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G:一万年太久

时间:2022-09-05 06:18:52

中国3G:一万年太久

中国对于TD-SCDMA的等待,由于专利权谈判纠葛,也许比想象的更为漫长

3G前夜的中国,从监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到四大电信运营商、国内各家电信设备制造商,所有的消息源都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沉默;同时,几乎全球所有的电信业巨头,也都在屏息凝神地观望着中国。

进入7月,专家学者们推测的3G牌照发放时间一再推迟;据最新的预估,已经排到了2007年年初。“我们早已经准备就绪,然而中国一直在等TD-SCDMA。”一家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商不无怨言地对《财经》记者说。

现在,最新的障碍可能将来自于TD-SCDMA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争议。

据了解,目前在这一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公司除了大唐移动外,还有高通公司、新近合并成立的电信业巨头“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爱立信等。

只欠TD-SCDMA

据专家介绍,根据不同的技术标准, 3G技术专利谈判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块,即CDMA2000、WCDMA和TD-SCDMA。

作为CDMA技术的先驱,高通公司在3G标准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公开说法早已为业界所熟知:“无论是源于美国的CDMA2000,源于欧洲的WCDMA,还是中国的TD-SCDMA,他们都采用了CDMA作为后缀。因此,高通公司在这三种技术上都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此外,德国西门子在将通信部门与诺基亚合并之前,曾在TD-SCDMA技术标准上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并专为TD标准,与华为合资成立了鼎桥通信;而诺基亚则在WCDMA技术标准领域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合并后的“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在中国企业进军3G的进程中,所拥有的话语权也将不亚于高通公司。

据介绍,目前这三种3G标准的知识产权谈判,只有CDMA2000的部分已经解决――早在2000年2月,高通已经与代表中国企业牵头谈判的中国联通,就搭建CDMA网络达成了框架性协议,完成了有关专利授权的谈判。此后,2001年到2002年,高通相继与19家中国厂商达成了CDMA技术授权协议。

当时,CDMA技术授权的谈判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在中国政府承诺大规模上CDMA的前提下,作为CDMA进入中国的条件之一,高通同意给予中国企业一定的优惠条件。

据介绍,高通的技术授权费用,主要包括入门费和提成费两个部分;前者通常由被授权厂商一次性缴纳,后者则随着产品销售按一定比例征收。按照当时达成的协议,中国厂商制造产品,在国内销售不仅免收百万美元级别的入门费,且国内销售产品的技术提成费比例从5%降低到2.65%。

在这一许可费比例被泄露之后,韩国厂商立即表示不满。韩国制造商在CDMA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通曾许诺给予韩国制造商“最优惠”的许可费比例――国内销售产品提成比例为平均售价的5.25%,出口产品为5.75%。

在韩国厂商看来,给予中国企业的优惠幅度要大于他们;但实质上,中国厂商较低的国内专利许可费比例受到了其他要求的约束。例如,根据协议规定,中国厂商在产品出口时将需要缴纳高达7%的许可费。

从2003年到2005年,高通又与大连环宇移动、上海精佑、UT斯达康、夏新、明基、广州金鹏等六家厂商达成了CDMA2000的专利授权,使其在这一领域的中国授权厂商达到了25家。

联通内部人士表示,目前的CDMA2000已经属于3G技术,只是由于3G牌照尚未发放,因此不能开发基于3G技术的应用。

“实际上,从付诸应用的效率看,CDMA2000应该是最快的――直接在每个基站做一些微调,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实现3G的应用。”

关于WCDMA的谈判,则在2004年2月前后启动,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牵头,院长杨泽民为首席代表,标准所所长王志勤为谈判责任人。

据悉,在这一谈判中,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因为拥有的专利数量庞大,曾主张按专利的数量分专利费;而高通掌握CDMA的技术涉及WCDMA标准的技术核心,主张按专利的重要性分配专利费,双方争执不下。

作为谈判另一方的电信研究院,据一位参与谈判的高通人士称,因缺乏知识产权的谈判经验和所代表企业必要的授权权限,导致这一谈判最后演变成了“马拉松长跑”,耗时良久但成效甚微。

在此期间,捕捉到商机的部分中国企业――包括华为、中兴等,为在海外抢占3G市场,已抢先与高通、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巨头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据统计,截至2004年,华为已连续在香港SUNDAY、阿联酋、荷兰Telfort、马来西亚TM、毛里求斯Emtel的WCDMA合同中中标,在WCDMA领域,跻身于全球通信业第一阵营。

“绕得开”或“绕不开”

与水落石出的CDMA2000、暗渡陈仓的WCDMA相比,目前最为棘手的,在于TD-SCDMA标准这一块。据高通内部人士透露,此前双方(高通与大唐)只有私下的一些交流,尚未开展过正式的谈判。

在TD领域,大唐移动与高通同时声称自己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但双方各拥有哪些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是否有重合或可替代性,目前还未有公论。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大唐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TD-SCDMA标准在提出时并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因为国际电联(ITU)在征集3G候选标准提案时,明确规定不接纳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标准提案。”

在一份关于专利的正式回复中,大唐称其拥有的TD-SCDMA技术专利构成TD-SCDMA的系统基础;大唐所拥有的TD-SCDMA技术专利数量“惊人”,技术专利“含金量”无疑最高。大唐方面强调,任何进行TD-SCDMA系统的商业生产企业如果没有获得大唐专利许可,都将构成对大唐TD-SCDMA知识产权的侵犯;“实际上,大唐已经开始进行TD-SCDMA核心技术授权,这种授权也得到市场认可。也就是说,即便其他公司也拥有部分TD-SCDMA技术专利,也不会改变大唐TD-SCDMA主导者核心地位。”

为了推动TD产业的发展,2002年10月,由大唐等八家中国通信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发起成立了TD联盟。目前联盟已经拥有29家成员企业,其中,华立集团、华为公司、联想集团、中兴通讯、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第一批联盟成员,可以免费获得大唐基于TD的专利授权;而后加入的成员只能享受优惠比例的专利授权,不再免费。

但是,关于TD专利的扑朔迷离的情势,还是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国内制造商投资TD的热情。据了解,目前全球已经获得高通关于TD标准的专利授权的公司约有60家,而向大唐移动申请专利授权的则主要是TD联盟的成员,共有30家左右,其中不乏同时向两家都申请了专利授权的厂商。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TD尚处于试验阶段,收取专利费时机尚未成熟,同时,也难以判别、界定试验所用的TD设备及终端究竟采用了哪家公司的专利技术。因此,这一问题被人为地掩盖起来;但一旦大规模投入商用,则大唐与高通之间的专利争议将是一个绕不开的“坎”――这一问题不但是国内制造商必须面临的,甚至拥有大量TD专利的大唐本身也必须面对。

据了解,在2G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几大电信巨头垄断了几乎所有知识产权,因此,在这几家公司组成的寡头“Club”(俱乐部)内部,彼此免征专利费;同时,对“Club”以外的厂商征收高额――据《韩国时报》报道,这一比例在10%以上――的专利费。

大唐和高通虽然也同是TD专利领域的“寡头”,但高通是不生产网络设备和终端的纯技术公司,大唐移动的产业则覆盖了从基站到终端的整个通信设备生产领域,因此,双方无法通过互免专利费而实现互惠――如果高通的TD专利的确是“无法绕开的”,则大唐移动必须得到高通所拥有的TD专利的授权。

再度推迟

就TD的知识产权问题,高通公司表示从未拒绝过谈判,“只要有可能,我们随时可以坐下来谈。”对于高通方面的谈判提议,大唐目前选择的是沉默。其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就TD-SCDMA标准的核心技术而言,大唐与高通之间目前甚至还谈不上争议,仅是一方称‘拥有’而另一方尚未发现而已。”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大唐也许并不需要借助高通的任何专利技术,因为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完成TD-SCDMA的全部设计。

从1998年被国际电联接纳为世界三大主流3G标准之一开始,TD-SCDMA技术就始终伴随着争议而成长;除了目前尚未被相关各方摆上桌面的知识产权争议,对于TD标准更主要的异议,则是针对它缺乏商用经验、技术上不成熟。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TD进入正式外场测试以来,有关测试最新情况的报道几乎就是一边倒的负面消息,近日更有媒体指出TD测试时的通话成功接通率仅有40%。

而大唐移动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40%的成功接通率可能是发生在测试前期,基站数量较少、网络覆盖不全面的情况下。“在目前的测试中,TD终端的通话成功接通率已经高于95%,而随着网络优化和后期工作的跟进,接话成功率指标必然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TD的终端瓶颈将在未来的一到两个季度内被打破。”

此外,该负责人还否认了此前媒体关于TD测试期将延长到9月结束的报道,“虽然测试的时间表完全由运营商来掌控,但就我观察到的情况而言,相信测试很快就会结束。”

尽管如此,TD标准相对于其它两种3G标准,其稚嫩依然是显而易见的――在从1998年到2006年这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当TD标准还在实验室里艰难孕育之际,欧洲主导的WCDMA标准和北美主流的CDMA2000已经结束了初生的阵痛,羽化成蝶。

据统计,截至2006年5月,全球共有262个商用3G网络,其中WCDMA网络101个,全球用户数量近6000万,CDMA2000网络(包括EV-DO和1X)161个,用户数量2.76亿。目前,这两大标准的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而CDMA2000还在中国、韩国、印度等人口密集、潜力巨大的亚洲新兴市场地区抢先实现了网络覆盖。

在此过程中,WCDMA和CDMA2000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丰富的商用运营经验,更为相关产业链上的各家厂商贡献了数量颇丰的“真金白银”――截止目前,全球已有63家制造厂商从事3G相关设备的生产。

而只有中国,整个3G格局因TD的存在,依然充满了变数。

上一篇:多哈回合危机 下一篇:俞光远:企业所得税改革要义