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时间:2022-09-05 10:54:17

语文课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怎样上好语文课,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使语文课焕发出溢人的光彩呢?

一、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能力。语文课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语文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因此,语文课应从预习开始抓起,一步步落实好自主学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要会查阅很多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其实,预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过程。可是,在现实中真正把预习作业当作业的学生少之又少,认为语文不用预习,敷衍了事,对于长课文的内容不预习将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老师上课时明显地感觉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因为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不说别的,但是通读一遍长课文就需要10分钟,加上对生字词的检测,至少也得15分钟,理清写作思路和层次,再小组合作探究两个问题,时间就显得十分仓促。于是,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就落不到实处,只是蜻蜓点水,课堂上预设外延生的精彩就会不尽如人意。所以,预习这一环节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文内容来确定预习作业,一般情况下,我是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1 精心为课文设计一个导语。2 熟读课文。课文至少读三遍,第一遍读,标段序,扫清字词障碍;第二边读,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思想;第三遍读,结合具体语句解决课后练习中设计的几个问题,并对本课的语言进行至少两处的品析。3 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写预习完课文后的感受。这样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慢慢地学生的理解思考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学习有了好习惯,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就会落到实处。

二、落实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多元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

选好授课的切入点,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对教材能够理性整合,处处设疑,激趣。我在教《行道树》一课时,从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样切入:“为什么行道树是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为什么忧愁,又为什么快乐呢?”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阅读文章,从文中找根据之后展示,老师适时地给予恰当的鼓励、表扬,学生的思维立刻就会活跃起来,学生感觉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得到老师的赞赏,学习的积极性然就高涨起来。其次,要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老师的点拨和鼓励必不可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的方式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变化,采用自由读、展读、分角色读、小组赛读等不同的读法,使学生走进文本,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一定使学生美美地读,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最后,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梯度,一定精心设计,能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的问题决不能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问题一定是靠个人的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有探究的必要,在《行道树》一文中,探究:“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样才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三、将合作、探究进行到底,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我听过许多公开课、优质课,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的环节有,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老师把探究的问题抛给学生,探究还没有三分钟的时间,就开始展示讨论结果,开始评价,学生回答得也很精彩,一听就是课前准备好的答案,毫无歧义。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学生的发言全都掌握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更有甚者,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却让小组合作来完成,大大浪费了教育教学的资源。我想,这样的课堂无论多么令人赞赏,都不可能产生预设外的精彩,也不能广泛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中,一定不能牵强学生的自主思维,而要使学生想学、乐学。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特征,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具有明确个人责任,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中,不但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双手写。每个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亲身体悟,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在学习中呼吸自由的空气,体现自我的价值,感悟做人的尊严。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参与了,才能实现共赢,学习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还要学会与人合作。合作学习一定要进行到底!不能走过场,走形式,一定要舍弃华而不实的东西。

合作学习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不应限于表面化的讨论和交流。教师首先对合作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学习任务是否有必要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抓住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研讨。

总之,语文课一定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尝到学习的甜头,真正做到资源共享,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上得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学习之体会 下一篇:德国,自行车也重罚“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