胶原蛋白的降解密切相关,是反映胶原蛋白分解的重要指标。目前认为PLD与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有关,在肝炎时与ALT同时升高,可能与炎性反应、坏死有关,在肝硬化时PLD增高而ALT正常,可能与肝纤维化有关。其诊断肝硬化的敏感度为90%,特异性仅为60%[6]。

2.3  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1):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平衡在ECM降解过程中其重要的作用。MMPs至今已发现13种,分别从MMP-1至MMP-13。该酶与组织修复、纤维化及肿瘤转移浸润等有密切关系。其中,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的为MMP-2,由肝脏星状细胞和Kupffer细胞分泌,参与降解胶原和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TIMP1对MMP-2降解ECM有特异性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早期,MMPs轻度增高,而在肝纤维化中晚期MMPs活性降低[11]。谢彦华等报道,当血中MMP-2水平增高,则提示慢性肝炎已向肝纤维化发展,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12]。

3 细胞因子类

3.1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ECM沉淀促进剂,可以通过上调基质成分的转录、翻译和翻译后的步骤、促进基质蛋白和受体的产生、减少MMPs的合成及增加TIMPs的生成等多个环节起作用。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深,TGF-β1在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加,血清水平升高[13],可用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脏受损程度的判断[14]。

3.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该因子由血小板分泌,可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和贮脂细胞增殖及DNA合成,抑制胶原的降解。PDGF是促进肝病患者肝脏纤维增生的细胞因子。

综上所述,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与肝脏损伤、肝纤维化的水平及程度密切相关。然而,能够准确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必须具备高度的肝脏特异性以及生物半衰期不受尿液排泄、肝窦内皮细胞摄取和胆汁分泌的影响。现有的指标都无法满足这样的标准,任何一项血清学检查都不能准确鉴别和预测肝纤维化的程度。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肝纤维化水平的判断及对肝硬化的诊断,是今后研究的方向[15]。

4 参考文献

[1] Friedman SL.Molecular regulation of hepatic fibrosis,an integratedcellular r esponse to tissue injury[J].J Biol Chem,2000,275(4):2247.

[2] 张春兰,石亚玲.肝纤维化指标与疾病程度、病毒含量及病理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32(1):447.

[3] 李  颖.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诊断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2):138.

[4] 路宝川.96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J].医学综述,2005,11(2):191.

[5] 李嫒嫒,田  茵.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作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1):39.

[6] 何  云,王建宾,王宇明.肝纤维化程度诊断方法评价[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2,4(3):35.

[7] Rosenberg WM,Voelker M,Thiel R,et al.Serum markers detect the presence of liver fibrosis:a cohort study[J].Gastroenterology,2004,127(6):1704.

[8] 陆伦根,曾德明.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603.

[9] 蔡卫民,陶  君,翁红雷,等.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23.

[10] 崔东来,姚希贤.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检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683.

[11] Okazaki I,Watanabe T,Hozawa S,et al.Molecularme chanism of the reversibility of hepatic fibro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rol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0,15(1):26.

[12] 谢彦华,李  里,王立娥,等.基质金属蛋白酶-2、-9与肝纤维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2):82.

[13] Okuno M,Moriwaki H,Imai S.Retinoid exacer bate rat liver fibrosis by inducing the activation of latent TGF beta in liver stellate cells[J].Hepatology,1997,26(4):913.

[14] 刘  芳,刘金星.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86.

血清学检测篇5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血清学检测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26-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目前临床中主要是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测及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判断患者病程和传染性、治疗及预后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复杂多样性,导致部分患者的HBV感染复制状况难以判断,另一方面HBVDNA虽是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能够强有力的表明其具有传染性[2],但是因为在严格限制要求的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迅速有效的检测出来。笔者通过血清学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和HBVDNA检查,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标本资料: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或是住院治疗时检测出来是乙型肝炎的92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龄在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岁。

1.2仪器和试剂:本次研究中HBsAg定量检测所使用的仪器是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i2000免疫发光检测系统,诊断时所使用的试剂也均是由此公司提供的;HBVDNA检测仪是由美国PerkinElmer公司提供的PE7000自动荧光PCR仪,FQ-PCR试剂盒的灵敏度为200copies/ml,是由中山大学提供;ELISA诊断试剂盒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检测方法:空腹静脉采血2.0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c、抗-HBs、HBeAg、抗-HBe。稀释血清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HBsAg含量,单位是IU/ml。

1.4数据处理: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并通过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算t值和卡方值,P

2结果

2.1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血清HBVM(ELISA)和HBVDNA阳性(PCR)检测结果中有几种模式,包括HBsAg、抗-HBs、HBsAg+HBeAg、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抗-HBc+抗-HBs、HBsAg+HBeAg+抗-HBe+抗-HBs、HBsAg+HBeAg+抗-HBs、HBsAg+抗-HBc+抗-HBe、HBsAg+抗-HBc、抗-HBc+抗-HBe、抗-HBe、抗-HBc几种。

2.2HBsAg与其他乙肝感染标志物比较:HBsAg阳性HBVM阴性与HBsAg阳性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相比较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FQ-PCR是临床中用于基因诊断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检测是采用完全闭合性管,因为其之后不需要PCR处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可以采用实时的检测技术,所得Ct值和原始模板数量完全呈线性相关,定量准确率很高[3]。其与普通的PCR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而且由于其应用荧光探针,可以通过光电传导系统直接探测PCR在扩增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从而获得定量结果,具有光谱的高精确性和DNA杂交的高特异性。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后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5项内容的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因为绝大部分的HBV感染者只是携带者,同样会产生免疫应答,得到不同的“两对半”模式。因此,从根本上讲“两对半”结果的阳性,只能反映感染了HBV,与临床病情轻重无关。

本次结果显示,HBsAg阳性HBVM阴性与HBsAg阳性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相比较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HBsAg阳性HBVM阴性与HBsAg阴性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相比较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HBsAg阳性和HBVM的复制联系密切。

参考文献

[1]谷香珍,张敬党,王霞,王大凡,连英姿.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383.

[2]刘灿,翁义锐,陈永东.乙肝患者HBsAg定量与HBV2DNA及乙肝标志物模式的比较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4):124~125.

[3]徐三兰,洪艳华.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1~1692.

[4]马春燕.250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经验总结,2009,7(1):26~27.

血清学检测篇6

关键词:甘薯;病毒病;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

中图分类号:S435.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82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23

Identification of Virus Diseases in Main Sweetpotato Cultivars in Hubei Province

LIU Yi1,SU Wen-jin2,LEI Jian2,WANG Lian-jun2,CHAI Sha-sha2,YANG Xin-sun2,ZHANG Wen-ying1

(1.College of Agricultur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5,Hubei,China;2.Food Crops Institute,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bei Key Laboratory of Food Crops Germplasm and Genetic Improvement/Hubei Sweetpotato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hirty-nine samples of three sweetpotato cultivars collected from two major producing area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tested by NCM-ELISA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all the samples, one sample infected SPCFV and the other one infected SPVG, disease detection rate of them was 2.56%, respectively; Eighteen samples infected SPFMV, detection rate was 46.15%; Four samples infected SPLV, detection rate was 10.26%. Eshu No.6 got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which was 66.67%; The detection rate of Xushu No.22 and Fushu No.18 was 45.45% and 43.75%, respectively. The sanitary stat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e cultivars in Ezhou infected more kinds of virus diseases than in Wuhan. Among all the tested virus diseases, SPFMV was the most popular kind of disease,sample infection rate in one collection area was 52.12%; The following virus disease was SPLV,sample infection rate in one collection area was 20.00%. Neither of the two areas’ detected sample had found SPCSV,but it wasn’t meaned that SPCSV didn’t happen in two areas, so we need further large-scale survey.

Key words: sweetpotato; virus disease; NCM-ELISA

甘薯是中重要的粮食与经济作物,其产品已经延伸到食品、能源等各个领域[1]。甘薯作为湖北省主要的杂粮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6%,同时由于湖北省位于国内南北两大甘薯种植优势区的交叉地带,常年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十,产业发展快速。近年来,各个甘薯种植新区相继建立,甘薯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各地区间引种日益频繁,导致了甘薯病毒病危害更为严重,已成为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甘薯病毒病往往采取复合侵染的方式进行危害,繁多的病毒种类给病毒病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常根据种植季节的不同,甘薯病毒病侵染可以造成30%~50%不等的损失[2],甘薯病毒病造成的甘薯品质下降和种性退化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3,4]。为了减少甘薯病毒病的传播与蔓延,特别是一些危险性病毒病的传播与侵染,对一些主栽甘薯品种进行病毒检测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甘薯病毒病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症状学检测、指示植物检测、电子显微镜检测、双链RNA分析、核酸斑点杂交以及血清学检测等[5]。其中血清学检测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甘薯病毒病检测方法之一[6,7]。血清学检测法包括免疫电镜法(ISEM)、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DAS-ELISA)、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等,其中NCM-ELISA法以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逐步取代了DAS-ELISA法被应用于甘薯病毒病检测[8]。

由于本试验所采集的样品主要来自湖北重要的甘薯品种试验基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调查结果对湖北省甘薯病毒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NCM-ELISA方法常存在假阳性反应,使得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其真实性还需进一步验证,加快RT-PCR等快速、有效的分子水平检测方法的建立,以适应现代科研及生产的需要尤为重要[1,23]。

3.3 甘薯病毒病的防治

甘薯病毒病发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已知的甘薯病毒病都可以通过块根和嫁接传播,还可以通过菟丝子、粉虱以及牵牛或野生烟草的种子进行传播[20],其寄主的种类也十分复杂多样,尤其喜好寄生在牵牛属植物上[11]。甘薯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往往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以及品种抗性,此外还与土壤、耕作制度和栽植期有关。因此,甘薯病毒病的防治可采取农业防治的方法,如保持田间清洁、去除菟丝子或其他牵牛属植物类田间杂草、避免与牵牛属作物进行间作以及采用轮作的方式以阻断病害的循环。此外,对蚜虫、粉虱等病毒传播媒介进行有效控制也可减轻甘薯病毒的传播。但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虽然杀死了蚜虫、粉虱等病毒传播介体,却污染了环境。截至目前为止,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好方法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脱毒甘薯苗,配套良好的耕作栽培制度,提高病毒病检测和预防效率[24,25],综合以上措施可以达到控制甘薯病毒病进一步蔓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蒲志刚,曲继鹏,吴 洁,等.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270-273.

[2] 邢继英,杨永嘉.甘薯病毒病检测方法[J].植物保护,1995,21(2):38-40.

[3] 安 康,房伯平,张雄坚,等.甘薯种质资源病毒病调查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3(4):39-40.

[4] 李汝刚,蔡少华,SALAZAR L F.中国甘薯病毒的血清学检测[J].植物病理学报,1990,20(3):189-194.

[5] SALAZAR L F. Serological Methods for Virus Detection. In Potato Viruses and Their Control[M].Lima: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1996.

[6] WINFERIED H. Tissue-print immunoassay-a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J].Pl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9,49:7-9.

[7] HAWKES R,NIDAY E,GORDON J. A dot-immunobinding assay for monoclona and other antibodies[J].Analytical Biochemistry,1982,119(1):142-147.

[8] 马 丽,张春庆,周玉亮.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88-91.

[9] MOYER J W,SALAZAR L F. Virus and virus-like diseases of sweetpotato[J].Plant Disease,1989,73(6):451-455.

[10] 王明霞,李德福.几种引进蔬菜病毒病检测及对引种工作的建议[J].中国蔬菜,1995(3):35-36.

[11] MOYER J W,KENNEDY G G.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weet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J].Phytopathology,1978,68(7):998-1004.

[12] 张振臣,李大伟,陈健夫,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特异抗血清的制备[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2):177-179.

[13] 付振艳,张振臣.甘薯病毒G(SPVG)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38-41.

[14] 黄玉娜,张振臣.甘薯潜隐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3):255-259.

[15] 张业辉,秦艳红,乔 奇,等.甘薯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J].植物病理学报,2011,41(1):57-63.

[16] ABAD J A,MOYER J W. Det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weetpotato feathery virus in sweetpotato by in vitro transcribed RNA probes, membrance immunobinding assay and direct bloting[J].Phytopathology,1992,82(3):300-305.

[17] KARYEIJA R F,KREUZE J,GIBSON R W,et al. Two serotypes of sweet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in Uganda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resistant sweetpotato cultivars[J].Phytopathology,2000,90(11):1250-1255.

[18] BRUNT A A,CRABTREE K,DALLWITZ M J,et al. Viruses of Plants:Descriptions and Lists from the VIDE Database[M].Wallingford UK:CAB International,1996.

[19] 张立明,王庆美,马代夫,等.甘薯主要病毒病及脱毒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316-320.

[20] 瘟帜龋葛应兰,李建波,等.甘薯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35(1):92-96.

[21] 乔 奇,张振臣,张德胜,等.中国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J].植物病理学报,2012,42(1):10-16.

[22] 张 盼.甘薯病毒病害(SPVD)病原的检测方法和分子变异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2.

[23] 王关林,刘 娟.甘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5(3):7-15.

[24] 蒋明权,王 钰,林 毅,等.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38-1039,1044.

血清学检测篇7

摘要:目的 了解海口市劳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 方法 对调查对象全部进行ELISA HIV抗体检测,并对阳性者血送HIV确认实验室进行WB确认。 结果 检测2245例特殊人群抗-HIV抗体,检出HIV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445%。 结论 特殊人群不但是犯罪高发人员,也是HIV感染高发人群,因此要做好高危人群的干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血清学;检测

Serological test of HIV/AIDS in specific populaiton in Haikou C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HIV infection among criminals detained in Haikou for reforming through la-bor. Methods Antibody to HIV was detected from venous blood of the criminals by ELISA. Results Totally2245persons were detected and ten positives were discovered with a positive rate of0.445%. Conclusion The detained criminals are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HIV infection.Thus not only intervention be carried out but the measure of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HIV infection from high risk population to gerneral population be slso taken.

Key words:HIV;Serology;Detection

艾滋病(AIDS)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随着流行的进程在日益加深,控制AIDS的传播速度是性病、AIDS防治工作者当务之急。劳教人员、羁押人员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的感染状况直接影响到AIDS的传播速度。为了解特殊人群HIV感染状况,2005年对海口市特殊人群进行了抽样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海口市劳教所一个,对劳教人员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按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询问,填好调查表后,采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待检。

1.3 检测方法 抗-HIV抗体初筛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试剂由北京万泰公司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第一次初筛阳性经两次复核后都阳性或一阴一阳者送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免疫印迹(WB)法进行确认。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检测2245人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16岁,其中≤20岁47人,21~30岁1195人,31~40岁843人,41~50岁79人,≥51岁2人。

2.2 HIV感染者检出情况 共调查特殊人群2245人,检出HIV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445%,其中7例为静脉吸毒者,占70%;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33岁;有1人有过性乱史,1人有供血浆史。

2.3 监测对象的情况 检测2245人,吸毒者1270人,占56.57%;有性乱史者298人,占13.27%。

3 讨论

从海口市特殊群体的检查结果来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0.445%,明显高于性病门诊就诊人群(0.023‰)及性罪错人群(0.026‰) [1] ;静脉吸毒是我国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占累计感染总数的63.7% [2],在10例HIV感染者中,静脉吸毒者占70%,性乱者占有10%,这部分特殊人群不仅是犯罪人群,也是HIV感染高发人群,同时也是我们重点监测人群和行为干预人群 [3] 。吸毒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大多数为青壮年,正处于性活跃期,他们是HIV在吸毒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传播的重要桥梁之一,这特殊人群应加强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教,提高他们的防护能力和主动检测的意识。

10例感染者中有7例是静脉吸毒者,1例有性乱史、1例有卖血浆史,吸毒者大多数都有高危,提示感染途径可能由血液传播向性途径转移,开展性道德教育,提倡有保护性势在必行。对这些特殊人群应做好出所后的教育,告诉他们省内有HIV感染者的免费治疗和普通人群免费自愿检测的机构,利用多种方式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

海南省于2005年开展了HIV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由于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不理解、有顾虑,检测人数较少,应加强对收容人员、羁押人员、劳教人员等进行定期检测,对于提高HIV感染者检出率,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娜,陆玉珠,王芳乾,等,8209例高危人群HIV检测结果[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58.

[2]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2年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进展情况[R].cn.

血清学检测篇8

【关键词】 布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菌可侵袭机体的各个脏器。急性期例患者以发热、寒战、多汗、乏力关节酸痛、肝、脾及肿等症状和体征为多见;慢性期(病程长于1年)的患者病程长, 反复发作, 还会有骨和关节的器质性损害, 常伴有精神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此病不仅造成肉体痛苦, 精神压力, 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和危害。布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 染疫的家畜――病羊, 是布氏菌的主要传染源。近年来, 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 个体自养家畜增多, 自由交易频繁, 牲畜流动性大, 导致布氏菌疫情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仅2012年, 辽源地区检测人间布氏菌病129例中, 有阳性41例, 阳性率为31.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来源于辽源地区2012年1~12月份各卫生医疗单位采集上送及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科接诊患者的血清标本129例, 男91例, 女38例。年龄10~79岁。其中11例来自于辽源市区, 118例来源于辽源市东辽县云顶镇、安恕镇、沙河镇、安石镇、辽河源镇、建安镇、白泉镇、渭津镇、凌云乡、金洲乡;东丰县拉拉河镇、横道河镇、那丹伯镇、猴石镇、杨木林镇等。118例中有10例家中无羊, 其他为自家养羊。身体状况良好均有劳动能力。

1. 2 检测方法

1. 2. 1 平板凝集反应(PAT)。

1. 2. 2 试管凝集反应(SAT)。

1. 3 结果判定

1. 3. 1 平板凝集反应(PAT):0.02 ml血清量出现(++)为阳性, 0.04 ml血清量出现(++)为可疑。

1. 3. 2 试管凝集反应(SAT):凝集价在1:100(++)以上者为阳性, 1:50(++)为可疑。

1. 4 试剂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鲁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提供,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 5 诊断标准 试管凝集反应(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 (或病程1年以上者SAT滴度1.50(++)以上, 或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菌苗接种史者, SAT滴度达1:100(++)及以上, 过2~4周后应再检查, 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2 结果

2012年共检测布病病例血清129例, 检出阳性41例, 阳性率31.8%。其中男91例, 阳性35例, 阳性率38.5%;女38例, 阳性6例, 阳性率15.8%。

布氏菌对不同年龄组也易感, 10~19岁年龄组检测5例, 阳性1例, 阳性率20%;20~29岁检测9例, 阳性1例, 阳性率11.1%;30~39岁检测17例, 阳性4例, 阳性率23.5%;40~49岁检测40例, 阳性16例, 阳性率40%;50~59岁检测39例, 阳性13例, 阳性率33.3%;60~69岁检测17例, 阳性6例, 阳性率35.3%;70~79岁检测2例, 均为阴性。

3 讨论

不同性别对布氏菌均易感, 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机会的多少。通过调查看出, 男性阳性率远远高于女性, 男女比例约为6:1, 这主要是男性从事畜牧业生产、流通和畜产品加工等与疫畜及其产品的接触有直接关系, 而女性多为田间劳动或家务, 二者与传染病接触机会不同。由此可见, 与牲畜密切接触的人群阳性率较高, 人群的发病情况与牲畜接触密切程度有关。不同年龄对布氏菌易感性与性别相似, 均易感。2012年辽源地区布氏菌阳性患者年龄最小15岁, 最大65岁。在40~60岁年龄组阳性人数最多, 占阳性总数的36.5%。这是由于中年人与牲畜和畜产品接触机会要多于其他年龄组。因此, 阳性人数也相对高于其他年龄组。据有关资料记载, 在20世纪90年代后, 吉林省布病患者发病年龄统计在30~50岁年龄组, 而进入21世纪, 30岁这一年龄段大部分都已外出打工, 这就减少了与传染源的接触, 降低了感染率。

抓好对传染源的检疫工作是预防布病的首要任务。辽源地区主要以羊种布氏菌为主, 传染源消除要注重病羊。建议每年要对羔羊至少进行一次检疫。加强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病毒通过体表皮肤黏膜的接触也会进入人体从而被感染。比如接羔助产人员在处理流产胎儿和死羔时一定不要赤手抓拿流产物, 对流产物污染的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还有屠宰病畜人员、剪毛搬运人员、挤奶人员等都要做好个人防护。布病菌可悬浮于空气中, 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尘埃而感染的气溶胶传播也是传染布氏菌的途径之一。所以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穿好工作服、带好帽子、口罩等。工作结束后, 用肥皂水、新洁尔灭、来苏儿等消毒液洗手。人、畜分居, 不要把家畜放到室内饲养, 也不要让小孩和羔、犊玩耍, (本章中最小患者15岁, 就是与家中羊羔玩耍被传染而发病)。

宣传教育工作是布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部门协作, 通过各种形式及媒体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特别是对重点人群要定期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普及布氏菌病防治知识, 才能有效的控制疫情的发展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王季秋.布氏菌病各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2, 17(5):277

[2] 牟惠云, 王迪, 张国芳. 布鲁氏菌病的健康干预. 中国社区医师, 2014(23):157-159.

[3] 杨志军.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原因与防治探讨. 中国农村卫生, 2014(z1):102-103.

[4] 王大力, 李铁峰, 刘凤岐, 等.全国2010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1, 26(4):256-258.

上一篇:建筑基础范文 下一篇:车辆管理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