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无能为力?

时间:2022-09-05 09:05:16

“不安全感与生俱来。”

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与观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让全世界的消息扑面而来:金融欺诈、豪门破产、富士康跳楼、汽车召回,还有地震、空难、暴乱、洪灾、枪击……不安全感在传播中被强调、夸大,以致让生活其中的人可以轻易感受到来自地球远端的安全压力。

在我们的成长中,一些根深蒂固到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社会习俗,经历着蜕变的压力,主观的信念被理所当然视为现实的真实反映和真实要求。譬如男儿有泪不轻弹,譬如出人头地。此外,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的错误、创伤、或许不幸,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了对未来的映射。

不安全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对现在和未来没有把握,觉得生活中充满了风险、不确定性等无力无法掌控的东西,不能应对今后的不安定因素。当我们面对不安全感时,往往是采用一些错误的、自以为是的方法,企图掌控生活。这种所谓的控制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让自信心一点点削减,因为现实本来不可能被掌控。

克服不安全感,重在培养自己应对以后生活的自信。面对不安全感,不要刻意地、经常性地反思和自责,过多的自责只会摧毁自我,而克服不安全心理的根基在于塑造强大的自我。

不安全感与生俱来,我们依然可以从容面对,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相信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乐观积极地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活在当下,专心于眼前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尽量避免负面思维的产生,并养成以事实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一点点阿Q精神,养成快乐的习惯,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安全感可以转化。”

交通高峰期,不同的人遭遇堵车的心理状态不同:有的人觉得陷入困境,他感到的是焦虑、愤怒和挫折;有的人觉得这正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听听音乐好好放松一下,深呼吸几次,他感受的是平静地接纳现实。这些人所处的场景完全一样,但是因为他们进行了不同的内心独白,或者叫自我对话,最后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就完全不同。

要有意识地让那些“不安全感”显形,最可怕的就是无端的、无缘由的不安全感,因为这样的话想解决也无从着手。心理学上有“暴露疗法”一说, “暴露疗法”是指直面令你害怕的情境,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最后达到独自面对的效果。

要意识到,不安全感与生俱来,是人存在的一种常态。并不是多么重要或特殊的东西,也绝不是你独有的,要看淡。要正确客观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有些不安全感是没必要的,纯粹属于杞人忧天。必须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

要想得开,但不要想太多,放松自己,有的事情有时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只是你自己陷入自己的想象中,所以你会越想越恐惧。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有一种做法,很值得推荐:想象人生最巨大且确定的结束,无非是死亡。然后相信你也会轻松很多。

“不要焦虑和逃避。”

沉浸在不安全感中的后果很严重。

原本以为它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但影响到生理上可能表现为心急、胸闷、气短、头晕眼花、乏力多汗、哆嗦震颤、手足发麻甚至窒息等身体症状,伴随而来的可能还有精神恍惚、强烈的逃避愿望、担心自己会失控发疯、甚至会死去等的心理疾病。

缺乏安全感的思维方式常常会加重抑郁或焦虑,从而污染你的生活。反之亦然:不安全感通常很微妙,甚至是无意识的。但是不安全感变得太多的话,就会让你受尽折磨、陷入恐慌、侵蚀自尊,剥削了你生活的幸福感,显然你需要通过学习来重建思维和感知方式了。所以,人不该有过重的不安全感。要知道,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杞人忧天而已。

少量的不安全感是种能量。居安思危才能避免过多的自负,令人上进,长期居安不思危的人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苹果的“教主”乔布斯就曾经说过,“我的成功源自于内心的那些不安全感。”

有焦虑或者不安全倾向的人们一般都拥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这其中有一些是积极的,比如创造新、直觉、情绪敏感性、怡情及友善。早在远古时代,不安全感就有助于维护群体,对抗现实中和想象中充满敌意的世界。

美国《心理学展望》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危机感有助生存、有安全感的人反应慢。研究负责人、以色列海尔兹利亚新心理学学院实验心理学家艾因・多尔说,有安全感的人有一些劣势,他们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都较慢,因为他们需要先组织安排;而有危机感的伙伴,对潜在危险更敏感,能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把实验参与者分成多组,分别进入单独房间。房间里藏有制烟机。开启后可造成起火假象。研究结果显示,有“高度不安全感”成员的小组更快注意到烟雾并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有“高度焦虑型”成员的小组最快注意到烟雾,有“高度逃避型”成员的小组最快对危险作出反应,比如逃离房间等。

犹太人是现阶段这个地球最优秀的族群之一,原因是历史上不管是宗教还是政治,矛头都常指向犹太人。犹太人为了生存下去,四处逃避。在逃生的路上,犹太人相互帮助,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的犹太人是这个世界最具凝聚力的一个族群,是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商业头脑的一个族群。

有社会学家调查统计过,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亿美元身家左右的富翁有40%为犹太人。迁徙族群的不安全感使他们更努力地为安全而生,置于死地而后生,成就优异。

安全、不安全没有明确的区分,没有明确的临界点,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面对焦虑、逃避,向生而行。

M・斯科特・派克是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出版后仅靠人们口耳相传,就迅速畅销,并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二十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上一篇:成长的焦虑 下一篇:“做秀”时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