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时间:2022-09-06 01:13:25

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88-01

一、对试卷的基本分析

1.题型与题量: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沿用了一贯的两种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共15小题,满分50分,见下表:

2.试题的分布和分值的比例:各种题型和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标准,安排合理。试题涉及初二、初三各学期所学内容,并“由远及近”逐渐加重,体现了历史考查“厚今薄古”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详情见下表:

3.试题特点:本次考试试题以《江西省201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学科说明》为指导,新课标为准绳,试卷总体上结构合理、贴近现实、材料丰富、形式多样,试卷图文并茂,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也有反映较难的),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开卷考查的特点。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学科基本知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其特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基本重点依然是今年考查的重点。试题充分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整张试卷所涉及的考点:《辛丑条约》、解放战争、邓小平、和运动、“一国两制”、万隆会议、欧洲封建国家、古代亚非文明、美苏关系、俄国农奴制改革、慕尼黑阴谋、冷战政策、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新航路开辟、华盛顿会议、二战、工业革命、欧洲的联合等等考点,无一例外都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主干知识。在仅有的15个题目中,涉及到中国、世界历史各个板块。覆盖面广,考点密集,考查各板块的重点知识较为均衡。围绕主干知识定点设题,有效地避免了偏题、怪题,对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的备考,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古今结合,用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出所要考查的历史知识,从而反映出考生对历史的感悟与认识,凸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比如综合题第14小题就针对当下南海问题这个热点,考查与海洋有关的知识点,强调海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还有第15小题在当前欧债危机的背景下,考查有关欧洲的知识,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会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或复述,而是一面镜子,对现实有着借鉴作用。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3)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历史图片是历史史实构成的重要元素。读图与识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左图右史、图文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试题选取“知识示意图”(第2题)、“知识卡片”(第6题)、“新航路开辟”(第14题)、“欧美经济发展对比图”、“欧元危机漫画”(第15题)等不同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图片表格,考查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这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运用的综合能力,侧重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突出表现在材料分析题中,如第14题的第3、4小问特别体现出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运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

(5)注重情感,培养价值观。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充分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社会需要,充分体现了历史教育功能和借鉴作用。如第13题通过历史知识的考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试题的设计立意较高,润物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6)试题的不足之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今年中考题也存在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比如第一个选择题难度太大,而且是一个高考题,只是稍微做了些修改,作为全省的中考题不应该出现陈题、旧题,把这样一个题目放在最前面是很不恰当的。第12题感觉不够严谨,A、B两个选项都不能排除。第13题中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太少,关于主观思想、精神的问题太多,所以有不少老师说这其实是一道政治题,感觉有点跑偏了。最后,在知识点的分配上,中国史只有23分,而世界史有27分,是不是有点偏颇。

二、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中考试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很多,但重点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所以历史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重点的教学,要对《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础线索、阶段特征、基础观点等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应理解到位。

2.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容易混淆,甚至有点混乱,所以老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3.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复习时教师要梳理教材,将考点条理化、线索化,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体系。

4.老师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5.中考试题命制的原则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不拘泥于教材”、“选取原始史料” 、“创设新情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路。在命题时基本上选取教材之外的史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历史知识迁移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学中一定要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灵活处理,不能只是“教教材”,一定要“用教材教”。教师要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

上一篇:如何提高中学生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认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