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化养老趋势分析

时间:2022-10-18 02:36:38

江西省社会化养老趋势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和江西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养老模式现状,发现当前江西乃至全国的养老模式存在着许多不足,社会化养老的规模偏小,为了满足不同级别的养老需求,通过借鉴国外社区养老的先进经验,提出目前江西省社会化养老的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化养老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养老模式。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养老模式 社会化养老 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根据目前公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二)江西省人口老龄化。

根据江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西60岁以上老年人510万,占全省总人口11.44%。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650万,每年净增30多万;“空巢”家庭老人大幅增加,目前全省单身老人和独居老年夫妇共有54.86万户。除景德镇市和抚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7%外,其余9个设区市均高于7%,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而2010年江西人均GDP仅为21253元人民币,经济发展进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时间差”,属典型的“未富先老”。

目前全省共有家庭户1150万户,家庭户规模为3.67人,比2000年减少了0.09人。根据南昌市老龄委的资料,南昌市自2002年起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南昌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3.03万,占全市户籍总人数的12.8%,并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58.5万,占老年人总数11.47%,预计到2015年这一人数将达到75万左右。伴随着长寿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越来越多,解决“养老”问题成了政府部门一项重要工作。

二、我国养老模式分析

(一)我国现有养老现状。

根据民政部的《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10.1万个、床位349.6万张,每千人口平均拥有社会服务机构床位2.61张——如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计算,则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19.6张。最新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截至十二五末,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整个“十二五”期间,将新增各类养老床位342万张。

对于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12265元,以2010年1.78亿老龄人口计算,消费总量将超过2.18万亿元;考虑到国内老年人消费水平或低于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支出,预计整个养老产业规模也已达到万亿规模。而来自国家老龄委的数据也显示,201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超过1万亿元,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元。

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有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而由于传统家庭观念以及养老机构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独子养老”时代来临,“421”的家庭结构将难以承受家庭养老的重担。

(二)江西省养老模式现状。

我省现有的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类:传统家庭养老的约为90%,其次为社区居家养老,大约占老年人口总量的6%,此外则为机构养老,包括一些养老院、敬老院以及民办福利机构。根据省民政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801家。其中,公办社会福利机构1672家,民办社会福利机构129家,占地总面积44491亩,建设总面积412万平方米,工作人员11010人,在院服务对象15.7837万人,可设床位数18.5568万张,仅占我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3.1%。按照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住老年公寓与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5%左右。那么,我省仍出现近7万的老年床位空缺。与此同时,我省目前养老现状仍停留在养老院、福利院等初级阶段,养老机构普遍收住的是高龄的孤寡来人、病困老人,且养老机构规模偏小,缺乏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且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人才短缺,只能供应老年人一些简单的生活需求。

调查显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99%老年人不愿进养老机构。江西省消协于2011年11月29日公布了我省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我省老年人的养老形式与全国基本一致,选择自己居家养老的比例为59.9%,比全国略高;选择与儿女住在一起的比例为39.7%,比全国略高;住专业养老机构的比例只有0.3%,比全国低1.8个百分点。调查发现,我省老年人之所以不愿意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认为“费用太贵”的老年人占比为52.3%,比全国高出6.6个百分点;其次选择“愿意独居”或者“愿意和儿女在一起”所占比例为51.7%;认为“符合自己要求的养老机构太少”的占比为45%,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

三、国外社区养老模式的借鉴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

综上所述:国外养老社区一方面配备有专业的养老护工为老人提供即时服务,使得老年人保持了较高的身体独立性与精神独立性,减少了老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子女的依赖。其次,养老社区与度假区相结合的特点,使得社区内具有完备的居住休闲、旅游观光的功能。老人子女可以把探望老人和度假休闲结合起来,促进家庭生活的融洽,保障了老人独立且有尊严的生活状态。

因此,在建造中国特色的养老社区上应考虑三方面内容:其一,社区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社区乃至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其二,社区整体设计应该是

适合老人养老的健康、积极向上的居住生活环境,这样可以激发老年人热爱生活的欲望,有助于改善其身体机能,促进健康长寿;其三,我国鱼龙混杂的“专业护理人员”使得对老人的健康服务、生活服务、心理服务跟不上,以至出现“虐老”等悲剧事件的发生,造成养老机构在老人心中的负面影响。因此,社区必须能够保证合格的专业护理人员的有效供给,保障老人的生活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四、结论

当前江西乃至全国的养老模式存在着许多不足,社会化养老的规模偏小。伴随老年人口每年以3.2%的快速增长,单靠政府出资解决养老保障、养老居所、养老设施、养老服务是不现实的。在我国老年人多数选择居家养老以及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对服务质量及服务品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养老公寓+专业养老服务。此种养老模式一方面需要能够配备集养老、医疗、娱乐于一身的全方位养老公寓,另一方面需要辅助于集专业知识、敬业精神、爱心奉献于一体的专业护理人员,因此,将形成“产品+服务”的运作模式。

然而,发展此种养老模式,单靠政府或者社会之力都是无法完成的。因而,需要坚持在政府支持引导下,让企业参与养老设施建设投资,缓解资金紧张矛盾,通过市场的运作,向老年人提供能够立足于高标准、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通过建立养老公寓,满足养老硬件基础条件;通过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护工培训,为养老公寓的发展提供软件保障。该模式的顺利实现一方面将满足市场需求,填补了江西乃至全国市场空白;另一方面,可缓解本省养老床位紧张的状况;再者,培训基地可向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的养老护工人员;并且,该模式的顺利营运也将为江西省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化养老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门佳蓬.发展我国养老公寓养老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

[2]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11-30/2012-08-15

上一篇:浅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试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挥社保风险微调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