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白领批发“都市农耕梦”成富翁

时间:2022-09-05 06:21:45

IT白领批发“都市农耕梦”成富翁

鱼菜共生,点燃IT男的“都市农耕梦”

38岁的杨辉有着广州男人的特质——说话不疾不徐,喜欢享受生活。大学毕业后的10多年里,他先后在微软、EMC等世界知名IT企业做程序员。由于每天坐在电脑前紧盯屏幕,又经常熬夜加班,时间一长,杨辉就感到两眼酸涩肿痛,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随之而来的是,他的视力也开始下降,看什么都觉得模糊。

杨辉为此苦恼不堪。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患了白领一族常见的“电脑综合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一些绿色植物。他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作为一名深陷于“混凝土丛林中”的职场人士,每天被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噪声和污浊的空气所包围,惟独缺乏绿色环境的陶冶,身心怎能健康呢!

事实上,杨辉和许多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一样,心里藏着一个绿色农场梦——那里远离尘嚣,瓜果飘香、鱼肥菜绿……他和妻儿生活其间,怡然自得。可趁年轻,他还想为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打拼,搬离都市去郊外当农夫显然不实际。于是,杨辉就买回几件盆栽和小鱼缸,在办公室里亲近绿色和自然。这种“迷你农场”既能缓解他的眼疲劳,又给死气沉沉的办公室增添了几许生机!一时间,引得同事们竞相模仿。

但作为忙碌的白领,杨辉他们时常会疏于侍弄盆栽蔬菜和鱼儿,尤其是出差几天后一回公司,看到的往往是菜枯鱼死的惨景。隔几天就要换一批盆栽和金鱼,不仅增加了开销,也令杨辉和同事们很苦恼。

2009年夏天,杨辉又在妻子的建议下往屋顶上背土、种菜、浇水,立志打造一个“楼顶农场”。不料,后来由于泥土溢出来,塞住了排水管道,他的“农场梦”最终在与楼下邻居的争吵中夭折了……

2009年年末,公司组织员工出国旅行,在美国、澳洲参观庭院种植时,杨辉一下子就被“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鱼菜共生系统种养模式吸引了。在中国,“鱼菜共生”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技术。“中国古代南方的稻田养鱼是这项技术的起源,现代出现的‘鱼菜共生’是对大自然生态链的模仿”,杨辉说。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无土环境中,建立鱼、蔬菜、微生物的循环链。养鱼的水中含有鱼类粪便,能为植物提供营养,植物则能净化鱼类的生存环境;鱼的分泌物偏弱酸,可以抑制菜根系病虫害,菜根分泌出的偏弱碱性物质,则能抑制鱼身上的一些病害……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和谐、自给自足的生态圈。相比传统种植,它最大的特点是能节约90%的用水量,并且种菜不用施肥喷农药,养鱼也无需换水……唯一的成本就是鱼食。根据英国鱼菜共生协会(AquaponicsUK)的数据,1斤鱼食,至少能生产50公斤蔬菜和1.5公斤鱼肉!

既然外国人能享受到“鱼菜共生”的奇妙成果,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回国后,杨辉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成立了一个“都市农耕俱乐部”,旨在集众人的才智,打造出适合中国人的“鱼菜共生”种养殖系统!

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欧美家庭往往都拥有一个后院,有足够大的面积开辟花园、菜地和大型“鱼菜共生”系统。但中国城市家庭往往只有几平米的阳台可以“折腾”,白领办公室里的“舞台”则更狭小,没有土地和足够大的空间,如何让国人实现都市农耕梦呢?杨辉的设想是,打造出一种“盒子里的农场”,把鱼菜共生系统浓缩进去!

盒子农场出炉:4平米种出一家人的“健康菜”

在制作“盒子农场”之前,杨辉和伙伴们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其中穆雷·哈勒姆出版的教程,以及上传到YouTube上的《鱼菜共生系统制作》视频,被他们视若珍宝。这是一位在圈子里鼎鼎有名的世界级“牛人”,他于2006年发明了这项技术,不久就在澳大利亚销售自制工具。从2008年起,穆雷·哈勒姆自费在全球旅行,把鱼菜共生的概念和技术从澳大利亚带到了亚洲。在韩国,他把技术传授给“ifarm”农场种植高丽参;香港的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也在他的帮助下搭建了新系统……他也因此被称为“农业传教士”。

接下来,杨辉自己画图,找原材料,家中很快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和配件,有电钻、PVC水管、打孔器等,这些东西花了他两万多元钱。可最后他却发现,从网上买的装置根本不能用,于是他就自己动手一点点地改进。

杨辉原本摸惯了键盘和咖啡杯的手细皮,但很快就变得粗糙起来,并且伤痕累累。妻子刘艳红心疼,劝他请专业师傅打造零部件,可杨辉嫌他们要价太贵,做出的东西也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就坚持亲自动手。

2010年3月,杨辉把他DIY出来的第一套鱼菜共生系统送给了一位研发团队的伙伴:两只塑料桶、一个水泵、一个木框,固定起来就是一个鱼菜共生生态系统。拿回公司后不久,同伴就兴奋地告诉他,绿叶蔬菜和游来游去的鱼儿,给他沉闷的办公室增添了勃勃生机,并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宏大!

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朋友在电话中传来了噩耗:没有换过水的鱼儿纷纷死亡,未经施肥的绿蔬也渐渐枯黄。看来,照搬国外“鱼菜共生”系统的种养殖品种行不通。

为了找到适合中国气候环境的植物和鱼类,杨辉和伙伴们前后共尝试了1年,把通菜、小白菜、袖珍椰子、吊兰、金鱼、罗非鱼一一放进“盒子农场”里做试验。因为对植物和鱼类的特性不熟悉,他还利用周末找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动物科学园的教授和学生请教。看这位广州白领对此事充满热爱的劲头,老师和学生们挺感动,都愿意跟他交流。

在办公室,闲暇时间杨辉与同事探讨的都是鱼菜共生的种养经。“从屋顶种养、阳台种养,聊到洗手间种养。”他的手提电脑中保存着几百张鱼菜共生的原理图,都是从网上找来的。正经事之外,种花养鱼的话题也让杨辉与客户维持着良好的关系,有时把小盆栽送给客户,连对方的孩子都很喜欢。

在家里的阳台上,杨辉则花费数万元做出了两个造型独特的风水池,上面种水生植物,下面养鱼,供自己做试验。“IT行业很苦,支持他寻找释放压力的兴趣。”周末的时候,刘艳红就和儿子柯鸣一起参加老公的创作实验。有趣的是,老爸摸索了一年没弄成功“盒子农场”,上一年级的柯鸣却已经是同学中的“植物大王”。

在一年多的反复实验中,不是鱼死菜枯,就是因“盒子农场”设计不合理而引发新故障。层出不穷的问题耗尽了同伴们的耐心,大家纷纷离杨辉而去。实验到第20次仍然以失败告终的时候,连杨辉也打了“退堂鼓”:我一个IT男,每天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鼓捣这个前途未卜的东西,值得吗?这也许本来就不是我能做成功的事情。见丈夫浓密的头发变得日渐稀疏,妻子也劝他放弃这项看不到曙光的发明。

可每当看到妻子因担心农药残留,而提心吊胆地把从菜市场买回的菜洗了又洗,杨辉不服输的劲头又涌了上来,他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盒子农场”,亲手种养出纯天然的绿色蔬菜和鲜鱼!

2011年6月,杨辉的第21件作品出炉:4个种植槽下面是一个鱼池,池里养着罗非鱼,池水带着鱼儿的排泄物被抽到旁边的植槽,瞬间就变成了植物的营养剂,被植物根系净化过的水,又重新放进鱼池。整套鱼菜共生装置看起来设计简单,由普通的PVC水管、抽水泵和塑料糟组成。占地4平方米,却能满足一家三口的吃菜问题!

种养殖实验大获成功后,杨辉不由和仅剩的3名研发伙伴相拥欢呼呐喊,一个个湿了眼眶。前后历经一年多挫败,他们最终取得胜利,打造出属于中国人的“盒子农场”,并申请了专利。

年赚500万,用IT思维做大“创新农业”

“我最骄傲的事,不是为多少500强企业编过管理软件,而是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种出了1200株植物!”2011年7月,杨辉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这一条,并带着他的“盒子农场”项目果断辞职创业。

很快,杨辉与深圳一家电子机械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对方为其生产“盒子农场”产品。随后,他把自己平时拍下的一些蔬菜生长照片传到网上,红彤彤的西红柿、青翠的欧芹、结实饱满的蓝莓……更具“杀伤力”的是,杨辉还写了一段宣传语:“在家中或办公室养鱼种菜,足不出户就能过上浪漫的田园生活,于姹紫嫣红中享受一种幽雅情调;请亲友品尝自家农场出产的可口果蔬和鲜美鱼肉……有了这个设备之后,‘农场’完全不用打理,只要系统运行正常,出差三个月都没有问题。”看到这些诱人图片和文字,不少人很感兴趣。仅仅几天时间,“订单”像雪片般飞来,杨辉从厂家订制的100台样机很快售馨。

但反馈意见随之而来,有人觉得每个“盒子农场”500~2000元的售价偏高;有人表示,产品的外观不够漂亮,摆在家里或办公室显得扎眼。更还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巴掌大的地方能种出多少菜来?会不会像小孩过家家那样是闹着玩的。

得到顾客们的反馈信息后,杨辉和团队成员精简了设计图纸,使产品外形看上去不再臃肿和凌乱,并在一位澳大利亚产品设计师的帮助下,为盒子农场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塑料“外衣”。后来随着生产量的提升,他把加工价格也压低了不少。至于顾客们的疑问,杨辉和同事们则在《产品使用手册》中,为消费者制订出了十分科学的换茬方案——

春天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葱、小白菜、水萝卜、菠菜,养罗非鱼;夏天种迷你番茄、西葫芦,养鲈鱼,秋季种植红油菜、辣椒和黄瓜等等……这样,盒子农场便成了一年四季永不衰败的“循环产业”,保证“巴掌大”的鱼菜共生系统也有惊人的产量!

此外,杨辉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产量高的新奇特品种。如拳头大的南非佛手南瓜、日本早熟桃、颜色鲜艳的法国蓝侣菜和美国芫荽等,这些蔬菜不仅外观非常漂亮,有的瓜果造型还十分奇特,让人大开眼界。

最有趣的是产自荷兰的盆栽绿宝石番茄,在盒子里掉根细绳,蔓藤就会顺着攀援,在这绿色风景中,下边果实摘完了。把藤蔓盘起,采摘上边的果实,这样生长一季下来,一个“盒装农场”最多能产80多公斤果实!

2012年初,改进后的盒子农场推向市场后,因为性能和外观更完善,价格也更低廉,很快成为倍受都市白领推崇的“绿色产品”。有人为了增添生活情趣而购买,在观赏鱼儿和蔬菜共生的奇妙过程中,使心灵多一抹绿色;有人冲着“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而购买偏大型的设备;更有人买来馈赠亲友,因为这种产品推广的是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当作礼品用显得颇具内涵。

在经营上,杨辉这位IT男自有他的“互联网思维”:以便宜的价格卖“硬件”——鱼菜共生设备,然后长期卖“耗材”——根据四季变化,为顾客提供不需要泥土种植的菜种和鱼苗。并且,他们的服务有手机APP(应用软件),购买设备后的用户都会沉淀到手机APP上,用它来订购菜籽和鱼苗。关键的是,APP上还有社交系统,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种了什么蔬菜、养了什么鱼,同一个小区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自己种植的蔬菜,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有兴趣的人组成一个联盟,大家一起玩,会玩得更好。

将来,杨辉还设想着在手机APP上推出买卖平台,谁家种的绿色蔬菜和鱼不够吃了,可以直接用手机向别的“盒子农场”用户购买。这样,有的家庭种的果蔬吃不完,就可以换成“真金白银”了!

2012~2013年,杨辉在一年时间内卖出了近3万套“盒子农场”设备,网上和线下客户遍布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乃至北方的小县城。按折中售价每件500元计算,销售额达1500万元,杨辉的各项盈利总和不低于500万元!

2013年9月25日,杨辉受邀参加了一场创业大赛。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他最终凭借“创新型企业”和“生态环保创业项目”两大优势,从30位晋级总决赛的企业家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红牛创业榜样”。

如今,他不仅拥有大量的家庭和个人客户,更有白云机场、全球通大厦等企业用户,后者使用的大型“盒子农场”售价不菲,是杨辉为他们量身订制的。下一步,他还计划与房地产商合作,直接为购买新房时有需求的住户,上门安装“鱼菜共生”设备。

“我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了解‘鱼菜共生’概念,并能在餐桌上吃到自家‘袖珍农场’生产的健康菜!”展望未来,这位昔日沉默寡言的IT白领、如今的百万富翁,透着成功人士特有的自信。

上一篇:主动培育积极心态很重要 下一篇:民资进驻电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